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周末带小花去游乐园玩,刚好前面排队的一组家庭,妈妈正在训斥儿子,内容大概是一个飞椅的项目他已经玩了第5遍了,拖都拖不走,本来说好最多玩3遍,可仍然不依不饶地拉着爸妈排队,这位妈妈就非常生气了。

小花很不理解,觉得男孩妈妈的生气很莫名其妙,但我看出来了,是这位妈妈累了想要休息可孩子硬拉着她继续排队不肯走,就发火了。

带孩子游乐园玩一天真的很累,小花爸爸回去路上也和我感叹:“这届孩子可真难带!”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1

大人的生气,有时与孩子无关

小花很喜欢玩水,常拉着爸爸给她准备道具,我老公当然不愿意,一方面他觉得还是在沙发上玩斗地主好玩,另一方面,小花玩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每当小花要在阳台玩水,都会把阳台变成“游泳池”。小花爸爸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小花玩水,每次小花要这样做,他最后都会发火。小花把水泼在地上,他会警告小花“再漏一点就别玩了”;小花身上的衣服弄湿,他也会立马把女儿拎进屋子不让她继续了;往往点燃导火线的,是他看到小花弄了一地的泥。

小花玩水爸爸最后都会暴跳如雷,最严重的一次直接把小花关在门外思过。我仔细想了想,为什么老公会反感她玩水。我发现是因为这对我们大人来说太累了。小花玩水过后,衣服基本都弄脏了,要换要洗,还有一阳台的烂摊子要收拾。

但好像小花并没有犯下什么天大的错误呀,小孩子哪有不爱玩水的,但老公表现出的情绪却是:你不可饶恕。我想可能只是老公想要休息,想要被理解,但小花非要去玩耍不体谅大人,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愤怒。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生气会把原因归咎于孩子,好像是ta犯了什么大错误导致了我们生气,但实际上多半情况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大人产生的生气、愤怒等过度反应会让孩子产生误解和被拒绝的感受。

孩子会学习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

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是和父母学习的,在他们表达自己情绪时,会在心理特别注意此时父母的反应,并学习大人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常常带有自己童年生活时父母的映射,跳出自己的童年阴影,避免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也是孩子能否可以管控自己的关键。

2

向孩子表达的是需求,而不是愤怒

孩子上了小学,每天回家写作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认真、重复犯错,常常都是以发火结束;

叫他好好吃个饭都要哄半天,吃个饭磨磨唧唧还挑三拣四,很小一碗饭喂他了三刻钟才吃掉;

玩具玩好从来不晓得收拾,留下烂摊子一个人就跑了;

……

每每看到家长发来这样的问题,我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带着的焦虑与暴躁,可以想象此时的大人面对孩子是如何暴跳如雷的。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人的大脑进化有三部分,从生理到情绪再到思维。生理脑掌管人的根本机能,如感官系统,但无法控制情绪。第二阶段是情感脑,形成大脑的边缘系统,由脑干来接收信息,由此操控人的情绪反应,这一启动是无意识且自发的。

例如,当一辆车向我们撞过来,最终躲开了,没有伤到,但我们之后的反应一定先是情绪宣泄,会冲司机喊:你怎么开车的@#%%@¥!!……我们一定会在口中或者是心里发出一连串的指责,即使是对方道歉也难以立马平静气消。

大脑最后的进化是思维脑,形成大脑皮层,这才使我们有了更高级的能力,如分析、逻辑、推理等能力。但大脑边缘系统的影响超过皮层,所以情绪脑的影响比思维脑大。

通常我们先宣泄完情绪才会冷静下来去思考问题,这放到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情况也是类似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说过小花很喜欢看电视,经常看哆啦A梦的动画片怎么都停不下来。当我看见小花又占着遥控器不肯停下来时,我的第一反应一般是冲过去把遥控器夺过来,关掉电视并狠狠数落她一顿,说她屡教不改、令我生气……当我之后冷静一点后,才会想起应该制定好规则,后悔不应该大动干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往往是因为对问题处理不当才产生的;被情绪脑所控制,才把负面情绪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冲孩子表达愤怒,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对孩子表达的应该是需求,而不是愤怒。

对孩子生气很容易,但表达愤怒很难,因为真正要表达的是一种需求。在生气前弄明白是为什么而生气,自己的内在需求是什么,然后再去表达需求,而不是表达负面情绪,去一味地指责孩子惹你生气。

当小花再一次看动画片超过了我的忍耐范围后,我克制住自己没有发火,而是给她制定了规则,休息日在家一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要是第一天能乖乖的不让大人生气,那第二天有个多看一集的机会。小花很珍惜这个可以理所应当看电视的机会,渐渐地,在这件事上我们很少会闹矛盾了。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3

如何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父母对孩子想要发火时,不如把带有愤怒的诉求转化成建设性的行动,这对孩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

承认自己很生气

想清楚自己生气的根本原因,和孩子到底有没有关系。

如果没有关系,就像上文所说的,是小花爸爸想休息,孩子玩水本没有错,那就别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孩子们本是快乐的,跟从ta,会感染给你快乐;如果让ta来跟从你,那么你会传染给他不快乐。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的确是ta做错了,那就要明确地告诉ta自己的情绪,表达需求,而不是愤怒。明确地告诉孩子,面对你的行为,我会有怎样的感受。

比如,你这样做妈妈会伤心,妈妈当然很想满足你,但现在需要休息,你也要照顾妈妈的对不对……

表达时以“我”代替“你”开头

我们常常习惯于用“你”开头的方式向孩子表达,此时我们的姿态相对于孩子来说是权威的,去判断孩子时会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 你太不听话了!你使我生气了!

✔ 我有点生你气了。

✘ 你做得真棒!

✔ 我为你骄傲!

试试多用“我”为开头的语句去和孩子交流,也可以教孩子用“我”开头,这样的交流更能和孩子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倾听了对方。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孩子更能接受正面语句,把“你不能……”变成“你可以……”

✘ 你在人多的时候不要乱跑

✔ 你在人多的时候要抓紧妈妈的手

有时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因为大人给的信息太多,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还不准这个不要那个,别太高估孩子的逻辑理解能力,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他们。不如清晰明确地表达出希望孩子要做的,而不是不要做什么,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行为的导向。

总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这样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世界上最值得温柔以待的人,一定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放低语调和姿态的倾诉更容易去唤醒对方的爱,哪怕对方只是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孩子   都会   小花   负面   开头   大脑   愤怒   大人   生气   情绪   爸爸   父母   正确   需求   妈妈   办法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