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刚上映的电影《奇花记》改编自《聊斋志异之葛巾》,说实话是冲着茅子俊去看的电影,聊斋系列电影基本上已经拍烂俗了,原本以为又是一部槽点颇多都不想去点评的网络电影,结果却是好评如潮。

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奇花记》上到剧情特效,下到演员的颜值与演技,都不失为一部值得花时间观看的电影。这其中的点睛之笔还是郭沫若那句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句话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奇花记》同样主要描写痴男怨女们缠绵悱恻的爱情,贫穷书生常在田与商贾之家小姐阿玉两相情愿,相约不负,归来娶之,奈何情郎负心薄幸,中榜后另娶相府千金,六年后衣锦还乡却是居心叵测。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时你浓我浓时柔情蜜意、山盟海誓,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表心意,不论虚假,爱是真的,不爱也是真的。只是忘记了在现实面前,在拥有选择的时候,是可以成为舍弃的东西。

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常在田无疑是爱曹家小姐的,这六年来如他所说饱尝着痛苦与煎熬,满心的愧疚,但同时他也享受着相府所带给他的诸多好处,仕途与荣华,尤其是在尝尽人情冷暖过后。


当年的常在田明明高中,因为自己只是别人眼中懦弱可欺的书生,身无长物。功名轻易就被他人顶替,而且还被人陷害,受尽冷眼与凌辱,最后沦落到乞丐都不如的境地,而入赘相府,也并非他本意,乃是被迫为之。

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由此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似乎他也是一个“受害者”,真正有错的是那腐朽的官僚制度和属于权势人群掌握的科举制度。官官相护,私相勾结,下面的人根本无权翻身。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常在田的被迫,并非是别无选择,如那个恶奴所说他是有选择的,只是成年人的权衡利弊下的结果罢了,往日初恋与步步高升的仕途,与日俱增的被人追捧的虚荣心,同时还有那仅存的良知,一边深怀愧疚之心,一边又舍不掉的荣华富贵。


那番说辞,其实男主不足以被“洗白”,长达六年的时光,他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弥补,他只是自欺欺人,从潜意识里想让自己好过一点,说白了借口占很大的成分。

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尤其是看完了女主的遭遇,从人堕落成妖的过程,男主确实是百死莫赎。无论怎样,他是直接也是间接伤害女主的那个人,可最可恶的人不是男主,而是那堆村民。


看似无辜的村民其实一点都不无辜,贪图女主家的财产,竟然丧心病狂伪装成强盗灭了潘府,对于当时怀孕的女主更是百般羞辱,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而事后无半分悔改,恶上加恶。而人性这个东西是连太阳都会变得晦涩的东西,最经不起考验。

以旁观者角度看《奇花记》嘲讽背后的真相


女主把一颗心都寄托在男主身上,而未婚先孕是她悲剧的开始,男主的抛弃让她最终走向深渊。即使在现代,未婚先孕也是一件应该值得慎重再慎重的事情,而在古代,对于女子而言,失节就是天大的事情,而未婚先孕无疑是灭顶之灾。这是当时的封建礼制所致。


女主本身也有过错,爱一个人盲目了自己的心,压根没有想过这是她根本无法承担的后果。一向不赞成爱一个人甚过爱自己,先自爱再爱人,失去了自我又谈何爱情。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陷入一个无路可退的尴尬境地。


进可攻,退可守,再爱都要有一定的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聊斋志异   郭沫若   聊斋   无路   仕途   旁观者   境地   书生   愧疚   慎重   村民   无辜   真相   事情   东西   未婚先孕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