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反思网暴时,我们在反思什么?

7月24日,在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中国选手杨倩赢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在庆祝杨倩临危不乱在日本首战告捷的同时,另一部分网友却将矛头剑指另一位惜别决赛的奥运健儿——王璐瑶,而起因只是她在失败后发了一条内含“认怂”字眼的微博,连附上的自拍也成了网友攻击的理由。微博发布不久,该条微博评论区就被键盘侠攻陷。恶言恶语充斥之下,王璐瑶不堪压力选择删除博文。

当我们反思网暴时,我们在反思什么?

王璐瑶赛前训练

对于失利运动员的人身攻击,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刘翔两次退赛引起的舆论风波,品牌解约、无尽的辱骂,被国人钉在了耻辱柱上。唯奖牌论、唯金牌论,总有一些人:他们看不见运动员的拼搏和努力、看不见运动员的伤病和无奈,只看得见排名、只看得见结果,他们不关心运动员比任何人都想要获奖、他们不在乎运动员比任何人都难过自己的失利,他们只知道你没有拿奖、他们只知觉得你是个失败者,于是他们化身正义使者,可以心安理得地对运动员们施以网暴。

当我们反思网暴时,我们在反思什么?

反对网暴

庆幸的是王璐瑶事件发酵后不久,很多主流媒体站出来发声“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对奥运赛场上失利的中国运动员实施网暴”,赞她仍是了不起的姑娘,词条“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也一度霸榜热搜。官方及时把握舆论走向,“明白人”越来越多,鼓励性评论也一拥而上。在今天,在网民越发走向理智的时代,我们可以相信对失利运动员的苛责会越来越少。

于是接下来的奥运赛程中,我们看到在主流媒体或是网友自发评论里,暖心无处不在,国人纷纷对运动健儿表达支持和喜爱,对不幸失利者不断鼓励。不管是优势项目例如国乒混双的痛失金牌,或是女排两次告败,我们虽对结果感到惋惜,但我们更心疼运动员们的眼泪和不甘。网友们也在微博等平台自发宣传,唯金牌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需要再靠金牌数量去证明、宣扬国家实力,运动员们只要好好享受比赛,打出拼搏精神。

奥运会固然是竞技体育,金牌或者奖牌的确很重要,无人否认奖牌作为衡量体育水平基础标准的作用,每一个关注奥运的人同样也都期待中国健儿们可以为国争光,但不要因此就忽略夺金夺奖的难度,忽视他们的汗水和紧张。从刘长春单刀赴会到中国代表团777人浩荡出征,中国早已蜕变成为一个公认的世界体育大国,就算是在疫情暂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之下,在2021东京奥运会的场内场外,对于中国来说奥运的意义早已不再单一,比起拿奖民众更希望运动员们安全回国,也通过奥运会或者大大小小的体育竞赛去吸引、鼓励、提倡全民参与体育项目,达到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面对失利运动员时,我们可以抱以更多的宽容,请相信技术问题自有专业人士去指导、提高,我们可以鼓励、可以打气,也可以批评、可以提意见,但网暴不可以,也没必要。当我们开始反思网暴时,我们也就有了一个正确对待得失、成败的心态,也就能走得更远。

正如冯骥才在《献你一束花》里的发问:“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就算是失败者,也耗尽了汗水和力量,何况没有谁能避免失败。我想,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写在最后:7月26日,被寄予厚望的中国乒乓混双组合“昕雯”联播3:4惜败日本队,获得混双项目银牌,赛后刘思雯接受采访时流下眼泪,但是观国内媒体或者网友评论,对此都是安慰鼓励心疼“小枣”,相比日本媒体“国辱”的报道可见一斑。我们相信全民体育的时代不远了。

当我们反思网暴时,我们在反思什么?

网友根据刘思雯为队友许昕戴上奖牌画面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日本队   混双   东京   失败者   奖牌   中国   全民   运动员   金牌   奥运会   奥运   网友   媒体   时代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