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我要上头条# #聪明孩子养成记#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我家女儿快读4年级了,写作业完全不用陪,学习也不错。 就在前几天,闺蜜特意来问我,说她儿子下半年就要上一年级了,她很焦虑,身边的朋友都帮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纠结要不要报? 她问了很多亲朋好友,大家各抒己见,闺蜜左右为难。 同事A说:

孩子才一年级就这么紧张,那以后高考怎么办?所谓的幼小衔接班,不就是提前教孩子拼音和加减法吗?把一年级的内容提前学会了,你觉得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会认真听课吗?

我小侄子就报了班,刚上一年级时各种厉害,结果把自己能的哦,上课也不认真听了,这不,一年级结束,期末语文才考了80分。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正当闺蜜觉得同事言之有理时,她的朋友B给她讲了自己的故事:

你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上一年级后,老师会重新教,就没必要提前学,你看看我家儿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时我觉得没必要逼孩子这么紧,再怎么说,这也才一年级。

谁知,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或是幼小衔接班,把一年级的内容提前学完了。老师确实会重新教,但只是走一个流程,教拼音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你想象不出,那种孩子赶不上的无助和家长的焦虑。我劝你长点心吧,同样是栽树,你不浇水和施肥,差距自然摆在那里。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这不,闺蜜开始发愁了,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

这幼小衔接班,报还是不报呢?报的话,又该如何选择?

说实话,我也带了几个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觉得: 如果就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那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但是,如果是衔接小孩的能力,加上家长没时间教的话,倒是很有必要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培养习惯。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闺蜜之所以如此为难,无非就是担心孩子上学后落后于其他孩子,以至于她焦虑大于理性。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幼小衔接或者说孩子的学习,应该做到以下3点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村上春树说,跑步为什么?

为了专注力,就是把自己拥有的有限才能,专注到必要的一点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无法达成。

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游戏氛围,转到小学正式课堂的学习,会有诸多不适应,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孩子会坐不住。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记得我家女儿上一年级时,老师会要求小朋友把当日要背的知识,拍视频发微信群。

有的孩子早早就拍完背诵视频,有的等到晚上10点钟,还吞吞吐吐背不出来。

这时,家长就会在群里问,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我家孩子写作业不到5分钟又要上厕所,背书不到10分钟又要喝水了。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有个孩子妈妈的回复,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了两个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

一:连线游戏,比如:把1-25这些阿拉伯数字,在一张空白纸上打乱顺序写出来,然后让孩子一个一个连起来,如果连好之后是孩子喜欢的动物或是食物最好。

二:反口令游戏,和孩子商量好,家长发指令说站起来,孩子就坐下去;家长说伸出你的左手,孩子立马把右手伸出来。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这个家长说,她用了很多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从简单到困难,从5分钟到10分钟、到最后的两个小时。当孩子的专注力达到了两个小时,她就真正放心了。

是的,人生当中再长的课堂,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孩子专注力达到两个小时了,那么今后,孩子的学习就没有问题了。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立规矩,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对孩子来说,做事讲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看过一个视频,妈妈对正在玩手机的女儿说,10点钟到了,你要交手机了。 女儿头也不抬地说,知道了,我先查些资料。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妈妈接着对女儿说,这是我们制定好的规则,10点钟要交手机。

规则规则,我讨厌规则。你能不能别管我这么多,我玩下手机怎么了?

你只要自由,却不想守规则。好吧,妈妈给你自由。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第二天,女儿起床后对妈妈,你怎么不叫我起床呢?我不小心睡过头了。 你不是想要自由吗? 那我们早上吃什么? 我没有做你的哟!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好吧,那我坐车出去买,你给我钱就好。

坐车给钱是规则,你可以和司机说,我是自由的,我想到哪里去,你必须载我去。

怎么可能,司机又不是傻子? 最后,女儿败阵下来,终于知道,不守规则,没有任何自由而言。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也许,孩子一开始在行为受到约束时有些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适应时间后,他们就能很好的根据大人的要求完成任务。

