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七天长假,为了不给祖国道路添堵,我选择宅家里。

放假前就开始了电影冲刺。

连着两个晚上,一下班就直奔电影院,看完了《我和我的父辈》和《长津湖》。

今天就说说《我和我的父辈》吧。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像《我和我的父辈》这样分场景讲述故事的电影,前面已经有很多了。但之前的多少都带着一些故事与故事之间的人物内在衔接关系,看起来不会显得那么碎,那么断裂,看完感觉还是一个整体。但《我和我的父辈》故事与故事之间,给人感觉是完全独立的,虽然时间轴是衔接的,但就情绪衔接不够连续。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吴京导演的第一章节《乘风》,气势磅礴,故事性偏弱。这样的故事,如果没有和《长津湖》一样的篇幅,铺开来呈现,整体观感会差很多。一口气看下来让人感觉节奏上很急,来不及让内心波澜多翻滚一会儿,就已经转到下一个场景了。而且,集中时长在骑马冲锋那一个场面,感觉过于英雄主义的渲染,缺乏战略战术的铺陈。虽然场面够雄厚,气势也足,但情绪就卡在炮火中,很难进去。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章子怡的《诗》够煽情,整体故事性也强,对观者有一种柔软的冲击力。黄轩很适合这种带着浪漫的现实主义男主角色,他身上有一种文艺青年难以挥发的气质,如同他们自身的一种装饰,很自然,很贴合。章子怡的争议一直存在,一如她一直在线的演技。孔明灯升起的时候,两个小孩在荒原上的凝视,对整个情感的推进很有助益。尤其是章子怡饰演的女主和男孩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在黑夜里,他们拉长的背影被淹没在黑色的旷地上,那种孤独和隐忍,一如呼啸的风声,很容易让观者内心柔软。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徐峥的《鸭先知》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改革的春风,在“鸭先知”这样的人物身上转化为实体。有些人他自身就是具有某种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敢想敢干,乐于尝试。里面的父子情也很感人。孩子需要一个形象高大的父亲形象,可是“鸭先知”在屡试屡败中终究无法给予孩子一个伟岸的成功形象。即便如此,“鸭先知”依然在不断地坚持和尝试中,重新赢回孩子对自己的信任。里面父子在车上推销的场景,的确有些过于夸张,会容易让人出戏。整个故事的高潮,在我看来,应该是在小宋佳放下成见,赶跑胡闹的邻居,支持丈夫“鸭先知”的那个场面。夫妻两在那一刻又回归一个整体:改革的人,离不开背后的支撑。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沈腾的《少年行》承包了整个影片的笑点。机器人“爸爸”的笑与泪,是当下的付出,也是未来的延续。不得不说,沈腾是个身上长满笑点的男人。一个喜剧演员,真的需要外形加持,单纯地靠内容输出,远比不上外形优势给予演员表演的加分。好比最近很火的脱口秀演员徐志胜,他单纯靠一撮头发就可以让人哈哈大笑,这就是外形条件所赋予演员的先天优势。演技是给予演员外形所不及的深层递进。《少年行》立意于未来,孩子对父亲的思念,对父亲事业的继承与延续,将影片整体拔高。

《我和我的父辈》:三个爸爸和一个机器人的百转千回

四个章节,抗击、研发、改革、创新,整体呈递进式,将祖国自立自强,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涵盖其中。分开看,都可以,组合在一起看,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是那么舒适流畅了。

话又说回来,作为十一档的热门,《我和我的父辈》整体是及格的。

至少,以它开启我的十一假期,个人觉得还不赖。您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父辈   脱口秀   先知   章子   百转千回   机器人   外形   场面   场景   演员   父亲   爸爸   身上   形象   感觉   孩子   章节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