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导语:不久前,重庆的一名教师在返校后不久直接跳入附近河中,失踪多日,经过长时间的寻找,最终遗体被找到,正式确认死亡。

这名自杀的教师,六年前来到了重庆教起了高中政治,没过多久,就凭借自己优秀的教学能力成为了学校的优秀教师,成功在这个城市定居了下来。

但是为什么年轻有为的他却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一切都是因为压力过大!过大的工作压力促使他抛弃了自己年迈的贫苦父母,直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而在结束生命之前,教师小李留下了一封遗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李偶然患上了肝病,病愈后学校不顾他的身体状态和个人意愿,强行给他安排了过于严苛的工作。

因之前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和经历,小李担任起这项工作十分的吃力,并且吃力不讨好,因为在担负着极大教学压力和任务的同时,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酬劳。

小李的父母认为,就是因为学校的不通人性,导致一个阳光向上的青年,感到绝望,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但是在经过警方调查后,当地教委直接将责任撇了个一干二净,认为遗书内容部不符合事实,小李生前就有抑郁症,此次自杀也是抑郁症作祟。

他的办公桌上就备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并且他时常会去看病。

而且学校负责人表示,小李一周只有16节课,是政治老师中课最少的。

学校之所以不顾他的意愿给他多加了任务,就是因为学校十分信任和重视他,想要培养他成为优秀的教学骨干,他们作为学校方,也对小李自杀的情况,感到十分的惋惜!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事实上,作为工作在其他行业的我们,并不了解教师行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就拿小李来说,虽然一周只有16节课,平均每天差不多3节,但是他的任务量是很重的!

正常一名教师一周只应有12节课,但是小李却足足有16节课,这不仅意味着他课上的工作量超额了,也意味着他的隐形工作量也在超标。

更何况小李有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负责四个班的工作量和作业负责量,而且他还需要带自己的班级,有着身为班主任的教学指标要完成。

而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不同,还需要处理各种班级的问题,每天开各种会,填写各种检查表格,有着很多超标的任务。

这些工作量都是十分隐形的,我们作为行人是看不出来的,每天小李的休息时间都不够,这严重损坏了他的身体健康。

更关键的是,他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没休息的压力,所以不希望承担重点班主任的头衔,之前没有担任的时候,他回家的时间就很晚了,如果继续这样做,他的生活完全没有自由支配时间。

而且因为身为班主任的缘故,认真负责的他,总是将所有时间都贡献给教学,所以结婚三年了,他都没打算生孩子,因为时间真的是不够用。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经过原因的汇总后,我们可以看出,小李的压力就来源事情多、但是工资少,付出的和得到的完全不在一个天坪上,小李的身体里累垮了,但是什么也没有得到。

慢慢的他的心理状态也开始出现了问题,这加剧了他的痛苦,最终促使惨案的发生。

这件事发生后,班主任专职化”建议狂潮又掀起了狂潮!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并且现在学校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班主任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直接由学校分配科任老师担当,这会引发很多问题。

首先科任老师们没有经验,孩子们的能力各有参差,很难每个人都得到系统的管理,纪律意识也很难被培养。

其次科任老师任务比较重,每个班的进度不一样,都要进行平衡,还要抽出时间管理自己的班级,两头同时进行,根本做不好,这导致孩子受到影响!

更关键的是,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也有心理问题,需要一个专业、靠谱的老师来进行心理疏导,如果老师自己的心态都不能平衡,又如何更好的带班级呢?

重庆某教师因任职班主任压力大自杀,“班主任专职化”呼声爆发

从今天的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班主任专职化”很有必要,直接让让一部分管理能力强的老师,只担任班主任,另一部分老师则当自己的科任老师,这样受益最大的永远是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重庆   专职   班主任   教师   遗书   狂潮   工作量   呼声   班级   压力   老师   生命   孩子   时间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