例如,孩子在玩完玩具后,屋子一片狼藉。你要他自己收拾好,他会当耳旁风。那么,等到下次孩子要玩时,我们必须和孩子制定好规矩、且孩子答应后,才会给他玩。

我的女儿现在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每天自己定闹钟起床、学习。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让孩子从小拥有“规矩意识”,才能更好的遵守规矩,尊重他人,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陪出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闺蜜纠结幼小衔接到底该不该报,会不会跟不上?我之所以认为衔接一年级知识就没必要,是因为我家女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她没有报过幼小衔接,甚至上小学后,也没报过任何补习班,学习仍然名列前茅(哈哈,容我自吹自擂一下)。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我是真的发现了培养学习习惯的好处,而我用到的一个关键技能就是用“思维导图”撬开孩子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家女儿喜欢听故事,从她4岁开始,我就给她讲睡前故事,加上她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所以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她画思维导图,帮她在书本和涂画兴趣之间建立起一个愉快的关联

仪式感很重要,我特意买了马克笔和思维导图专用纸,每讲一个故事后,都带女儿做一个思维导图出来。当然,她不认识字,也不会写字,我会教她用画画代替。偶尔,碰上很难画的,我代替她写字。总之,我们自己看得懂就好。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这样,一来加深她对故事的记忆,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来让她觉得,看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不是一板一眼仅是念字而已:三来锻炼她的语言能力,每做完一个导图,我就让女儿总结一下这个故事。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 她自己提前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时画的图

后来,女儿上学学了拼音,我经常对她说,拼音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能带我们认识所有的汉字宝宝,学好拼音特别重要。

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的路上,我会带着她熟读当日学习的拼音字母,做到当日知识当日过关。看到广告牌或是其他地方有汉字时,也会装作不认识地问女儿,宝宝,这个字怎么读呢?妈妈突然间忘记了。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当然,我们还会玩词语、成语接龙,又或是造句比赛

总之,每次回来路上,我和女儿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大大提升了她的语文素养,以至于她马上4年级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很感谢自己当时的陪伴,当别的家长还在陪作业时,我家女儿早已独立了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从二年级起,她的作业就是自己完成,我只负责签字,即使知道她错了,我也只是告诉她里面错了几道题,让她自己去检查,这样强化她检查的习惯。

由此可见,衔不衔接不重要,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才是重要因素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现在教育改革一年一变,拼学区房也许掏空了自己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拼孩子的习惯、自制力、专注力这些软实力,无论怎么变,孩子都有跑赢的资本。

而且,拼这些是跨阶层、零门槛的,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工作是什么,都能拼。 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千变万变,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你的用心陪伴和引导。

想不按时浇水,只诈尸式花钱施肥,同样养不好孩子。 别神话各种课外班,也别低估了你自己的力量。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土豆幼升小是在德国完成的。

没错,德国也有幼升小,只不过,这德国的幼升小做的事情可跟国内完全不一样:参观农场、参观未来的小学、在幼儿园集体过夜、做入学彩袋、展示上小学用的新书包……

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训练:练习一下连续二三十分钟坐在座位上不乱跑。

这对于帮助孩子上小学后“坐下来”听课,非常有帮助。在孩子的起步阶段,培养习惯真的比灌输知识重要得多!

养成了好的习惯,就像比别人多了一点加速度,每次都比别人快一点,差距一下子就追平了。

而且,我们父母也轻松得多。

关于培养孩子的习惯,你们有什么小妙招?欢迎在留言区秀一秀“遛娃大计”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哈哈哈, 靠这3招,我终于不用陪娃写!作!业!惹

你好,我是李点点,旅居德国的育儿漫画师!3岁女儿番茄、7岁儿子土豆的麻麻,这里有德式育儿干货、掏心窝子的育儿感悟,以及幽默的婚姻婆媳吐槽。我想通过文字和漫画,让大家在家长里短里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我们一起经营幸福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德国   幼小   拼音   专注   家长   女儿   我家   规则   习惯   年级   两个   妈妈   孩子   小学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