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文┃一本情感簿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你能否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不那么冲动,能够一定程度的克制自己?

想来,是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坎坷之后。

成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它往往伴随着眼泪,而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更不容易,因为年轻人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剖析自己,去理性的、客观的评价自己。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有的人是觉得这样很不酷,有的人则是觉得很没面子。

《霸王别姬》里,有句台词: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成全自己,并不是一定要达成目标和期望。而是在失败后,懂得在既成事实面前,学会接受;在已经出现的最坏情况下,不会破罐子破摔,还愿意尽可能的亡羊补牢,然后收拾心情,抬起头后,目光依然坚定的投向前方。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谁没受过几次白眼?

没被白眼过的人生,那叫人生吗?我们从固执己见,明知犯错也要拐弯抹角据理力争,而后收到别人的白眼之后,不会反省自己,只会觉得委屈的年纪,终究还是长成了我们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样子。

被别人白眼,就能证明我们一定是错的吗?

自然不是,但如果你说的是对的,你表达的是让人能够接受的,那么你再被白眼,就说明你和不该争执的人,发生了没必要的争执。

曾看到这样一段故事:一个大爷,有天闲聊时,突然说火箭不该烧油,应该烧煤,还得是精煤,然后说了自己年轻时在煤矿工作的经历,说自己对煤很熟悉,那些专家之所以不用精煤,就是对它不了解。

然后有人笑了笑,说了句:你去科研所门口,把你的“专业”想法说给他们听,他们要是正眼看你,就算我输。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令人心动的offer2》中,瞿泽林在一场模拟案件的谈判考核中,对着谈判的乙方说了这么一段开场白。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毛病。但如果你看过这个节目,你就会知道,瞿泽林口中的“小星”当时只是重症在医院里抢救。

而瞿泽林的话,则是把人直接“送走”了,想来如果当时孩子的父母在场,别说谈判了,不揪着他衣领质问,那就算客气的。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家和妹夫一家人吃饭的场景,当时有一道“蒜蓉粉丝扇贝”,我爸客气了一句,让他夹菜,因为我从妹妹那里听说了他不吃蒜,就随口说了一句:“爸,他不吃蒜。”

清楚的记得,当时气氛顿时一凝,我爸白了我一眼,莫名其妙的我当时懵了很久。

事后回到家,我才恍然大悟,可能一桌人都把“他不吃蒜”,理解成了“他不吃”。

于是当晚,我就给妹夫一家发了信息,仔细说了这个事,他们笑过之后,才算是没有在心里留下疙瘩。

很多时候,我们满嘴不合时宜的话,不一定是我们初心有问题,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或者态度出了问题。好心办了坏事,最后却埋怨别人不识好人心,就难怪别人给我们白眼。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再说朱一暄。

在辩论考核中,因为她在大学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辩论上,还拿了很多次“最佳辩手”,于是把这次辩论的胜利者以及“最佳辩手”,在辩论开始前,就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因为在各组分开讨论期间,朱一暄没有避嫌的靠近了另一组,听到了一些对方的商讨内容。当对方不甘示弱的也来到他们的讨论室后,她立马拉下脸,赶人家出门。

事后,又再次主动提及这件事,嘲讽对方没素质。

刚认识没几天的同事觉得尴尬,就开玩笑说:“我们不在乎这个...”

朱一暄瞬间就回了一句:老子在乎,我小心眼好吧?!

因为“老子”一词,实在不雅,就连字幕都自动换成了“我”。

结果输的一败涂地,就连败者组的“最佳辩手”,都不是她。

有自信是好事,但由自信而衍生出的傲慢和无理,就是我们需要随时注意并反省的事了。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还有王骁。

斯坦福的高材生,妥妥的学霸,印着斯坦福的挂绳,T恤,水杯,无时无刻不带在身边,用以彰显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模拟谈判中,对手在表述期间,王骁不停的摇头,别人问他为什么摇头,是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骁很没有风度的,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在听,我同意您讲话的权利,但我不同意您讲话的内容。

但问题是,双方不是在谈判吗?这是谈判顺利进行的时候,应该说的话吗?他的目的,到底是想要促成谈判,还是想尽早不欢而散呢?

所以王骁最后也败了,我们与他人交流时的每一句回馈,其实都在侧面的反映我们的素质和涵养,对于不尊重他人的人,即便他再有能力,也不会被众人接受。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后来,王骁被约谈了。

人事主任一针见血,非常犀利的点出了他的问题。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不仅是人事主任。

就连他的带教律师,都因为实在看不下去,开诚布公的点了他。

关于他的那些,带有斯坦福标识的小物件。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有人说,其实王骁骨子里是自卑的。

或许是吧,以高评价和高期待入选实习生,可能某种程度来说,他的心理压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以至于少了很多分寸。

所以很多观众,都表示对这一季有点失望,原因是和第一季相比,勾心斗角太多,太强势,也太现实,远不如第一季时,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和谐温暖的表现。

可是,我们渴望和谐友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不代表它就可以这样。就如我们不喜欢人性的现实和劣根性,但这也恰恰是构成这个社会,各种色彩交织碰撞的多元化的体现。

容己,每个人都能做到,但容人,就很考验我们的境界了。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正如宗元所说: “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产生的心理失衡便激发为一种顽强不屈的抗争力量,渴望通过对环境的改造 ,彻底改变目前的屈辱状态 ,自此 ,自卑感便转化为面向人生的倔强的进攻姿态。

关于这一点,最好的范例,不是王骁,而是丁辉,只是现实远没有童话那么美好,即便是再多的遗憾,也终究要面对现实。

背水一战的丁辉,终究还是败了。加上被约谈时的评价以及这次取证考核的落败,都注定丁辉会很快就会被请离这家公司。

只是大家曾经都不可能想到,面试时的最优者与垫底者居然都会被约谈。可见,好与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丁辉会被夸奖,王骁自然也会有被批评的时候。

至于朱一暄,虽然并没有被约谈,但亲眼所见身边的人被约谈之后失落的神情,以及上一期弹幕上的众多批评,还是让她重新思考了自身的性格问题。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突然发现,“长大就好了”的真相,其实就是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拱手让给社会,让给其他人。

很多人无法接受这种说法,就如郭德纲的育儿观一样:我把他骂够了,他将来才不会被别人骂,从小惯着,宠着,一句重话都听不得,动辄寻死觅活。但如果从小你就把他骂够了,长大之后就是铁罗汉,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意。

总会有个人管教你的孩子,父母舍不得,自然会有别人代劳。

区别是,家人可以循循善诱,长年累月的、温和的慢慢引导端正孩子的性格和观念,外人则是相对简单粗暴了很多。

孰好孰坏,就要看每个人的取舍。

“社会的毒打会帮我纠正”:被约谈之后,王骁、朱一暄都变暖了

人,就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我以前不信,但身边的很多人,就是突然变了样,以前出门不管去哪都喜欢摇头晃脑,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哥们,出外一年之后,回来就像个大人了。

稳重了好多,那些开口每句话都会带“杂耍”的口头禅,终于也一个都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又说社会是一所大学。

没有什么道理,是在这里教不好的。

只是,方式会很“严厉”。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终究在朝着好的一面改变,就像王骁和朱一暄,如今身上就没了如刺猬一样的尖锐,变的暖了很多,懂得礼让,懂得认可和夸奖身边的人。

所以,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恶也罢,都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和“毒打”。

-End-

期待您关注“一本情感簿”,我们共同进步。

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小星   斯坦福   人性本恶   都会   社会   妹夫   老子   事后   自信   现实   身边   评价   自然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