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苏培盛是伺候皇上的近身太监,是皇上身边炙手可热的“苏妃”。“自幼在皇上身边服侍”,对皇上的心思一点即透,说话做事一针见血却又滴水不漏。他事事以皇上为重,是皇上心中最为信任之人。有他在身边,皇上爱喝的茶永远保持“八分烫”。就连甄嬛都说,真要算起来,苏培盛陪伴皇上的时间是要超过自己的。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与自己“青梅竹马”的亲近之人,为何最后会背叛皇上?表面上看他是为了崔槿汐,看到皇上日渐疾病缠身,想要投靠权势通天的甄嬛,换一个老来有伴、荣华富贵的晚年颐养天年。其实不然。槿汐来家中求他帮忙时,他是知晓这么多年皇上对甄嬛“念念不忘”,又看到甄嬛风采依然,想起皇上前几日在碎玉轩伤心落泪,生命迷糊之际喊着甄嬛的名字后,才下定决心帮助甄嬛回宫。这时的苏培盛大部分是为了成全皇上的心思,让皇上高兴,又念着崔槿汐的情分,顺水推舟帮助甄嬛回宫。此时“苏妃依然还是苏妃”,虽然他帮着甄嬛,但他是为了讨皇上欢心,成全皇上,并非完全为了崔槿汐。这时候的他和甄嬛利益一体,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就像苏培盛之前劝华妃、劝眉庄、劝甄嬛是一样的,看似在帮助嫔妃,实则是为让皇帝开心。对待皇帝不喜欢的人,比如后来的安陵容、祺贵人、年羹尧等,他从来都是挖坑补刀的。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苏培盛对皇上的忠心开始动摇,起于他跟崔槿汐对食事件暴露后被打发到慎刑司,在慎刑司受尽酷刑之时。他对皇帝的凉薄从失望到寒心,从寒心到死心,经历过复杂的矛盾和绝望的过程。就如甄嬛一开始与四郎“杏花微雨”浓情蜜意,直到纯元故衣事件,得知自己这么多年的情爱竟是因为是纯元替身的缘故,那种寒心和绝望是一样的。“捧得多高摔得多重”,明明是皇帝自己不讲任何情面,“弃我不信我”,却搞得自己就像受害者一般,责怪苏培盛“对食之事”不早让自己知道?可是,早知道又如何?现在知道了不一样发配慎刑司,“重新找个更好的”,要求“不要再来往”。对待甄嬛,更是下令“立即脱下纯元故衣”,素衣回碎玉轩禁足,“只给答应的份例”。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苏培盛为皇上尽心操持了一辈子,太过了解皇帝的多疑。宫规森严,他不愿皇帝为难,只想和崔槿汐“做个伴”。可是,就是自己一个不小心,掉出了贴身收藏的荷包,被皇后上了心,拿出宫规祖制要求严惩。皇后作为正位中宫,直接到甄嬛宫里带走崔槿汐,这并无不妥。但是,苏培盛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奴才,若无皇帝首肯,皇后怎敢直接将他带走并送进慎刑司。即使皇后想借着对食之事敲打熹贵妃,那也得看皇上是不是愿意。依照皇后在皇帝面前打造的“贤良淑德”人设,即使皇上同意皇后看着办,皇后必然是要揣测圣意,“臣妾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还请皇上明白示下”之类的。皇后敢雷霆之怒闯入熹贵妃宫中大肆搜宫,很大程度上也是皇上默许的。皇上对甄嬛说“他们自己做错了事,朕和你都无可奈何。皇后身子见好,后宫的事都由她看管着”,否则甄嬛怀着龙裔,若有半点差池,皇后怎会不知折损龙嗣的严重性。可见是皇上不给甄嬛和苏培盛任何情面,不容二人当面辩驳,皇后才敢如此雷厉风行。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苏培盛一心伺候皇上,事事以皇上为重,唯一一次“可大可小只在皇上一念之间”的错处,皇上竟然冷眼旁观,丝毫没有顾念往日情分。甄嬛为了搭救崔槿汐,当然也是为了她自己,“若由着她们拉下槿汐,下一个就是浣碧,一个也跑不掉”,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冒着“对胎儿不吉利”的风险多次出入慎刑司。皇帝心疼甄嬛,说道:“你要真不舍得崔槿汐,明日朕让内务府再给你挑个更好的”。可见,皇上在心里,已经将苏培盛和崔槿汐放弃。为何皇上如此绝情,不留任何情面,当然是为了防止“前朝后宫互通消息,动摇国本”!若非端妃一直表现得置身事外,丝毫不参与后宫争斗,恐怕连端妃也是劝不动皇帝的。虽然最后皇帝点头放苏培盛和崔槿汐出慎刑司,那也是看在“宫里有两位嫔妃有孕,见不得打打杀杀”的缘故,并非为了苏培盛。后来皇上又借着熹贵妃双生子落地、“龙凤呈祥”的好意头下旨将崔槿汐赐予他作妻子,但已经失望寒凉的心如何全无芥蒂?若有感激,也只会算在甄嬛头上。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皇上历经“九王夺嫡”的险象,对任何动摇国本的可能“宁可错杀,绝不放过一人”。为稳固江山千秋和皇位龙威,皇上可以随时六亲不认,对待帮助自己上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年羹尧、隆科多说杀就杀,尽管宠爱华妃,但对她肚中自己的亲生骨肉说打掉就打掉……“圈禁兄弟、逼迫母亲、流放忠臣”,对待重臣宠妃尚且如此,苏培盛作为首领太监,时刻陪王伴驾,对前朝政事、对皇上的冷血手腕一清二楚,生性多疑的皇帝又怎会允许自己的贴身太监与贵妃的贴身宫女往来密切?熹贵妃位同副后,又有皇子傍身,若是与前朝互通消息,这万里江山岂不拱手他人?皇帝虽然同意了苏培盛与崔槿汐的对食,却也从此将苏培盛视为核心圈子之外的人。甄嬛去桐花台送与果郡王的毒酒就是小夏子侍奉左右,苏培盛全程未参与;皇上吩咐血滴子夏乂密查熹贵妃也是背着苏培盛的,再次对六阿哥滴血验亲也是安排夏乂去做的……所有私密的、重要的、涉及熹贵妃的事,皇上都不再信任苏培盛。皇上已把苏培盛视为甄嬛一党,就算他和崔槿汐断了,皇上依然不再像之前一样信任他。他与皇帝之间,早已有了无法愈合的嫌隙。若非甄嬛下手快,六阿哥之事暴露,为皇上和甄嬛牵线搭桥、又与甄嬛贴身宫女崔槿汐对食的苏培盛,必死无疑。

苏培盛背叛皇上既不是为了自身前途利益也绝不是为了崔槿汐

苏培盛在皇帝身边,什么金银财富没见过。他在京外置办了宅子,经年积累的财富早可保他吃穿不愁、安享晚年。所以,他不会为了荣华富贵和前途利益背叛皇上的。虽然他看中崔槿汐,但若让他为了崔槿汐背叛从小陪伴的皇上,也是说不过去的。若非彻底寒了心,皇上再也不信任他,甄嬛要谋害皇上性命,他也是断然不会同意的。正是皇上的猜忌与多疑,将苏培盛彻底推向了对立面。这时候苏培盛背叛皇上、投靠熹贵妃,不过是他别无选择、保全自身而已。

(以上内容皆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留言,共同交流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皇上   国本   嫔妃   江山   情分   前朝   情面   多疑   贵妃   后宫   太监   贴身   皇后   皇帝   前途   利益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