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在农村什么事算是丑闻#

其实不分农村和城市,凡是乱搞男女关系、出轨离婚、家庭不和天天吵闹、儿女不孝不管父母等,都是丑闻,当然这里面最多的,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乱搞男女关系了,特别是那种乱了辈分的出轨。

要讲到我们村里的张叔李婶,真的是男才女貌,张叔身材高大,长得英俊,李婶肤白貌美,身材不错。据说李婶就是因为对张叔的第一印象不错,尽管张叔家里很穷,但李婶还是答应嫁了过来。

张叔李婶算是夫唱妇随,两人勤俭持家,慢慢地日子越过越好,过了几年的好日子,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家里仅靠张叔在家务农维持不下去了,张叔就同李婶商量着外出打工挣钱,然后就跟着村里的其他人到福建去打工去了。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张叔每月都打钱回家来,李婶就在家把三个小孩子和公公婆婆照顾好。

好日子没过多久,一天李婶接到一个电话,是同村一起在福建务工的村民打来的,吞吞吐吐地说,老张出事了,在工地务工的时候,从九楼不小心摔倒下来,正在医院抢救。

李婶慌了,如惊天霹雳一般,呆了,惊醒过后,然后把孩子托付给村里的邻居,匆匆赶到福建张叔务工的地方,只见到了张叔的遗体,悲伤痛哭很久,终于还是把张叔的遗体弄了回来。那是二十四五年前,这种工伤死人的事情当时赔偿并不高,工地老板只赔了八万多块钱。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李婶失魂落魄地回到了村里,感觉到天是真正的蹋了,以前有事情有张叔顶着,有话也可以跟张叔说说,现在张叔不在了,家里尽管人多,但一切都显得空落落的,因为没有了主心骨,缺了顶梁柱。

照顾起家人来,越来越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张叔的伯伯主动到她家来帮忙,有时候上街带东西,帮三个小孩子买一些玩具和吃的零食,也帮着买新衣服之类的东西送给她们一家人。

张叔的伯伯按辈分来说的话我们得喊一声公了,张公算是村里的名人,一直在外面务工,比较混得好,手底下也有几个人跟着做活,算是一个小包工头。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九十年代大哥大,BP机开始的时候,张公的腰上皮带就别着一个BP机,手里经常拿着一个长条方方带天线的东西在说话。

我们在一边看稀奇,还以为张公在打神呤,张公神气地把长条方方的东西放在耳边,神气活现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旁边人才说,这叫大哥大,张公是在联系业务呢。

那个时候,张公没有出去包工了,在农村开始做水泥砖,开砖厂,又承包了村里的一片石山,开山挖石,开石厂。人脉广,又没有人有他的眼光,算是垄断我们当地的市场,生意红火。有多少人要打电话联系提前预约,说尽好话,才能拉到砂石。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张公有事没事就到李婶家里来,总是提着东西来,空着手回去,李婶一个人照顾着五个人,可能也是急需帮助吧,就默认了这层关系。

村里渐渐开始风言风语,说是有人看见张公半夜到李婶房里去,有人天未大亮的时候,看见张公从李婶房里出来。传言什么都有,都是说张公和李婶关系不清不楚,两人铁定有事。

好在张公平时经常资助村里的贫穷学生上学,他也经常资助镇里还有村里举办的一些活动,村里的好多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大家都是背地里传他和李婶的关系。

只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于是张公干脆请了李婶到他手下做工,把李婶弄到石厂和砖厂去记账。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张公的老婆,跑到李婶家里来闹,李婶任由张婆辱骂不还口,李婶的公公婆婆也时不时指桑骂槐,说着难听的话 。

直到有一天,李婶喝了酒,面对婆婆的冷言冷语,她借酒装疯说。

你们是想把我逼走吧,我走了你们二老就安心了,三个孩子跟着你们受苦,冷锅冷灶,一分零用钱也没有人给你们,靠你们一天睡在床上生病生两个钱来吗?

是不是恨不得我马上离开这个家,你们怕丢面子,要脸面,也不想想,我一个女人养活你们家五口人,孩子还要读书,还要成人,你们要我一个女人怎么活。

自那以后,公公婆婆就没有当着她的面说难听的话了。

在农村,我见到过让人感到惋惜的出轨之事,深感生活的无奈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张公的砂厂和砖厂几经整治和发展,扩大规模,现在又添加了混凝土搅拌、挖掘机、三台大卡车,虽然厂子也是儿子在管理,但张公依然是镇里面数得上的头面人物,村里面的致富带头人,名人绅士。

尽管七十岁了,但还每天精力充沛要到厂里去看看,李婶由厂里记账员变成了会计,三个孩子都已大学读毕业,有两个孩子参加招考正式上班了,还有一个在县里面开了一家火锅店,李婶也算是功德圆满。

虽然张公的儿子管理了厂子,但李婶一直都把帐目管得好好的,从没有出过差错,张公的儿子没有辞退李婶,继续让她留在厂里用了起来。

不过听别人说,李婶和张公的儿子有一腿,毕竟,李婶本来就长得好,这么些年来没有做农活,没有日晒雨淋,一点不显老,反倒是更添了几分风韵 。张公七十岁啦, 还天天都到厂里来,恐怕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吧!

这是后话了,

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行。

李婶啊李婶,怎么说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厂子   辈分   长条   大哥大   福建   砖厂   厂里   公公   村里   惋惜   婆婆   家里   儿子   无奈   东西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