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朝代,但是让小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而在这个时期小编最喜欢的国家就是秦国,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内忧外患,在积贫积弱的年代,秦孝公嬴渠梁接受了他的公父留下的烂摊子,成为秦国国君。

秦孝公的一生,是劳累的,但也是历史很灿烂的一角,因为他的赏识和扶持,和卫鞅在那个年代中展开了一次深刻的变法,也是人们熟知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商鞅变法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如果问起细节,商鞅变法变了那些内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了,所以大部分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看了一部电视剧,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所以有去专门看了一些书籍。

更加的敬佩商鞅和秦孝公,商鞅变法其中的一条变法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甚至不断加深,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中国的骨髓。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秦孝公年代,其实不止秦国一国变法,当时的齐国、燕国等都开始了第二波变法浪潮,但是齐国本身国力就比较强,所以变法不够透彻,只是整合了国家资源,而燕国以申不害变法,虽然通过变法短暂地提升了国力。

但是申不害太高调,引得当时还是霸主的魏国心生不满,于是魏王拍庞涓去攻打燕国,这一战,让燕国的变法力量化为乌有,申不害和燕国君王也为变法殉身。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而商鞅主张的依法治国,让秦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成为强国,而商鞅主要改革的方面就是军事、经济、文化、政治四个方面。军事上主要就是军功制,在战场上,谁砍得多,谁的爵位就高,从前的老秦国,是氏族和老权贵的天下,而秦国百姓就算上阵杀敌,最后也得不到什么,所以秦国连连征战越来越穷,但是也只能以战养战。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商鞅变法就是改变这个现状,商鞅把爵位分为20个等级,士兵们都从1级开始往上刷,一个人头升一级。所有人不分贵贱,只要你拿了人头,把人头拿回来就能领赏。这样一来,秦国的老百姓纷纷想要去当兵。

但是商鞅还规定,独生子不收、上了50岁的人不收,虽然这些人不能上阵杀敌,但是可以奖励耕种,除了上交国家的,多种多得,粮食收成最多的也有爵位,这些措施让秦国的百姓都有了干劲。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此外,商鞅还推广了郡县制,而郡县制的改革,一直延续到今天。他在全国设郡,郡下设县,全部归中央统一管理,每个地方的官员统一由中央任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集权,不能让中央的权力被别人分走了。秦国统一中国后,郡县制一直实行到今天,对现代的发展意义重大。

商鞅变法的一条内容,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定下了后来中国的国运

文化上,商鞅不允许百姓私自评论,不许游学子弟散发一些关于国家的论证,商鞅开始禁书,比如《诗经》《尚书》,商鞅认为这些儒家典籍会蛊惑人心,儒学也不适合当时秦国的国政。

商鞅变法的内容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朝代下,他能提出这样的想法,甚至去实施这些想法,就说明了商鞅的大智慧,虽然最后被车裂,但商鞅为秦国定制的这些政治与文化的政策,在后世的两千年里都被沿用了下来,他和他的思想名留千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魏国   后世   秦国   申不害   郡县制   内容   国运   爵位   齐国   国力   朝代   人头   中国   千年   年代   中央   百姓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