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其实不难,平凡的你我也做得到

很早以前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糖果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多年后跟踪发现,当时忍住与没忍住的孩子存在很大差异,在学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成长方面都得到了体现。自控力比较强的孩子,在遇到考验时,都可以很好地抵制诱惑;而自控力较弱的孩子往往禁不住诱惑,大多数会选择先让自己满足“现时”的需求。可见自控力对一人的重要性,那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

一、父母要言出必行,使孩子高度信任自己。很多父母在孩子闹情绪时为了及时抚孩子,就会跟孩子许一些承诺,比如你自己玩,等我忙完带你出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等等;等到兑现承诺的时候,就会食言或换成其他更小的奖励。这些“空头支票”其实是在吞噬孩子对他们的信任,使孩子潜意思里出现“延迟满足”不如“现时满足”的观念。家长觉得无所谓,其实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容易使其自控力受到影响,使惩奖的管教手段无效,造成孩子将来不服管教。所以与其将来花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各种方法来训练孩子的自控力,不如做好自己。

二、玩一些与惯性相反的小游戏。比如很简单的“木头人”,当一方要处于跑动的状态等到一方喊停,另一方就要保持那个姿势不能动;或是放音乐跳舞,当音乐关掉时,另一方要马上换成跑步或是停止动作;或是听到慢节奏音乐动作要加快,听到快节奏音乐动作要放慢等等。很多这种小游戏,2-4岁的孩子就能玩,有助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与控制力。

三、做一些扮演角色游戏。对于2-4岁的孩子来说,比如在医院里当病人,生病或是受伤了,不能动,只能等5分钟或是10分钟(时间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自己设定)康复了才能动,这样孩子觉得很有趣,融入角色中就能快乐轻松地克服专注力不长、好动的本质,从而完成自控力的训练。还有很多商店、学校等等,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设计游戏的内容与规则。

四、培养孩子的目标性。可以玩一些棋类的游戏,比如象棋、围棋等,来培养孩子的目标性。棋类游戏涉及全盘计划,要有思考能力加忍耐能力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多玩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忍耐性从而影响自控力。还有跟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最好是分段式的,由一些小目标达到大目标,让孩子有成就感,完成了可以买心仪已久的玩具或是吃到美味的佳肴作为奖励,从而提高自控孩子的自控能力。

五、订立规则,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比如养成吃饭时必须坐在椅子里把饭吃完才可以下来活动,垃圾要扔到垃圾桶,玩具玩完不能乱扔要收拾好,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只能多少,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玩具等等,这些既是从小培养良好习惯行为,也是对自控力的训练。

培养一个优秀、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我受过了生活的苦,仍然热爱生活的人。


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其实不难,平凡的你我也做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孩子   棋类   小游戏   现时   自控   将来   平凡   角色   父母   玩具   目标   动作   能力   时间   游戏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