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200亿票房先生”这些终究只是个名号,最后要拿出来的还是优质的表演和实打实的作品口碑,我们在盼望着一个又一个刷新纪录的演员诞生的时候,其实内心更希望的还是有更多好演员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

今年的国庆档格外热闹,看电影、刷抖音,几部大片的彩蛋和主创花絮成为连接大银幕和小屏幕的桥梁,就连三四线非票仓城市的观众都被动员起来。火热的大盘状况,使得两名演员跨入200亿俱乐部——“长在笑点上的男人”沈腾,以及“24K纯爷们”吴京。

随着《我和我的父辈》和《长津湖》的公映,沈腾主演的作品票房率先突破200亿大关,吴京紧随其后,又在票房总成绩上取得了领先优势。他们分别代表了目前国内最为卖座的两类电影:喜剧片和爱国题材动作片,并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的态势。那么今年国庆档是谁更胜一筹?这两位“200亿票房先生”的诞生,又能给国产电影能够带来哪些启示?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国庆档众多影片中,《我和我的父辈》网罗四位著名演员同时担任导演,当中就包括了沈腾与吴京,其独立的单元制形式很容易给观众带来“同台较技”之感。因此,若要比较二人在国庆档的表现,先以《我和我的父辈》为例进行评述更为直观清晰。

按照短片内容所处时间线的序列,沈腾的《少年行》被放在了最后的位置。初次担任导演,沈腾延续了开心麻花喜剧惯用的“穿越+金句包袱+小人物逆袭”的三板斧套路。《少年行》讲述未来发生的一场时空穿梭实验将一个机器人送到了现代,而这个机器人又在种种巧合下进入了一个单亲家庭,和家中的男孩结成另类“父子情”的故事。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沈腾给自己打造的紧身衣造型,以及他此次选用“冷面笑匠”的表演方式,把一个冷血的机器人步入人类社会后被感化的过程表现了出来。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作为压轴出场的单元,《少年行》恰当地调和了影片前半段肃穆、沉重的氛围,留下了轻松欢快、充满憧憬与畅想的情感落点,一众熟悉的喜剧演员也能使观众感受到天然的亲切感。遗憾的是,首次执导筒的沈腾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还较为生涩,一些强情节冲突的戏份没有捕捉到演员最为自然的状态,故事设计上也偏向传统保守。同属喜剧类型,经过徐峥执导的短片单元对比后就更显薄弱。

在导演功力层面来看,吴京所作的《乘风》单元则更加游刃有余。开篇第一个长镜头穿过茂密的芦苇荡,跟随士兵们农忙,既从美学上勾勒出了美妙宁静的田园风光,又从客观角度交代出这支队伍的规模,并对每个角色的特征进行速写。在摄影指导黎耀辉(《无间道、春光乍泄》)高超摄影技术的加持下,吴京得以将他擅长的动作戏份发挥得淋漓尽致。四个单元中《乘风》的场面最大,拍摄难度最大,并且一马当先,为全片奠定基调。

但吴京所面临的困境是,无论从年代背景、故事题材、亦父亦兄的人物关系、年轻演员的选取,还是美术道具等方面来看,《乘风》和《长津湖》都存在严重撞型。不少网友在连看完两部电影后反映,吴京在《长津湖》中的表现与在《乘风》中别无二致。而“伍千里”、“马仁兴”身上也不难发现吴京此前一些角色的影子。吴京似乎陷入了某种表达定式,导致观众看他演什么都像吴京本人。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形成审美疲劳。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综上,两人对比而言吴京在执导经验上更胜一筹,且数次担任包括《长津湖》在内的头部电影项目的制片人、出品人,身份更为多元。沈腾凭借主演的13部作品获得总共207.67亿的票房成绩,平均每部票房15.97亿,居于国内艺人榜首,代表现阶段沈腾仍具备持续的票房号召力。此外,猫眼专业版统计沈腾的全网粉丝数达1520万,话题讨论量1228万,同样高于吴京。这些数据都表明,沈腾的观众喜爱度更高,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吴京与沈腾作为演员在大银幕上崛起的年份都是在2017年。

在那之前,吴京还只是被大众习惯性地定义为一名“武打明星”。早年《太极宗师》《小李飞刀》以及《杀破狼》中的“玉面小生”形象给人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吴京作为演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实现自我突破。2008年自导自演的处女作《狼牙》票房仅有423.7万,他在巨大的精神压力、资金压力下启动了《战狼》,并在影片中尝试转型硬汉风。2015年《战狼》上映后票房达到了5.44亿,口碑反响不错,“冷锋”这一角色也获得了观众们的好评,这让吴京寻觅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战狼》上映后的两年里,吴京接连有三部主演电影上映,分别是《杀破狼2》《危城》和《大话西游3》,质量参差不齐,从观众的反馈中,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吴京在演员这条路上已经陷入了瓶颈期:依托香港动作片始终不温不火,转型喜剧观众不买账。虽然有了“铁血硬汉”的名头,但那段时间关于吴京最多的新闻大多还是集中在与谢楠的婚姻上。

