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昨天傍晚,传来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这次不是谣言,香港作家陶杰透露,金庸是与友人视频对话时含笑而逝,亲朋皆在身旁。想必历经跌宕起伏,生死于他,早如闲事。

不舍的倒是亿万读者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对很多人而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一本《越女剑》,是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而且还有一个青春年少时的武侠梦。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曾几何时,那些书在我们手里翻得残旧,讨论着降龙十八掌的浑厚、凌波微步的潇洒,六脉神剑的气势,天山折梅手的精妙,成了几代人的青春共同记忆,他创造的那些人物形象和名字,牢牢刻在我们心中。

有人曾经问他:“人生应如何度过?”他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如今,执笔大闹的人悄然离去,留下读者,唯有深深一句“绿水青山,就此别过!”心底却也知道,一个时代就此结束了,今后也不会有这样的作家了。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很多人常常怀疑金庸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王朔骂他俗,还有人说他的文字难登大雅之堂,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华人作家笔下的人物,能被世人牢牢记在心间的,我们不仅记得所有的主角,甚至很多小配角,还有那些场景与画面,纵使再多非议也没能挡住他的文字在华人世界的风靡。很多人感慨,自己的文学素养、历史知道是从金庸那儿得到的。

肯定是有原因的,也肯定不仅仅只是好看而已。

有的作家因创作出一个人物而声名鹊起,而金庸之所以成了几代人心中的“大侠”,是因为他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武侠世界,那里有萧峰的豪情,段誉的憨萌,令狐冲的苦逼,程灵素的深情,黄蓉的精灵,韦小宝的无赖,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那么令人难忘。纵然封笔退出那个武侠江湖,他也是华人圈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无人能出其右。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在那个虚幻的想象世界里,他注入了浑厚的中国文化素养,他的抱负与追求,他的孤独与怅然,只有华人才能理解他的武侠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深刻的对应关系。

他出生浙江海宁书香门第,一个没落的士大夫阶层,祖上在康熙年间达到科甲最辉煌的位置,爷爷出身进士。他的母亲是徐志摩父亲的堂妹,他和徐志摩是表兄弟。他的堂姐嫁给琼瑶的三舅,钱学森的岳母和他是姑侄,诗人穆旦是他的堂兄。

徐志摩、金庸、琼瑶、穆旦,他们一家掌握了中国近代的朦胧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现代诗歌的话语权。

他有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但从小读的是新式学校,接受民国中西贯通的教育,对人类热切向往。他生逢乱世,少年时代遭遇抗日战争,流亡到浙江南部的丽水碧湖,在那里念完初中。高中时,差点被开除,所以又转学到衢州中学。他没有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幸运的是,在重庆中央政治大学、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他都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还有那个新闻出版自由的环境。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他的才华也远非止于武侠,除了是武侠小说家,还是报人、学者。1959年创办《明报》,1968年又创办主打娱乐、名人及时装的《明报周刊》,再创《明报晚报》。纵观其一生,他有两支笔:一支肝胆柔情,写就一生武侠江湖梦;一支慷慨激烈,写社论评世情道冷暖。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还曾去北京谋求外交部职位,最后因家庭出身等原因而不得。

晚年时,他想完成人生转型,从文坛向学界进军,他说“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

1999年5月,75岁的金庸受浙江大学邀请出任人文学院院长。有人质疑,他的回应是:“做院长压力不小,有人说我学问不够,我不会回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做学习研究,所以我去留学。”

2005年,81岁的金庸为修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特地飞赴当地上课。2007年底,辞去院长职务。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杨澜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一生算成功吗?他回答:“我不能说成功,只能说运气还不错,碰到一些关键问题,常常自己做的选择做得比较好。”

他的人生历程,是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曾说,自己“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的,写小说是玩玩”。在自己有空的时候,坐车、坐飞机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想如果自己是侠客、大侠,会怎么样。

金庸: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但就这么玩玩,这么胡思乱想,就给我们玩出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武侠世界,承载我们快意恩仇的期盼,江湖儿女的柔情。

在他的男主角中,他最喜欢令狐冲,也喜欢乔峰,非常不喜欢韦小宝,“见到这种人要远而避之”。他还说:“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二百年后,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说。我就很满意。”

然而,无论是谁,也无法掌控一切。再精彩的小说,终究会有结局;再漫长的人生,也会迎来终点,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这是金庸曾给自己的墓志铭。

“你看天上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东吴大学   剑桥大学   小说家   浑厚   侠义   浙江   素养   大侠   武侠小说   作家   读者   江湖   人物   华人   人生   武侠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