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最近两三年以来,来自新疆的作家李娟非常火,很长一段时间里,梁文道、朱天心等名人强力推荐,刷手机也总能刷到关于她的文章,全是赞美之词。我逐渐对她产生好奇心,后来发现一个同学把她的《九篇雪》当作电脑壁纸,我决定去读一读。

那是好几个月之前的事了,《九篇雪》的内容,我几乎已全然忘记,只记得关于脚印的一段描写。但因为很久不读散文,以及不会读书,关于这篇文章,我感受不到多么地好,它只是告诉了我,原来《九篇雪》是一篇文章的九个小节,并非九篇关于雪的文章。

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多读几部李娟的作品——她能让别人陶醉其中,想来也能让我不那么烦闷。是的,我读《我的阿勒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放松一下。

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关于这本散文集,我最初的感受与他人不太一样:

文字很美,很有想象力,仿佛万物皆可书,但是某些地方,似乎是在无意义的生活里硬找出意义,在没道理的事情上硬编出点道理。也就是说,有时候,李娟是为了写得好而这么写。

篇幅稍长(于我而言)的文章都在消耗着我的耐心,我总想着赶紧读完,赶紧进入下一篇。比如《坐班车到桥头去》,实在一点乐趣也没有,写的是李娟坐车的过程,她表露出来的情绪也不乐观,更不辽阔,乃至于她最后说:“终于到了。我都写累了。”

当然,李娟确实把糟心的坐车过程写得特别生动具体,夏天又闷又热、冬季寒气入骨的气息扑面而来,又晕又颠的画面感也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我觉得这篇文章无聊的原因,即使她用轻快的词句,我也只想下一行就看到最后一个句号。

不过,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传达任何意义和道理,只是直白地描写生活(其它某些文章有意无意地有“即使XXX,也要XXX”的痕迹)。于是我想,李娟应该真的什么都可以写吧,无论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甚至有的没的。

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事实上,她确实什么都写,打电话、放烟花、陌生人……她把生活完全地、赤裸地展示给读者,很真实,很真诚,很难能可贵。这似乎也是大众对她最多的评价。

平淡中发现美好,并把美好美好地表达出来,正是李娟和她的文字最大的优点。虽然彼时她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比如帐篷被风刮破,暴雨砸下来的时候,或者在沙漠迷路的时候——但是当她回顾走过的路,她看见的,除了现实,更有隐藏在现实缝隙中的“淡黄色渗着微红血丝的透明玛瑙”。

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你看,她把真正美好的事物写得多美啊,美极了,天上的云总是变化万千,地上的人全都有趣善良,托依宴是舞蹈和青春的盛会,弹唱会是民族和人类的盛举。

更令人羡慕和佩服的是,她总能举重若轻地写出生活的艰辛困苦,无论是“拔地而起”的破帐篷,还是生意惨淡的小卖部,抑或是调皮捣蛋的死小孩,无可奈何的大迁徙,她都不抱怨,不沮丧,有时一笔带过,有时平和叙述,仿佛她真的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天外世界。

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美,无处不在

所以我当时的读后感还有一句:

我希望下次再读的时候,我的这种感觉(强行发现美)消失了。那时候,我也可以从每一颗细小的尘埃中发现它们的美。

于是,我真的又读了一遍《我的阿勒泰》。而且我越读李娟,越能理解这样一种现象:长期生活优渥的人更容易被李娟感动,被她笔下神秘特别的新疆吸引。虽然那只是距离产生的美丽,只是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想象的美化,虽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去了那儿,一定能看见李娟看见的一切美好;只要艰苦,一定可以像李娟和她的母亲一样,锻炼出坚强的意志。虽然,我很确定,饱尝艰辛的人,一定不愿尝试李娟的生活。

但那又这样,它不正说明了,李娟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另一种少有人看到的真实,也就是你,我,他,我们在不断听说、不断确认、不断否定、不断相信的:美,无处不在。

他们向往的,不是任何一种生活,而是生活中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阿勒泰   优渥   小卖部   糟心   句号   散文集   新疆   帐篷   无处不在   总能   艰辛   道理   确实   美好   读者   发现   文章   李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