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瓜妈说:

《再见爱人》我们之前写过好几期了,它真的是这几年我看过的恋综里的天花板,一期不落的追过来,心情过山车似的起起伏伏。

今天我不想过多地谈夫妻关系,而是想说一说,让我最百感交集的老王,他心里的“苦”,以及特别伤人的“刺”是怎么来的。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一开始我是挺讨厌老王这个人的,就像观察室的嘉宾和老师们那样,需要吸氧才能看得下去,因为快被他气死了!

一起品品老王的“毒舌”:

领证时,朱雅琼精心打扮,问他好不好看?他说“你好丑”

从不鼓励,经常打压,“非要我鼓励,也可以,但那是虚假的,因为你不值得。”

陪伴需要提前预约,经营感情=“浪费时间”。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但看到后面几期,老王说起自己的童年经历,爸妈对他的“天才式教育”,除了学习,没有其他任何娱乐,情感上极度匮乏,这让他长大后变成了一个只讲“实用性”,对“情绪价值”不屑一顾的人……我慢慢地从对他的讨厌变成了同情。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他并不是什么坏人,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认真、勤奋、有责任心,让人觉得靠得住(我身边就认识这样的“同款”老王)。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只是他被“天才式教育”害惨了,他把父母对自己以重压、批评、挑刺为主的教育方式复制到了婚姻中,漠视情绪,无法共情,这些在亲密关系里都是很致命的。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一个人的情感需求、接纳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如果从小就被阉割,那么长大后是很难再长出来的。我们可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老王”式的人,苦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01

实用主义的老王,从不做“无用”的事

老王一直说自己很理性,是个“实用主义者”。结婚没有仪式,那是因为没必要给别人看热闹,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生活里,老王永远把工作放第一位,朱雅琼的其他情感需求,在他看来,都是占用了他的时间

所以朱雅琼渴望一个拥抱,他掐着手表算,“一分钟到了,你可以出去了”。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朱雅琼想花十几分钟和他一起去太湖走走,但那是计划外的,没有提前预约,这也让老王无法忍受。

实用主义的老王,经常把“那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用”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是仪式是表演、是“无用”的东西,如果朱雅琼需要,他不是漠视就是嘲讽。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朱雅琼的情感需求越不被满足,就越渴求,越索取,而王秋雨就越不耐烦,越有压力。这样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失衡。

可是人又不是机器,老王怎么就觉得那些情感需求、浪漫、音乐、拥抱、甚至散步都是“无用”的呢?

看下老王的童年经历就知道了,他从小就被灌输着这样的“无用”论。

5岁上学,8岁上初中,从小在“天才班”的环境成长,爸妈对他的教育也非常严苛,老王的童年没有娱乐、没有玩具、没有唱过歌,没有跳舞画画,所有童年应该有的童趣都没有,生活里唯一的事情就是读书学习。父母对他的爱,也完全取决于他成绩的好坏。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黄执中对老王的“无用”论一针见血:
王秋雨用“我永远不会浪费时间”来掩饰他的残缺。可其实不是的,那些你不擅长的、无法理解的、自己不需要的,你都觉得没有意义,人这样活着就是活在自己的小小谎言里头。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塑造着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所以养育我们孩子的时候,不必要用我们大人眼里的“无用”来限制孩子的行为(以前我们就写过:老公竭力阻止娃做“无用”的事,差点耽误他的大潜能……),做些“无用”的事,能让孩子的心灵更放松、变得更丰盈。

有些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包括我们大人也是),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身上,就很幸福。

不然像老王这样处处讲究“实用”的人,最后爱的人也要离开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02

NONO老王对待另一半

陷入了可怕的“挑剔型父母状态”

老王不仅是个“实用主义者”,在这个节目里,他还有个绰号叫“NONO先生”,因为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习惯以“不”、“不对”开头。