2017暑期档《战狼2》上映,吴京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56.94亿的成绩,不仅使他成为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还令许多人重新发现了他身上作为演员的巨大价值,片约纷至沓来,而且皆为大体量的头部制作。2019年初,在《流浪地球》狂揽46.86亿之后,吴京成为了中国首位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破100亿的演员。(也有一种说法黄渤是首位“百亿先生”,但其中算入了太多客串作品,吴京是完全凭借担任主演的作品跻身百亿俱乐部,更具公信力)

相较而言,沈腾的成功似乎显得并没有那么“爆发式”。早年沈腾主要是参加开心麻花的剧场演出,即使寥寥几个观众的演出他也会全情投入,在剧场磨炼出了极强的即兴喜剧天赋。2017年之前,他已经多次登上春晚,还获得了《欢乐喜剧人》的总冠军,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笑星。2015年首次担任男主角的《夏洛特烦恼》,也成为年度爆款,斩获14.44亿票房,只是这样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可持续还有待验证,毕竟《夏洛特烦恼》之后同为主演的《一念天堂》,口碑与票房都不理想。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2017年国庆档,开心麻花《羞羞的铁拳》横空出世,斩获22.14亿票房,成为了当年的国庆档冠军。沈腾饰演的张茱萸在电影中虽不是男一号,戏份也不算很多,但却成功“抢戏”,成为了电影中最亮眼的存在。从这时候开始,业界已经开始认识到以沈腾为代表的新喜剧力量正在大银幕崛起,而《羞羞的铁拳》的成功证明这种票房号召力是可持续的。

2018年大男主戏《西虹市首富》,沈腾扛下了25.48亿票房,之后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我和我的家乡》《你好,李焕英》,沈腾接连征战春节档与国庆档等热门档期,部部叫好叫座,几无失手,沈腾接片精准,也成为了业界出名的“票房神器”,甚至后来居上,抢在吴京之前,成为首位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破200亿的演员。

目前沈腾在豆瓣上的影片排期已经到了两年后,而吴京甚至到了十年之后。虽然这当中有谣传或流产的项目,但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影片当下的首选就是找到吴京或沈腾来担纲主演。有趣的是,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分工明确,互不冲突,选择吴京的多为主旋律/战争/动作类型的大制作,而选择沈腾的多为喜剧/爱情类型的轻体量影片,如果落到实处来看,确实很有《我和我的父辈》中二者各自作品的感觉。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吴京、沈腾待映作品(来源:豆瓣影人页)

“200亿票房先生”的目标在这个国庆档终于先后达到了,但是对于吴京和沈腾来说,朝着300亿的道路该怎么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回顾吴京与沈腾的崛起之路,可以发现二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一是他们个人都很努力,在遇到事业的瓶颈期后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在这个行业内努力打拼,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二是他们都赶上了疫情到来前中国电影市场最繁荣的时刻,观众的观影热情持续高涨,源源不断的资本流入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可以施展的平台与空间。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出现恰好顺应了中国当下最汹涌的两种社会情绪——爱国与解压,人类情绪的释放往往需要出口,电影是最好的载体,而吴京和沈腾恰好又是这两种情绪最好的“代言人”,由他们饰演的角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众心中认可的银幕形象。

只是在成为“200亿票房先生”之后,观众对于他们的关注与要求也会不断变高,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正如前文所述,吴京角色的同质化已经造成了部分观众的审美疲劳,接下来如果想有更大的突破,可能需要转变一下戏路,比如像最初黄渤那样尝试转型接演一些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不过由于吴京身上的主旋律色彩过于浓重,这样的转型可能会受限于一些客观因素,可能还需要继续探索。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而沈腾想转型的决心,其实很早就显现了出来。之前沈腾与张雨绮合作出演了犯罪题材电影《光天化日》,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浪子回头的黑帮大哥,且电影中几乎没有喜剧元素,是一部标准的正剧。但由于题材原因这部电影迟迟未能与观众见面,沈腾在电影中的表现据看过影片的观众透露也比较有违和感,可能大家还是更习惯于在喜剧作品中看到沈腾。再加上近年来沈腾为了人情频频出现在一些像《日不落酒店》《妖铃铃》《温暖的抱抱》质量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中,也在消费着观众对于他的信任。

“200亿票房先生”:吴京向左,沈腾向右

吴京、沈腾之后,下一位“200亿票房先生”很有可能在刘昊然、王宝强、黄渤三位当中产生,他们目前主演影片票房分别是173.91亿、170.78亿、169.09亿,相差并不大。刘昊然近期会有《平原上的火焰》和《四海》两部作品上映,冲击200亿的几率最大。不过“200亿票房先生”“200亿票房女王”这些终究只是个名号,最后要拿出来的还是优质的表演和实打实的作品口碑,我们在盼望着一个又一个刷新纪录的演员诞生的时候,其实内心更希望的还是有更多好演员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票房   戏份   父辈   麻花   题材   国庆   口碑   喜剧   单元   观众   演员   角色   影片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