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学家,曾毅院士逝世

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学家,曾毅院士逝世

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学家,曾毅院士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曾毅,1929年3月生,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谢你啊,如果不是你,可能当时还有更多的人受着艾滋的折磨,正是有了你们,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和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啊,天堂很美,你一直在我们的心中,一路走好,万分感激!

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学家,曾毅院士逝世

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应用血清学指标可以在发病前5-1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在国际上首先从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建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都带有EB病毒的DNA和蛋白。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食物带有促癌物。发现人鼻咽部的厌氧杆菌能产生丁酸。发现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模型。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我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发现一些中草药有较高的抑制HIV复制的作用。1993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一生与各种危险病毒打交道,愈“战”愈勇:“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于自己的职责,我研究病毒,越严重、越危险的,更要好好研究。”

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学家,曾毅院士逝世

1974-1975年英国格拉斯哥病毒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从事肿瘤基础研究。1986-1987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研究员从事HIV和EBV的研究。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深顾问和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全球病毒网络中心(GlobalVirus Network)科学顾问委员会执委,中国病毒网络中心主任。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及院长,三届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卫生部科技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顾问委员会和肿瘤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微生物联盟执委,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联合国亚太地区艾滋病与发展领导论坛指导委员会执委,世界卫生组织肿瘤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院士   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细胞株   中国科学院   血清学   丁酸   鼻咽   病毒   执委   鼻咽癌   艾滋病   学家   顾问   委员会   发现   曾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