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先设想一下:


在距地340公里的宇宙中。


你孤身一人,蜷在只有6立方的窄小空间里。


此时,敲击声忽然从外面响起来……


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


咚咚……咚咚。


你明明知道,在这寂静的太空中,只有你一个人。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但舱外的声音,还在时不时地忽然响起。


咚咚,咚咚。


是不是想到了《异形》《异星觉醒》?


但这其实,是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的真实体验。


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上太空,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飞天第一人。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和他同时期入选的,还有聂海胜、翟志刚。


如今,聂海胜已57岁,三巡苍穹。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但作为我国航天历史的标志性人物,杨利伟再未上天。


这次,在指挥中心的现场新闻里,我们终于发现了杨利伟的身影。


看着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他感慨:


“太羡慕他们了,一进去之后这个家太大了。”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之后,又有新闻爆上热搜:


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记载的,正是他在太空中那惊心动魄的21小时23分钟。


感动之余,十点君也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


用更直接的画面,展示那段传奇过往——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太空英雄》于2004年在央视播出。


简介里,字字是中国航天的高瞻远瞩。


也是艰险不易:


“历时七年,拍摄了我国首批航天员从选拔、训练到乘坐神五太空飞行的全过程。”


“其中大多数镜头均为首次公诸于众。”


我国首批航天员的诞生,要追溯到1996年。


60位现役战斗机的王牌飞行员,被秘密征召到北京西北郊唐家岭。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他们从1500人的初选中脱颖而出,进京接受进一步训练和审核。


当时的筛选条件是:


年龄25-35岁,身高1.60-1.72米,体重55-70公斤,飞行600小时以上。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但看这些飞行员们自报家门。


许多人的飞行时间已经达到千小时以上。


杨利伟的飞行时间就在1200小时。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在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着手。


但由于时代所限,种种历史事件的波澜动荡。


最终,暂时搁置。


直到1998年,14名航天飞行员,终于构成了我国第一支,世界第三支航天大队。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他们要进行的,是种类繁多、艰苦难以言说的突破性训练。


包括航天飞行训练,跳伞训练、野外生存,救生训练……


共有十几门课程,1600个课时。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为了适应航天环境,他们也要通过训练提前模拟:


这其中包括超重,失重,噪声,震动,低压,缺氧……


当时,有40年培训经验的加加林培训中心,是世界一流的航天培训中心。


中国航天员也前往加加林培训中心,进行一周的失重训练。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那个时代,还不富裕的中国,也曾有把失重飞机开到国内来的计划。


但由于经费问题,最终选择放弃。


为了让刚起步的航天事业走得更稳。


这背后几乎是三军总动员,全线支持。


拿空军来说,为了确保航天员们的安全,当时的地检人员,凌晨3点起床。


先由他们开始做各种检查工作,再由飞行员进行基本驾驶。


最后才让航天员们登机训练。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这一复杂的流程,背后是血的教训:


当时的载人航天开展不久,但已经有16名航天员在飞行训练中丧生。


最知名的牺牲者,正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


载人航天的高危险,可能发生在起飞前,也可能发生在落地之后。


宇航员训练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出舱。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神舟五号的前几次飞行,返回舱基本都是倾倒180度。


包括杨利伟返回时,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


一旦出现落到海上的特殊情况,就更危险。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北京航天城就有6名医生和锻炼员感受耐受实验。


在温度为35度,湿度将近100%,漂浮在海面上的返回舱里,记录数据。


据英国人的数据显示,能坚持6小时,已是极限。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但随队医生刘建忠,生生坚持了近20个小时,取得宝贵数据。


还是他,在神舟5号返回时,第一个在着陆现场对杨利伟进行了医学护理。


在中国成功飞天的11位航天英雄背后,有太多无名英雄。


他们陪伴英雄成长,也与他们共同品尝着艰辛和荣耀。


可能是在镜头背后,记录了辉煌的摄影师。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航天员9个架次的飞行训练,负责摄影的王晓刚,全程坚持跟训。


失重训练次数比航天员还多,让俄方啧啧称奇。


也有精准收集海量数据,一手护育整个航天员培训研究的“女教头”。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责任总师黄伟芬。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五年来,航天员的培训计划,主要出自她之手。


当时还没有女航天员,她戏称自己绝对是女航天员的最佳人选。


因为她了解全部的训练,能为航天事业省下一大笔训练费。


凡是航天员训练中需要操作的项目,她和教练员都要亲身尝试。


成果呢?


从首批航天员到“神六”,14名航天员,没出现一例运动损伤。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在高强度的挑战攻关面前,《太空英雄》没有忘记时间感,人情味儿。


在镜头里出现的03年非典,戴口罩消毒,甚至减少握手。


如今看来,已经成了历史里不可少的一笔。


它也从另一面,让爱笑爱跑的“最可爱的人”。


在镜头面前,鲜活地次第展开。


它捕捉到当年的“小崔”在训练时,脸上灿烂的笑容。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也拍下了聂海胜收伞的狼狈一面。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甚至还有官方要求“靠近点”,“撒狗粮”的微小细节。


央视零差评,热搜第一!18年后我才看懂这神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情有义,有血有肉。


跌宕起伏的传奇里,有回味悠长的细节。


这正是我们今天仍然怀着感动,去重温历史的机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铸就光辉一刻。


是多少航天人放眼未来,将叩问天穹的展望落于现实的一刻。


杨利伟是一个开始,而18年后,我们仍未停止脚步。


惟愿:


下一次仰望星空之时,英雄平安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加加林   飞天   航天员   飞行员   中国   培训中心   航天   太空   央视   年后   镜头   小时   英雄   我国   时间   数据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