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文/Miss刘教育分享(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现代家长都不想孩子输在起点上,舍得花钱投资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不惜花大价钱为孩子买学区房,甚至狠心卖掉精装修的舒适大房子,一家人挤在逼仄狭小的学区房。学区房成了“抢手货”,房价更是居高不下。

由于生源增加,学位紧张,可供分配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学区房进入“预警”状态。

教育部有新消息传来,将划片区安排孩子就近入学,缓解学位压力。


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学区房终于不再“抢手”,家长压力减轻‍

教育部颁布新规,划片区安排孩子就近入学。实行划片区招生后,只要居住在学校附近或重新划片时划到学区内,孩子即可上就近的重点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分城市开始在公办学校片区内就近调剂或者集体内调剂等,来缓解学位压力。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缩小教育资源上的差距,教育资源将被重新分配。原本教育资源一般的学校,将会得到扶持,让一些普通学校的孩子也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

针对学区房的学位,部分地区开始“设限”,从学区房年限以及入学名额上进行限制。比如,根据学区房面积以及落户年限,确定入学名额。

学区房“设限”和教育资源重新划分,意味着学区房终于不再“抢手”,普通孩子也将有机会拥有优质教育资源,读上好学校。

教育部新规遏制了天价学区房的持续高热,缓解了家长择校难的压力,有效避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让更多的普通孩子也有上好学校的机会,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


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教育部新规出台后,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

以房划片择校,居住用房才有入学名额

由于学区房资源紧张,学区房越炒越热。部分家长甚至卖出装修精致的大房子,买下价格昂贵的小户型学区房。

另外,一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入学名额,会选择价格低很多的学区房地下室或车库等。但教育部新规下采取以房划片择校,只有位于学区内的居住用房才拥有入学名额,其他不是居住用途的房型或车位,不再有入学名额。

按多校划片区入学,有比较大的随机性

在教育部新规下,实行多校划片区入学,带有随机性。在同一区域的学生,将会拥有多个学校的入学机会,需要摇号确定。即使学区房在片区内,孩子可能也读不上想去的好学校。


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入学名额与学位年限挂钩,遏制炒房热

在学区房大热的形势下,有些人买学区房是让孩子读上好学校。在办好孩子的入学手续之后,又会将学区房转卖。教育部新规规定,一套房子每6年才有一个入学名额,两胎或多胎家庭除外。这个规定将入学名额与学位年限挂钩,可以有效避免学区房的炒房热。

教育部采取的这些措施,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让学生都有机会就读教育资源好的学校,也减轻了家长们的学区房压力,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多校划片区入学,家长还有必要为孩子买学区房吗?‍

为了升学择校,完全没有必要

在多校划片区入学的新规下,即便拥有学区房,若是没有摇中想让孩子就读的好学校,也只能上不太理想的学校。所以,如果家长纯粹是孩子升学择校的需要,完全没必要买学区房。毕竟,拥有学区房,也未必能读得上好学校。

确实有买房需要,可量力而行

新规出台后,不是成绩优异或花钱就能上好学校了,主要看是否在片区内,还要考虑落户年限或居住年限等问题。即使孩子成绩好,也有可能上不了好学校。但家长确实有买房需要,经济上允许,在购买学区房上,可以量力而行。

应当了解清楚划片,理性选择

家长想让孩子读优质学校,目的就是让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升学质量。若是家长有购买学区房的意向,可到相关部门详细了解清楚具体划片以及入学标准,保持足够的理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购买。


学区房终于不“抢手”了?划片区安排孩子入学,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多校划片区入学,孩子将会面临不同的升学可能。比如,多校划片采取电脑随机派位,随机性比较大,孩子可能上民办学校,也可能上公办学校,但无法确保孩子可以读上好学校。

学区房终于不再“抢手”了,家长也缓了一口气。但家长具体是否还要购买学区房,就要综合考虑和分析,不可盲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学区   抢手   划片   家长   孩子   随机性   教育部   量力而行   区内   上好   名额   年限   学位   口气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