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的去审视这个世界,去领悟人世间的感动和美好。

电影《风雨哈佛路》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深深地触动我心:女主角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她没有选择,一出生就是hard模式,生活环境里充满了毒品、死亡、殴打、酗酒和虐待……

豪不夸张地说,她就是那种身在阴沟的女孩。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为什么偏偏是这样一个孩子最终凭一己之力考入了哈佛?

她是怎样“逆天改命”的呢?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和大家聊聊这个女孩心向阳光的人生。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要有多坚强,才能抵抗住原生家庭的摧毁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丽兹出生在贫民窟,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更是精神分裂患者。小丽兹在毒品、艾滋、饥饿充斥的环境中度过了她的童年。

父母都已经是被毒品控制的傀儡,无力给她温暖甚至正常的爱,因此电影开头就出现母亲抢去了家里仅有的生活费去买毒品,使小丽兹饥肠辘辘的情景,为了生活,小丽兹不得不去捡垃圾桶中的食物。

可以说,这不是那种令人羡慕的家庭,丽兹的父母是一对没有留给孩子有效财富的父母。论成长环境,如果她憎恨双亲,旁人甚至都不能过分指责她,没错,她的原生家庭看起来糟透了。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普及,社会上一些人说投胎犹如命运投资,宣扬“父母皆祸害”,把困苦全部推给父母有罪论,而自己是彻底的受害者。

可是反观小丽兹,当母亲被带进戒毒所的时候,她是家中唯一哭的撕心裂肺去苦苦挽留的,当得知母亲从戒毒所回来的时候,她的笑意涌上眉梢,可以让我们看出她内心的雀跃,在母亲去世后的那天夜里,她一个人登上大楼的顶层,在那个雨夜之中哭的撕心裂肺,感受尽生活的无限凄凉……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她真的很爱她的母亲,正如她所说:毕竟我们曾经有过很美好的回忆。

母亲小时候对她的温柔,她依然牢记在心中,尽管那些温柔和之后她母亲带给她的痛苦相比如同浩瀚银河之中的一颗行星,可是她依旧牢记在心底。多么纯真善良的一个女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从她的身上让人看到了那溶于血液,刻于灵魂的深厚亲情。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天性,只是有的父母在方法上欠妥,那孩子对父母的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天性呢?只不过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种天性的觉醒也需要一些时间,因此会有很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后悔。

今日在我们社会上殴打父母,遗弃老人的社会丑闻屡见不鲜,人性的丑陋面被展露无遗,我们的社会道德也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可是我想,那些施暴者,遗弃者在作出自己的决定的时候,如果能够稍微回想一下曾经温馨的画面,那么故事的结局也许会变得很不一样。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生于绝望,活出希望,唯有自己救赎自己

丽兹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上学时因为不洗澡有味道而被同学们孤立。唯一留在她身边和她当朋友的也只有克里斯。相似的生活环境让两个女孩彼此吸引从而成为了朋友,两人曾经生活在一起,曾经一起打工。

可以说克里斯陪伴丽兹度过了她人生中很艰难的一段时光,按照一般故事的逻辑,两个人很有可能成为一生的挚友,可事实并不是如此,两人最后甚至分道扬镳。原因在哪?

人生信念不同罢了。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两人都生活在泥泞混沌的黑暗之中,不同的是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人生规划不尽相同。

克里斯很适应身处的环境,并打算继续这样活下去,她是我们生活中的“认命派”。就像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声音:我命不好,凑合活着算了,我命不好,我能改变什么呢?我命不好,我只是一个女孩……

然而丽兹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改变派”。她迫切想要改变命运,她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特别是在参观了哈佛大学之后,她的内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清晰。为此她更加努力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走去。

最终,两人发现理想信念上的差异已经无法忽视只能分道扬镳。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道不同,需告别,这也是人生常态。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可以相伴一生的挚友,良友。甚至有一些会给我们带来伤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遇到狐朋狗友可能走向了不归路,而活法不同的朋友也不必硬交。

因此我们都需要有一双明锐的眼睛,一颗坚定的心,适时的甄别,选择,退出。

不去奢求完美无缺的朋友,只要坚定如一,做那个更好的自己,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苦难是笔财富,即使是风雨路,也要无阻的步履前行

丽兹的生活环境十分糟糕,可是她没有轻言放弃,她依旧热爱阅读,即使没有去学校,她也没有把功课落下,后来为了能顺利考上大学,她出去做着一份有一份的兼职,下班后便开始学习到深夜,为了能在两年内毕业,她甚至一天要学习十门课程……

如她说所言,“我需要一次机会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心向阳光的人,渴望机会,机会在哪里?

或者说,一个看上去前途渺茫的人拿什么要机会?

丽兹没有躺赢的机会,只有咬紧牙关向上生长的努力。这份努力不是立flag,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稍有不顺就放弃。

她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心碎,忍受着旁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可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甚至是放弃的想法也没有。就这样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那个女孩终于见到了泥泞沼泽外的朵朵繁花。

丽兹的结局让人羡慕和钦佩,她努力的过程让人心疼,可这不就是成功本来的样子吗?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流行赚钱要快,读书无用的念头;当啃老正在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接着佛系的名继续颓废,当丧文化不断冲击着社会的主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箴言,反而成了不可置信的存在。

可结果呢,事实上能成为奇迹女孩的都是真的能在泥地里执着求索的人,而“废材”信了丧文化,为自我放弃找到了“借口”。

丽兹的人生故事中蕴含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深挖掘,只有在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努力前进,才能翩翩起舞活出自己的风采。

没有“好命”不可怕,可怕的是“认命”。

打败我们的从来不是生活的苦难,而是自己的选择。机会总是留给做足了准备的人,而知识永远是为自己的未来做的最好的准备。没有白读的书,读书不能让你暴富,但能给你一个和他人同场面试的资格。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结语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比丽兹命好,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丽兹在狭小灰暗的房间里和母亲抢夺仅有的钱不让母亲去买毒品的痛苦。不会理解她在目送母亲去戒毒所时的绝望。

看完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甚至会想,这是鸡汤罢了,不真实。

事实上,这个“逆天改命”的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她名叫莉丝·默里,住在贫民窟,父母确实是瘾君子,她考上哈佛的事半点不虚,如今她是知名演说家。

《风雨哈佛路》:一个身在阴沟的女孩,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所以说,生活只有一种现实,那就是所谓人生赢家都是清醒的玩家,他们不怨天不怨地怨父母,不被他人左右,踏踏实实和困苦死磕。

其实,我们都有过理想,只是缺乏丽兹那般强烈渴望和决心,或者说是没被生活逼到那份上。

可如果自我蜕变要靠“逼”,没有拼尽全力试一次,做人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哈佛   女孩   戒毒所   贫民窟   阴沟   生活环境   毒品   风雨   父母   母亲   努力   孩子   环境   机会   人生   社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