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大家好,我是马香玉。

最近,杭州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案件,想必大家都有所关注。

7月4日晚,53岁的来女士像往常一样入睡。

但到了7月5日凌晨五点半,丈夫却发现身旁的妻子消失了。

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妻子只是出门散心。

但到了周一,来女士没有去上班,家属这才报了警。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警察到达之后,立刻对整栋楼住户进行全面排查。

同时派出警犬对附近的池塘、公园进行地毯式搜索。

但一直未有发现。

甚至连小区各个角落的监控中,都没能找到来女士的身影。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事件本身扑朔迷离,各路媒体大肆报道。

让这起平常人的失踪案件一连上了好几天热搜。

今天的发展更是魔幻。

关于女子遗体是否在化粪池中被找到、丈夫是否被警方控制的通告,各大官方媒体先是传谣、再是辟谣

各种流言满天飞,直到刚刚才有了确切的消息。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因为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还引得不少自媒体网红博主跑到事发小区拍摄、直播。

严重干扰小区业主生活,保安拦都拦不住。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看着这令人深感恶心的热搜,香玉想问:

为了数据,为了流量,你们至于么?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事实上,自从第一篇关于杭州来女士失踪案的报道发布,社交平台上的各种发酵就没停过。

比起看腻了的明星八卦和全球局势。

显然这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讨论门槛更低、与生活关联度更高

自然轻易地引发了各类人群的关注。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喜欢猎奇凶杀的,一口咬定她当过兵的丈夫早已将其肢解烹尸。

自诩擅长推理的,创作出几千字仿佛亲眼目击一般的犯案过程。

热衷灵异事件的,整理出各种不太合理的细节将话锋引向鬼神。

爱看感情纠纷的,杜撰起当事人家庭内部各种情感、财产纠纷。

网民们各取所需,消费着这起事件中自己最喜闻乐见的部分。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仿佛是全民追着同一部热播的悬疑剧。

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引发一大批耸人听闻的再创作。

原本没有那么复杂怪异的案件,被不断剖析解读。

默认警方都如推理小说里那样无能,没有网络侦探们的指引,就永远也写不出结局。

比起一锤定音的「烂尾」,网民们大概更希望剧情永远处于惊人的反转之中。

当然,他们早已遗忘,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案件,而非专为取悦观众而写的故事。

更不理会每一句毫无佐证的揣摩,是否会狠狠地伤害与之切实相关的生命。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网友们爱看猎奇刺激的内容。

再加上10万元寻人赏金的诱惑。

网红主播们就是看中了这些唾手可得的利益,才会选择去案发现场直播。

残忍也好、苦难也罢,他们不会有半点同理心。

只要这些破格的内容能够制造流量,什么事他们都会「一腔热血」地去做。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类似的闹剧其实时有发生。

美国有一位叫做Logan Paul的超级网红,是YouTube上最有名的博主之一。

他的视频内容大多夸张幼稚,但却吸粉无数。

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大家应该也曾刷到过这位热爱哗众取宠的「劈叉哥」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2017年12月31日,他上传的一则在日本旅行的视频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视频中,他和朋友一起探访了日本青木原树海。

这片位于富士山脚下的林场,也就是传闻中的「自杀森林」

据说每年仅被发现的自杀遗体数量都在百具以上。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如他所愿,Logan Paul和朋友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具上吊身亡的遗体

为了流量,他不仅拍摄了大量特写镜头,甚至还翻了逝者的口袋和钱包。

在发布时,为了保证「原滋原味」,仅仅只给逝者的脸部打了一小块马赛克。

虽然这毫无道德感的行为招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名,让他不得不立即删除。

但可笑的是,还是有百万千万名观众在屏幕后观看分享了这则视频;

在未被删除前,它甚至被列入到「油管热门」的内容中向用户推荐。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时至今日,在国内外网站上搜索Logan Paul的名字时,都还能看到有人在求这则视频的资源。

除了被油管撤销赞助,他的网红之路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演电影、发单曲、运营个人品牌、坐拥加州豪宅。

此后还与《神盾局特工》中的华裔演员汪可盈交往过,在社交平台大秀恩爱。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没人管得住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为流量造一次势。

不是伪造凶杀现场吓唬未成年粉丝,就是在后院放火被邻居投诉上新闻。

不是宣称要假装一个月LGBT群体,就是和弟弟卷入黑人街头暴乱行为。

网友们越是黑他,他从流量中获的利就越多。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这样的现状是令人哀叹的。

因为它似乎就是在佐证: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越自私、越没底线的人越容易获得成功。

而那些善良、理性而诚实的声音,反而没有人会听。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如果我们要探讨「媒体底线」这个话题。

《夜行者》这部电影为证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上映当年,它被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评选为年度佳片

在奥斯卡、金球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中也收获了无数的褒奖和提名。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片中最亮眼的莫过于男主角杰克·吉伦哈尔的演出。

这一次,他一改往日深情温暖的荧幕男神形象,化身一个狡猾卑劣的恶棍。

还为了这部戏,飞快地暴瘦了30磅,更添几分扭曲和冷漠。

成功地让Lou这个角色,和《消失的爱人》中的Emmy一同当选2014年度恶心CP,且没有之一。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Lou原本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没什么学历背景,就只能靠剪电线、偷井盖之类的勾当勉强度日。

但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目标:

找到一份长久的事业,获得被万人追捧的成功。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一次偶然的见闻,让他嗅到了一丝商机。

