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孟静娴是沛国公府的千金小姐,端庄贤淑,满腹才学,又善解人意,倾慕果郡王已久,发誓此生非他不嫁,以至于熬到大龄剩女了还待字闺中。

浣碧自导自演了一场逼婚的戏码,甄嬛和允礼被逼无奈,只能默认,皇上赐婚,浣碧心愿得偿。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等了很多年,也期盼了很多年,自己却始终没能入了果郡王的眼,猛然间听闻果郡王要成亲了,而且所娶之人各方面条件都和自己相差甚远,一朝意念落空,心灰意冷,便寻了短见。

沛国公爱女心切,求皇上赐婚,皇上不忍让老臣寒心,所以也给孟静娴赐了婚,皇上盛情难却,允礼无法推脱,只能接受赐婚,于是孟静娴和浣碧同一日嫁给了果郡王,同为侧福晋,平起平坐。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浣碧跟果郡王本就是旧识,又碍于甄嬛的缘故,自然对浣碧多了几分照拂,新婚之夜留宿在了浣碧房中。当晚孟静娴只能自守空房,看着自家的嬷嬷在一旁叹息,孟静娴还强忍失落,故作轻松地劝慰她:“嫁过来就知道会是这样,这才第一晚,嬷嬷就伤叹,往后叹息的时间还很多呢”,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孟静娴是一个心胸豁达的女子,他知道果郡王心里没她,娶她那也是迫于皇上的压力,对于日后的艰难处境她心知肚明。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浣碧和孟静娴虽然同为侧福晋,由于孟静娴体弱,所以由浣碧打理王府的内务,浣碧天天被王府的琐事所羁绊,无暇分身,而孟静娴却利用这个时机去取悦允礼,二人朝夕相处,又志趣相投,抚琴作画,吟诗作赋,活脱脱一对让人艳羡的壁人,让允礼原本孤寂的心也多了一丝温暖。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孟静娴用自己的聪慧慢慢的让允礼对她有了好感,放下了防备之心,缓解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她深刻明白果郡王不爱她,只有怀了他的骨肉,果郡王才会看在孩子的份上对她多几分眷顾,她也能用孩子来俘获果郡王的心,所以她就用不正当手段怀了果郡王的孩子。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经过细心的观察,她发觉果郡王对浣碧并不是真如外界传闻的那般,两人并不是心心相惜,只是浣碧一人的单相思罢了,当时娶她应该是另有隐情。她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做事步步为营,她发觉允礼真正爱的是甄嬛,她却并没有点破,只是旁敲侧击地暗示了甄嬛她已经知道他们之间的事了。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她进宫告诉甄嬛她有了身孕,而这一切她连浣碧都瞒着,却先去告诉甄嬛,她是想让甄嬛保护她的孩子,让甄嬛去警告浣碧,不要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

同时她也在向甄嬛宣誓主权,告诉甄嬛她才是允礼明媒正娶的妻子,她怀的是允礼的亲生骨肉,不管之前你们有什么过往,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不在乎,也不会计较,更不会去告密,你尽管放心,允礼现在心里有我了,希望不要再有人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甄嬛传》孟静娴心机不亚于甄嬛,取代甄嬛早晚的事

她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在向甄嬛表明她的真心和决心,让甄嬛也能从心里接纳她,并且祝福她和允礼,同时也是一种要挟,告诉甄嬛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不是可以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她做这些事,说这些话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保,她怕甄嬛因为嫉妒和浣碧的缘故而动杀机。

从以上孟静娴的种种做法都可以看出她颇有心机,而且手腕比浣碧高明多了,聪慧程度不亚于甄嬛,心机之深沉令人咂舌,取代甄嬛也是早晚的事,只怪福薄,死的太早。

#后宫甄嬛传##浣碧##孟静娴##清宫剧##宫廷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心机   明媒正娶   福晋   待字闺中   短见   目的   郡王   旧识   嬷嬷   骨肉   聪慧   皇上   王府   早晚   缘故   孩子   孟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