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电影的名字,《烈日灼心》,听起来并不陌生。

1994年,苏联解体之后不久,一部名叫《烈日灼人》的电影被评为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身处明晃晃的烈日之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窒息?烦躁?煎熬?无处可逃?

……

作为导演,有义务让观众们充分体会到故事里的焦灼感。

为此,曹保平先生都做了些什么呢?

  1. 情节安排

“生理上的疼痛”

刺激观感,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手段。

对“残害肉身”这一行为,人们总是既向往又恐惧。

在血淋淋的画面和惨痛的哭嚎的催化下,我们的五官轻而易举地就会变得扭曲。

电影中,比较明显的“生理疼痛”主要有两处。

第一处,电影开头,高虎饰演的陈必觉被张牙舞爪的树杈刺瞎了眼睛。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在影视作品中,眼珠受到外物袭击受到可是比割喉更具有刺激性的桥段。

电影一开始就把观众扔到了一片混乱中:一家人惨死的现场,逃窜的年轻人,让人模棱

两可的对话,闷热的树林里慌得六神无主的三兄弟在争吵……

本来以为陈必觉和小丰之间会打一架,导演会在这里给观众留气口。没想到陈必觉一个跟头,锋利又粗糙的树枝眼睁睁地就穿进了晶状体。

至此,观众的纠结和狐疑,就转化成了另一种很极端的体验。

第二处,杨自道自己处理伤口。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这一段情节中,明目张胆的视觉冲击力,能算得上top3吧。

在中年男性胸前豁一到又深又长的口子,应该不难。

肉厚,胸前无阻碍。

简陋的出租房里,鲜血早就染透了杨自道的衣服,切开的鲜肉颤巍巍地外翻着。

棉线、缝衣针、烈酒!

任谁都能脑补出这其中的疼痛。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恐高”

对高度的恐惧总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电影中,有两段情节用到这种元素。

第一段,台湾设计师企图跳楼殉情,但是被小丰揪住。

设计师整个人悬在27楼的阳台外面,小丰也被扯出了半个身子。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第二段,伊谷春和小丰等人逮捕两个台湾杀手。

这一段,让人双腿发软、手心冒汗的“恐高”场面用得非常多。

高耸的大厦,光滑的玻璃外壁,尽可侧身通过的腰线,伊谷春和小丰竟然在这上面小跑。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两座楼中间,一条极窄的横柱,要在这上面和歹徒搏斗。

同事何松摔了下去。

小又一次抓住了险些摔下去的伊谷春。

旁边的歹徒随时都有可能来取走两人的性命。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呼吸不畅”

这个,也有两处。

第一处,伊谷春调来之后,警员们头一回执行任务。

浑浊的下水道,险象环生的水底世界。

冲在最前面的小丰一头掉到水里好久没再出现。

废弃的铁丝笼子套住了他的脚。

伊谷春竭力帮他摆脱困境。

小丰逐渐失去了意识。

此时,响起了耳鸣一样的配乐。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第二处,台湾设计师跳楼未果,身子正悬在楼外,伊谷春一口气爬了27层楼。

楼下的电梯口挤满了人,安全通道这个时候显得那么有用。

一口气27楼的感觉,比跑完八百不知要难受多少。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二、镜头运用

这部电影的拍摄特点很明显,有一种纪录片、新闻采访的感觉。

本片的摄影指导是罗攀,上海电影节最佳摄影奖获得者,拍摄的作品有《老炮儿》《狗

十三》等,和导演曹保平有过多次合作。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肩扛摄影”

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烈日灼心》这部电影的拍摄构想,其中的一个要点就是“肩抗摄影”。

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让观众跟着抖动的镜头始终保持一种焦虑的感觉。

娄烨的电影,为什么总是能带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不安呢?手持镜头,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变焦距镜头”

这种方式在电影中出现得非常非常多。

如果镜头给到那个角色,他在进行思考或者不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本对准他的镜头,焦距发生了变化。

但是这种镜头运用到电影中,和新闻采访中的还是有区别的。在这里,变换焦距不是为了靠近人物的外在,而是去观察他的内心,发现他情绪的变化。

豆瓣评分8.2,金鸡奖影帝邓超,等待无处可逃的宿命有多煎熬

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和镜头语言的组织,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故事中的人物正在遭受的那种煎熬,以及最后的解脱。

不过,好在不管内容怎么沉重,电影都是浪漫的,我们总是旁观者。

其实导演想说的还有很多,比如,他还想和大家讨论,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吗?

能体会到焦灼感,只是把观众带进这个故事最基础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金鸡奖   奥斯卡金像奖   气口   台湾   焦距   影帝   歹徒   烈日   豆瓣   胸前   宿命   疼痛   情节   设计师   导演   观众   评分   镜头   感觉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