原来,拍摄各种事故命案现场的第一手视频资料,卖给电视台就能获得高额的回报。

于是,他用一辆偷来的自行车换了一台手持DV和一只警用对讲机。

从此做起了专为电视台提供节目素材的「自媒体」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在电视新闻媒体那里,他很快习得了什么样的内容才足够「吸睛」

不仅要更快、更近、更具体,还有一些不便道明的潜规则:

它最好是固化偏见的,比如少数族裔袭击中产阶级白人;

这样才更能引起主要收视群体的赞同共鸣。

它最好是制造恐慌的,需要不断强调危险事件尚未解决;

这样才更能煽动无知的观众持续收看关注。

它最好是猎奇刺激的,充斥着大量真实的暴力、色情和死亡;

这样才更能成为充实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需求、换取更多的报酬。

Lou不仅废寝忘食地奔向每一个危险的事故凶案,更是一次次干出突破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

他开始非法溜进现场,拍下最血肉模糊的场景;

还赶在警察到来之前挪动尸体,只为让镜头中的画面更加触目惊心。

渐渐地,仅仅只是拍摄事故凶案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他开始向权威媒体和警方隐瞒目击的细节,干预调查好让恐慌继续;

甚至一手炮制凶案,只为制造出谁也无法拍到的惊人凶杀情景。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故事的结局,更是充满了赤裸的现实意味

这个Lou和Logan Paul一样,背负罪孽却心安理得地逍遥法外。

反而因为自己的冷血低劣,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很明显,导演兼编剧丹·吉尔罗伊创作出这样一个人物,并不是想简单地抨击一个反社会的心理变态;

而是想让我们去反思,为何现代资本主义时代会给予这样的人机会?

只要沿袭社会丑陋的规则、洞悉人性阴暗的弊病。

就能游刃有余地生存,甚至得到丰厚的奖赏。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做缺人性的事却能赚大钱,这样的例子在当下的社会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行业。

有人将其归咎于资本的蛊惑说流量就是原罪

但跳过这些推脱给行业规则、社会环境的借口。

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黑洞洞、赤裸裸、永远也无法被填满的欲望和兽性。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我们时常会去讨论:

自媒体的出现,到底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真实,还是更加丑陋、虚幻?

固然,自媒体的涌现让我们看到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

只要有手机、有网络。

人人都能成为平台,人人都能成为明星。

宏观地来看,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似乎是更加迅速、透明、便捷了。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但这些自媒体所呈现的「真实」,真的是我们需要的真实吗?

当我们站在新兴媒体的角度去诟病传统媒体时,批判的无非是他们的保守滞后

但这份滞后,恰恰是因为新闻伦理不能丢。

作为发声者,他们还肩负着一些责任和义务:

必须足够详尽地呈现事件全貌、必须足够客观地选择立场角度、必须足够周全地预估影响后果……

这也是我们往往更加信任传统媒体的原因。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但大多数的营销号自媒体,没受过专业的媒体教育、不懂得基本的职业操守。

驱动着他们的也不是所谓的言论自由,而是金钱和名声。

于是,伦理被逐渐模糊,消费成了社交媒体中的核心。

既然大众始终无法摆脱八卦的天性,追求娱乐至死。

那他们也就不会在乎什么内容取舍,也不再管什么视角准则。

反正到了最后,悲伤和严肃的都会不了了之,留下的只有刺激和快乐。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这种对草根、反智的过分标榜,往往就会变成民粹主义

在《蜘蛛侠:英雄远征》里,同样是杰克·吉伦哈尔,出演了一个阴险自大的神秘客

用CG幻想和虚拟投影,将一个平凡人打造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他的阴谋能够成功,就是一种民粹主义的体现。

当钢铁侠所代表的的权威力量无法再给予民众安全感和信任感时。

这个草根英雄便巧妙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洞察到社会情绪的不稳定;

制造出一种看似平等民主、实则更加虚伪邪恶的权威,供大众顶礼膜拜。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他毫不留情地咒骂那些主流超级英雄。

认为他们道貌岸然、自诩精英;

掌握了宇宙的真相却又向世人隐瞒真相;

抢夺了一切社会优质资源,剥夺了像自己这样的平凡人生存的机会。

但事实上,与自己所抨击超级英雄们相比,他却连最基本的同理心都没有

眼中只有与私人利益息息相关的狭隘的「自由」。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我们当然需要自媒体。

因为人人都有权发声,人人也有权知情。

但一切的自由,都应该有底线、有规则。

哲学家约翰·密尔曾在在《论自由》中提出了著名的「伤害原则」。

他说,「伤害他人」是限制个人自由的唯一合理理由。

也就是说言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可以作为限制言论自由的准则。

科学家杰克·帕森斯也曾说过,权利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大众能同时关注责任。

自媒体的存在,应该是从许许多多不同的角度去反映世界、审视世界;

用彼此佐证又彼此辩驳的声音,帮助我们无限接近真相。

这些声音至少该是诚实的,也至少该保留节操和人性。

尤其是当悲剧和惨案发生。

我们应当让流量和影响力去救人,而非吃人。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而要杜绝这些吃人自媒体继续以此牟利,恐怕不能只靠他们对自我的约束。

还需要完善法规的监管,推进平台的规范。

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需要学会明智地做出选择:

我究竟要关注什么、转发什么、消费什么?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自媒体向传统媒体靠近,有质量、有使命;

而不是看到原本代表着权威的传统媒体,也逐渐迷失在流量的浪潮里。

为了抢热搜,脸都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杰克   凶案   佐证   大众   底线   社交   传统媒体   流量   真实   事件   英雄   媒体   社会   内容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