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相信每位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高高兴兴带着孩子去找其他小伙伴玩耍,结果俩孩子就是不能和谐相处。


不是你抢了我的玩具,就是谁霸着某样东西不松手,一来二去就扭打在一起。上去拉架吧,一个言语不慎还惹得对方父母不依不饶,本来开心的一天就这么被毁了。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那谁家孩子怎么这样霸道啊,以后不跟他们玩了。”

“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小气啊?宝贝,你必须学会分享啊!”


想必不少父母心中都这样想过,可久而久之情况非但没好转,甚至有的孩子在外人面前变得畏畏缩缩,有的孩子则是占有欲越来越强。


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却这样认为:


当别人家的孩子,看上自己家孩子玩具的时候,


很多父母会这样说,宝贝你要大方一点,学会分享,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玩!


我们建议父母可以这样说:“宝贝,玩具是你的,你可以选择分享或者不分享,或者让其他小朋友拿玩具给你交换。”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既保护了孩子的心理,又教会了他基本的社交技能。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为什么宝宝不愿分享?


宝宝不愿分享是很正常的现象,这表明宝宝开始拥有主权意识,所以占有欲很强,这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指出,宝宝1岁半到3岁时正是他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这时候的孩子,会有一种“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的想法,这是孩子要对物品归属进行确认。


孩子通过对一些事物归属权的确认,来判断和认知他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最终孩子会明白哪些是他自己的东西,自己可以做主,哪些是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动。


当家长强行要求宝宝分享玩具时,便会破坏他对物权的安全感。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如果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却依然不愿分享,那么各位家长就要看看是不是以下这些外部原因了:


1、被周围人影响:比如老一辈人大多勤俭节约,当孩子出现浪费行为就会被责备,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孩子的内心便会在浪费时出现负罪感从而开始有意的接受和效仿这样的观念。


2、被父母溺爱:最好的饭菜要留给孩子吃,孩子有什么要求一定会满足,孩子发脾气也要哄着供着,这些过度的爱会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性格,自然占有欲也会非常强。


3、生活环境封闭:比如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一到寒暑假就把孩子关在屋里让他自己玩,这样的孩子会变得不善交际,也会对自己的东西格外保护。究其原因只是封闭的环境让孩子不愿意走出自己划分的舒适圈。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为什么宝宝爱抢别人东西?


有不愿分享的宝宝,也就有爱抢别人东西的宝宝:


闺蜜家的瑶瑶3岁,属于自来熟的孩子,到哪都像在自己家一样。


一次,闺蜜带瑶瑶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拿了很多玩具出来,让瑶瑶玩,瑶瑶一下子见那么多玩具,玩得很开心。


朋友家的孩子比瑶瑶小几个月,有些偏内向。


初次见瑶瑶不喜欢和她玩,独自一人玩轨道车。瑶瑶发现那个轨道车很好玩,也凑上去玩。


结果朋友家的孩子不允许她碰,就搬着玩具往卧室里走。


瑶瑶这时急了,上去就把轨道车抢了过来,放在地上玩起来。


朋友家的孩子看到这情形,自然是大哭求援。朋友赶紧来哄孩子,说“姐姐第一次来玩,让姐姐先玩会儿!”


但是孩子不听这一套,还是哭。


闺蜜一看感觉很不好意思,赶紧把瑶瑶手里的轨道车夺了下来,还给朋友家的孩子。


这样一来,朋友家的孩子满意了,瑶瑶却大哭起来。


朋友又要把玩具给瑶瑶玩,闺蜜担心惹得孩子不高兴,就赶紧跟朋友说“我们还有事,今天先玩到这里吧,改天再来玩!”


闺蜜带着瑶瑶离开了朋友家,在路上一个劲地训瑶瑶不懂事“人家的玩具,你抢什么抢?”


瑶瑶觉得自己很委屈,默不作声,母子两人一路上都很不开心。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优宝已经解释过孩子不愿分享的原因,那么真是瑶瑶的错吗?


其实孩子的出发点不是抢夺,而是这3点:


1、好奇心强:你有没有觉得无论给孩子买什么玩具,他都是新鲜个两三天就扔一边了。


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理,幼儿期是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尤其看到别人的玩具没有玩过,最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2、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想要一样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借、换、买等行为得到满足,而幼儿并不清楚这么多。


当他们想要一样东西时,由于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限制,他们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很容易通过肢体来表现。


所以当他们想要别人的玩具时,就会直接通过“抢”来表现。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3、并不清楚抢的意义:孩子物属权的形成不是一日的,是逐渐发展形成的。而对于幼儿,他们对物属权的理解并不全面和透彻,是非观、价值观也都尚未成型。


他们觉得东西好,就想要拥有,而并不清楚拥有背后的规则。所以当大人说“你别抢”的时候,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抢,他只是单纯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的东西,我有权利


真正的拥有了,才能学会分享。强迫孩子去分享,只会培养出自私退缩、不真实的孩子。


属于孩子的东西,要由孩子说了算。家里人可以明确一下,哪些是孩子自己的物品(比如玩具、水杯等)。


1、成年人使用孩子的物品:当我们想要碰孩子的东西时,需要先征求孩子的同意“我可以用你的东西吗?”,如果孩子拒绝也请坦然接受。


尊重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懂得征求他的意见,当孩子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也会刺激孩子产生“抢夺”的欲望,变得爱抢别人东西。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2、其他小朋友想要孩子的东西:未经孩子允许,硬要抢孩子的东西,家长要出手温柔的阻止,并对抢东西的小朋友说“这个东西是XX的,你需要问问他愿意吗?”


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同意,就可以分享,如果不同意,就坚定的拒绝抢东西的孩子。

宝宝之间的玩具战争:分享?交换?抢夺?这是个问题

3、其他小朋友抢走了孩子的东西:问问孩子“你愿意分享给他吗?”孩子不愿意时,你可以说“我们一起去把东西要回来”,然后陪着孩子坚定的要回东西。


有时候,会遇到特别强硬的孩子,会死死的抱住玩具不放,需要家长温柔并反复的告诉他:“这是XX的东西,她不愿意,请还给我”,然后温柔有力的拿回来。


家长往往特别在意对方家长的态度而退缩,其实当你真正的坚定的贯彻这个规则时,也能影响到其他家长,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相处环境。


而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如果孩子不愿意,也请不要强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需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教导、帮助即可。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玩具   宝宝   轨道   小朋友   坚定   温柔   幼儿   家长   父母   物品   原因   战争   能力   东西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