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过三代,大凡认定一事,铭之,信之,持之,咏之,便渐自明

从来家贫难跃鲤,更憾富贵不保夕。古今以来,以何传家?

以德育人,薪传千代;耕读传家,无非百载;诗书礼化,断代难继;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然花无百日红,人命无常衰,世人皆言富不过三代,穷,又为何不可?

时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变,为世界常态。以传代论,道德传家,正道载沧桑,可持十代尤甚;耕读传家,自守金银山,只要青山在,便自始至终;诗书传家,文人做学问,颇为无奈,又极其苛刻。错过一代,就难以继续。

穷不过三代,大凡认定一事,铭之,信之,持之,咏之,便渐自明

单单穷者无以传家。唯披荆斩棘,一无所有只能踏屐寻路。债多不愁负,虱多无谓咬。家世虽贫,却有不屈之志,奋进之心。境遇一如石壁野草,生或亡,直接利落。俗理皆论定:穷人短志。殊不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者亦不胜其数。

车胤家境贫寒,以白布囊盛萤火虫为灯,手不释卷,苦心求学,终策马扬鞭,以己之力求得功名;朱买臣,身贫无以传家,一面行歌诵书,一面卖薪自给,终武帝时得庄助之荐,拜中大夫;范仲淹身穷志高,不以清贫粗陋为耻,断齑画粥。后居大学士之位,家境终以改善。


司马迁谓贫富万象乃社会分化所致,“用贫求富者,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桑弘羊却说富贵源于分化,“物丰而民衍,近市而家富”。家贫之士不自艾难跃鲤鱼苦,重在志气。此即穷不过三代的动机,也即家门贫寒者的正当权利。

穷不过三代,大凡认定一事,铭之,信之,持之,咏之,便渐自明

穷不过三代,大凡认定一事,铭之,信之,持之,咏之,便渐自明。事无不可对人言,境遇与身世虽生而有之。却非世世羁绊。

兴必有衰,更何况富贵尚忧朝不保夕,家贫却不耻碌碌一世者,即便对抗命运无疾而终,人生一途,或已埋下扭转乾坤的楔子。纵使今生湮没于世人嘲讽、戏谑的价值评判中,至后世起势之时,已有成数之木。一世栽种,后人乘凉。

穷不过三代,不昧本初之心,不拘世俗之见。以不屈风骨笑谈人生,以鸿鹄之志仗剑前行。

穷不过三代,大凡认定一事,铭之,信之,持之,咏之,便渐自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穷且益坚   青云   薪传   手不释卷   花无百日红   万象   后人乘凉   富贵   朝不保夕   家贫   诗书   贫寒   境遇   家境   世人   自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