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真的就减负了吗?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应该统筹家庭作业时长,现在教育部发布中小学要做课后服务,对小学生来讲,作业在校内就可以完成。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课后服务)时长够长的话,在校内也可以完成,回家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补充性作业。”


有网友对此建议提出了质疑:“那还叫啥家庭作业?”还有网友表示:“教师明面上的工作时间是又延长了对吗?”“孩子那得几点回家?老师要几点下班?”


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放养”反而不利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长,而是把焦虑转移到了家长与家庭身上。


网上也有人评价,“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是缘木求鱼。其实,学生无论在家里做作业,还是在学校做,都不是给老师做的,也不是为学校帮忙,仅仅是为了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只要靠考试上优秀学校的模式不变,不做作业,不好好做作业的模式就改不了,给学生减负只是一句空话。回家你不做作业,那些加班加点的孩子就超过了你,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灵润心语也觉得,家庭作业在学校写,看似好象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其实还是有些问题,在焦虑的家长们心里,回家后没作业,总会觉得缺少些什么。


我有个同事,两个孩子的宝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她说,“我会让我的孩子报补习班,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啊,没办法,别人家的孩子都上进呢,我们家的也不能落下。”


灵润心语也曾听到过一位海淀家长鸡娃的事情,她说,“我曾经是应试教育的批判者,但当我处在传说中宇宙补习中心海淀黄庄时,感觉根本就停不下来,孩子们都在报班,我不报肯定就落伍了,而且升学的压力也很大,孩子不努力,不补习,不做题,就很难考高分,我无形中,成了应试的顺从者,没有什么比考试和成绩更加公平和理想。”


是的,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唯分数论,毕竟考到高分,能上理想的名牌大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灵润心语认为,面对当今的教育问题,不应只把眼光放在家庭作业上,我们有必要深入一层去想,什么是更合理、更好的教育模式?


从这几年素质教育探索的实践看,解决包括家庭作业在内的教育领域的诸多痛点,关键还是让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和升学体系更科学。


这背后根本的问题是,中考、高考、大学招生如何建立更公正多元的选拔制度。


事实上,多元化考试多样化录取一直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只有改革到位,才能有效转变家长们的观念。如果一切还是分数说了算,那家长更多是希望学校继续紧抓学习、多补课、多布置作业,只是别让家长们去批改。


促进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也很重要。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不同,在成长发展中所需要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教育不能给这些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优势潜能就会被慢慢磨灭。


除了教育体制的改革,那么,如何真正为孩子减负呢?我觉得,要从学校、家长等几个方面重视:


一是家长自身要给孩子从思想上减负,不要盲目跟风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把孩子所有时间都占满。


而是应从小挖掘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提升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正确引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校和老师应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弱化各种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评比、排名,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孩子们的学习内容非常的丰富,课余时间有限,老师们能做的,就是高效利用好每一堂课,以兴趣引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巩固练习。这样,课后作业占用学生的时间就可以减少了。


三是教育领导部门决策者应该在教育公平、教育制度方面做出积极改变,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大环境。


对于校内完成家庭作业,你有什么看法呢,一定要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


愿未来,学生们能学有所成,且真正减负,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鸡娃的路,还是充满斗志,毕竟每个妈妈心里,都有个了不起的娃,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作业   校内   家庭   学生   海淀   教育体制   补习班   课后   人大代表   家长   兴趣   老师   模式   建议   孩子   时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