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截至撰稿,根据灯塔数据显示,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票房已破10亿,与《长津湖》一起,撑起了本年度的国庆档市场。

影片是继《我和我的祖国》及《我和我的家乡》之后,第三部以单元形式呈现的主旋律大制作,按照走势预测,最终票房可能超过15亿,冲击年度前五。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这样看来,“《我和我的》三部曲”累计票房将在70亿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灵药”。

作为国庆档的定制献礼片,毫无疑问,“《我和我的》系列”具有天然的商业优势,其一是顶级的制作班底护航,其二是强大的档期容量和宣发体量。

此外,单元形式本身即有一定的商业属性,而这部分很容易被忽略。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固定模式产生票房基本盘

盘点海内外的影史,大中体量的单元电影一直有稳定的基本盘,其中更不乏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经典之作。

2003年,由理查德·柯蒂斯执导《真爱至上》在全球揽收2.47亿美元,并且入围了次年多个电影表彰活动的重要奖项,包括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欧洲电影奖等。

《真爱至上》由10个故事组成,汇集了休·格兰特、艾伦·里克曼、比尔·奈伊、连姆·尼森、科林·费斯、艾玛·汤普森和安德鲁·林肯等一众大牌演员,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刻画了各类人群遇到的爱情问题。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凭借强大的主创团队,以及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深度剖解,《真爱至上》戳中了不同年龄的各层次观众,不仅成为了圣诞节的必看电影,也成为了单元电影的拍摄模板,被全球电影人借鉴。即大主题、强卡司、多视角、小故事。

采用同样的模式,2010年,由华谊兄弟出品,夏永康、陈国辉执导,张学友、谢霆锋、吴彦祖、刘若英、徐若瑄、井柏然、Angelababy、徐熙媛共同主演的电影《全城热恋》在情人节档公映,影片最终收获了1.33亿的票房,位列年度第21位。

这之后,单元电影的产量逐渐增多,并且成为了国内商业片的一种特定类型。在此趋势下,诞生了《全球热恋》《倾城之泪》《北京爱情故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尽管它们的票房表现各有不同,但是均有不错的市场热度。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近些年,随着相关部门的号召和指导,单元电影的主题从爱情变为了时代变迁,格局更大,质量更加,故事也更为丰富,不过拍摄模式并未改变,只是班底更为强劲且多元。

多属性班底提高品质上限

过往的单元电影全片皆由同样的导演执导,但是“《我和我的》三部曲”则不同。基于其献礼片的属性,身后背书强大,所以每个单元选择了不同的导演执导,且都是有多部代表作的知名电影人。

《我和我的祖国》由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我和我的家乡》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我和我的父辈》由黄建新担任总监制,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联合执导。

一连串的名字可谓金光闪耀,加上主演亦为时下的顶级阵容,“《我和我的》三部曲”无疑加重了单元电影在主创方面的优势。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从台前维度看,自2009年《建国大业》公映以来,“数星星”就是献礼片的看点属性之一,而该属性在三部曲上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从幕后维度看,导演阵容的多元化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同时也导致了每个单元的观感参差不齐,风格迥异,统一性不高。不过,这其实为影片的热度、内容和口碑起到了加持作用。某种程度上,算是单元电影的升级。

于热度,几大导演同台竞技,本身就有话题性,观众会自发讨论谁拍得更好,直接促进影片内容的N次传播,引发更多人的好奇心;于内容,每个单元的类型不同,各有侧重;于口碑,影片的整体观感由最佳单元决定。换句话说,哪怕只有一个单元非常好看,能够打动观众,其总体评价就不会差。

就“《我和我的》三部曲”来看,《我和我的祖国》中,徐峥执导的《夺冠》和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获得了一致的较高评价,为影片贡献了好评度,陈凯歌执导的《白昼流星》的口碑则呈两极化,为作品增加了讨论度。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我和我的家乡》亦然,徐峥执导的《最后一课》和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神笔马亮》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口碑上限,也让影迷圈出现了一种观点:徐峥适合执导短片。

《我和我的父辈》中,章子怡用女性特有的柔软视角,赋予了单元《诗》一种诗意化的表达,让观众体会到科研工作者面对亲人的柔软内心和面对工作的坚韧精神,加强了影片的深度和内涵。

多维度叙事锁定全龄观众

当然,一部电影的最终品质如何,在主创的功力和风格之外,故事本身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单元电影有着明显的“时空轴”属性——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和事,反映人类共通的情感内核,以及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化。

从观众的感受出发,这种属性既能让人看到自身周围的世界,也能体会其他人群的生活截面,同时满足了代入感和猎奇感。

“《我和我的》三部曲”充分发挥了该属性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筑了更多幻想空间。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轴为核心,瞄准时代大事件,以个体缩影折射社会环境。一方面,唤醒了各年代人群的集体回忆,锁定了全龄向的观影人群;另一方面,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认识前辈的影像语境,激发了全民共情。

《我和我的家乡》则偏重空间轴心,紧扣“乡建”主题,择选不同地区发生的故事,同步包装喜剧风格,呈现出一种当下感和理想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浪漫化表达。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至《我和我的父辈》,叙事结构回归时间轴,表现的是代际间的精神传承,从战争年代到未来时空,父辈的行为和举动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由沈腾执导的《少年行》单元,故事融入喜剧和科幻元素,给人以未来的畅想,是主旋律单元电影的一种创新尝试。

《我和我的父辈》破10亿,单元电影是票房灵药?

而这也暴露了一个此类电影正在面临的问题——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中找到新的故事视角,为观众带来新鲜感。毕竟,历史事件和地域文化是固定的。

比如在《我和我的父辈》的《诗》单元,其题材和《我和我的祖国》的《相遇》单元高度一致,展现的也都是特殊职业人的奉献精神,这时候观众就会有一种重复感。好在于,《诗》的表达方式与《相遇》完全不同,更具有质感和吸引力。

不过,这也不能否认,讲述的时代事件一样,可能是《我和我的父辈》票房不如系列前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影片本身并非档期的头号种子,宣发资源未占绝对优势,以及口碑发酵未能超过头号种子,票房表现差强人意。

可以预判,如果有下一部“《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其内容必须大幅创新,才能继续吸引观众,延续系列的市场表现。

我们不妨按照市场和创作规律推测一下,若再有续作,影片有极大概率再度以空间轴为核心,因为时间轴上的大事件已经多次呈现于银幕上,而华夏大地的大好河山仍有很大的影视开发空间,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亦是如此。或民族传统,或市井街巷,或繁华都市,或山林湖海,取景地和故事素材足够丰富。

结语

综上,单元电影是商业片类型化的高度凝练成果。此外,在上述作品之外,中国香港的惊悚片《阴阳路》系列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只是相关属性稍弱。

总体而言,无论是海外和中国大陆的爱情类型,还是近两年的主旋律类型,单元电影容易出现爆款,但是若想连续产出爆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为一部作品是精华集合,下一部自然难以突破,系列续集的票房总是呈现递减趋势。

今日头条 | 搜狐号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父辈   票房   单元   灵药   电影   班底   主旋律   口碑   祖国   属性   人群   观众   影片   类型   故事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