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读书的?你知道如何又快又好地阅读一本书吗?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幅对联: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快节奏轰炸时代,大多数人成为了低头族,此时会读书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读书是一件很消耗时间成本的事情,为了节约时间,是不是应该“高速”读书呢?

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读快点”、“写快点”、“做快的”,似乎“快”就能让我们抓住先机,“快人一步”将贯穿我们的一生。快速读书真的有效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如不读书。

然而,相对于“高速读书”的“慢慢阅读”是不是更好呢?

宋代诗人、理学家程颢说,读书要玩味。读书,应该反复咀嚼体味,如同品茶,才能吸取精华。那我们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细读呢?可不可以又快又好的读书呢?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

可以的。少聪老师说,认识一本书就跟认识一个人一样。

首先,我们可以先从一本书的“书名”“书封”、“书腰”这些外在中找出书中的主题以及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判断出此书是不是你喜欢看的,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如果书名和书封的内容不符合呢?那么我们就要——

看书中的序言,获取关键词。

接着看书的目录,获取高频关联词。

其次,我们找出书中的内在,即通过目录中和我们所需求的章节,通过章节的开头,看本章内容的概述;章节的结尾,看本章内容的总结。

通过以上方法对书中“观其大略”,并同时构建思维导图。

那如何构建思维导图呢?

第一,快速阅读,了解书中内容确定中心主题。

第二,利用“黄金圈理论”和目录快速搭建框架,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第三,提炼内容,利用关键词,概括图书重点。

第四,调整框架,按所需内容增加或者删减。保留2-6个分支是最适合我们记忆的关键词数量。

最后,虽然学会了如何快速高效阅读之后,但是,像长销的经典好书还是需要精细慢读,汲取书中精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关联词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高效   书名   框架   关键词   思维   快速   精华   时间   目录   章节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