可想而知朱雅琼和他的相处日常,可能上一秒还是开开心心的,下一秒就会被老王指责、批评、否定

说她化妆丑,唱歌不好听,名字难听,不顾大局……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更可怕是节目里老王玩“正话反说”游戏,他表示从没喜欢过朱雅琼唱的歌,朱雅琼被深深刺痛到,找他去理论,结果反被他“教育”了一番,说她老迟到,给别人造成麻烦,说她情绪化,只顾自己,最后以朱雅琼去和别人道歉收场。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很显然,在这段亲密关系里,相比爱人,老王更习惯用老师或父亲这样的角色,去要求、教育朱雅琼。换句话说,他是标准的制定者:我认为的好才叫好,我认可的对才叫对。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得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老王的这种行为模式,陷入了心理学概念上的“父母自我状态”:

也就是他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表现得非常挑剔、严厉,动不动就挑错、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喜欢向对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希望把自己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强加在对方身上(有时候会说“我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节目里说,人都是用被爱的方式爱别人。

老王这种“挑剔型父母”的方式,也受到他父母很大的影响。小时候妈妈会因为他不喜欢吃面条,数落他不听话(你不按我的要求来,就是你不好)。

但这种“挑剔型父母”状态,在婚姻关系里是很致命的。

因为,当你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对方(眼里看到的全都是对方的不好)。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你会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并让别人接受。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是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的。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所以作为成人年,且本应该处于平等关系的朱雅琼,越来越感到窒息,于是想要摆脱这一切。

正如她说的:“你知道为什么我要离开你吗?”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跟你在一起,我并没有越变越好。我的内心没有变得很充盈,变得很好。我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渺小。”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好的关系滋养彼此,而坏的关系困住所有人。

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打着“为你好”的口号,控制、打压对方,都只会让这段关系病态发展,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03

情绪是自我的核心

懂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虽然说老王太讲究“实用”,经常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打压、否定朱雅琼,但其实生活上,老王也很“照顾”朱雅琼的。帮她把墨镜收好、帮她拿行李箱,提醒她注意安全,照顾她的方方面面。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但照顾归照顾,他并不在意朱雅琼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因为在老王眼里,情绪是无用的,所以也很难意识到提供“情绪价值”的重要性。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不仅是对朱雅琼,哪怕对自己,他似乎也不关心情感、情绪这一块(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观察室的老师说,他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很可能从小他的情绪不被看见的,父母认为情绪这种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而这正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节目里,嘉宾黄执中还观察到,王秋雨不知道说啥的时候,就会“呵呵”地傻笑,好像除了傻笑,就不会其他的表达方式了。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在他和朱雅琼争吵的时候,也只看对错,不讲情感。

当只看到“事”的时候,对方的情绪,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他统统看不到了。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其实,忽视情绪和情感教育,是老王这一代,甚至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迫接受的教育。我们被告知,表露悲伤、愤怒、哭泣,是“不乖”的表现,是惹人烦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哪怕面对最亲近的人,我们也很少去在乎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们的判断标准里更多的是“对”和“错”、“应该”和“不应该”,至于“感受”,自己或别人的,似乎都没那么重要。

好在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情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了,有很多的情绪绘本,都在教孩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表达内心的感受。

特别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作为父母,我们教会孩子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理解别人,爱别人,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瓜妈最后说:

老王和朱雅琼的相处模式,也让我们反思,该如何对待自己,对待爱人。

想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提到“人生坐标”这个概念,它涉及到两个基础问题: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根据不同的回答,会引发如下的人生坐标:

“严苛型”父母的诅咒:《再见爱人》王秋雨痛哭“爱无能”

在老王和朱雅琼的关系里,朱雅琼很可能处于“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坐标里,认为自己很差劲,老王比她好(事实上她对老王有崇拜,对闺蜜也经常夸赞老王)。所以常常感到低自尊,无法掌控人生,甚至焦虑、抑郁。

而老王很可能处在“我好,你不好”的象限里,也就是上面说的“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总是喜欢教育、批评别人。

但更健康理想的状态是处在“我好,你也好”象限里。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我们都很好,而且还可以互相陪伴,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秋雨   父母   严苛   坐标   挑剔   童年   情绪   爱人   内心   不好   状态   需求   节目   关系   孩子   时间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