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红嫂》是作家刘知侠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在1961年。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小说一经发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受伤的战士的强烈情感冲击性,便使得小说不胫而走,声名远播。


1964年,淄博京剧团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京剧《红嫂》,受到山东省的重视。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后来进京演出,是与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一道并驾齐驱的,相对而言,《奇袭白虎团》作为样板戏中靠武戏出众的一部剧,很快定型拍成了电影。


《红嫂》就有些命运坎坷了,虽然京剧在北京会演的时候,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但剧本存在的一些不足,也让该剧与其它的戏拉开了差距。


《红嫂》一直断断续续地等待修改定型,再拍电影,这么一等就是十二年,一直到1976年9月份,才改名成《红云岗》拍成电影,而这时候样板戏的登峰造极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所以,该剧没有多大的反响。


在小说里,最核心的情节,就是“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滋养了受伤的战士,在小说里,没有影像,可以通过文学的语言,一笔带过。


我们看一下小说,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谨慎的,在这里用了含糊的暗示手法,加上省略号,才把这一段情节,遮遮掩掩地交待出来了。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小说在关键处写道:“红嫂的脸孔红一阵又白一阵,最后她下定了决心,毫不迟疑地靠近了彭林,把彭林的头轻轻的搬起,把它放在自己的腿上,她迅速的解开了衣襟,把上身向彭林的头部伏下去……”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红嫂是直接喂奶的,但这一描写,一直到2009年拍摄的电视剧《沂蒙》才真正地呈现出来。


在最早搬上舞台的京剧《红嫂》里,为照顾舞台的表演需要,红嫂喂奶的场景,并没有在舞台上展现出来,而是红嫂拿着一只军用水壶,来到了幕后,当她再次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拿着装有奶汁的水壶,来到了战士的身边,用水壶这一个作为第三方的中继物,把奶汁喂进了战士的口中。


其实这样的表现,还是看起来比较唯美的,从中国人的伦理常识上来看,也容易接受。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在《红嫂》修改的同时,一部芭蕾舞剧《沂蒙颂》也借着京剧的框架改编成功,反而先于京剧而面世,因为舞剧很适合表现情节相对单薄的小说原著内容,现在看来,《沂蒙颂》是《红嫂》改编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在芭蕾舞剧《沂蒙颂》里,基本的情节设定,是沿袭着京剧《红嫂》的故事走向,根据舞剧的特点,弱化了人物的性格冲突,强化了人物的动作塑造。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舞剧中的红嫂哺乳的情节,与京剧《红嫂》里的设定完全一样,而且因为《沂蒙颂》影响深远,剧中的红嫂喂奶的场面,神圣而高洁,相当的感人。


1976年的电影《红云岗》中,剧中的主人公已经改名叫“英嫂”,也是拿着水壶,到幕后完成了不便交待的情节,这一段通过演员的唱词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丰润的内心世界。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1997年,一部挂名为《红嫂》的电影问世,这是根据小说原著拍摄的电影。


这部电影里,恢复了小说里的最原始的记录,在镜头里,大胆地出现了喂乳的场面,甚至通过镜头的跳接,展现了喂乳的具体细节与过程。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不过,电影里的喂乳的场面,还是与小说有差距的。在电影版《红嫂》里,红嫂是通过挤出奶汁、滴到战士的嘴上来完成这一交待的。


这与小说里的描写还是有差距的。电影版《红嫂》并没有表现出有肢体接触,反映出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已经有了大胆的突破,但是,在关键的一点上,还是有所顾忌。


真正按照小说里的设定,拍出直言不讳的喂乳情节的,是2009年播放的电视剧《沂蒙》。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这部电视剧的编剧赵冬苓,日后也是《红高粱》的编剧。


不过,她编剧的《红高粱》与莫言的原著面目全非,因为莫言的小说中,很多东西是无法拍摄出来的,电视剧版《红高粱》只能选择最常规的路线,表现正常的生活与人生,如此看来,《沂蒙》与《红高粱》在情节设定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沂蒙》里的四组势力,恰恰是《红高粱》里的原始势力。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应该说,《沂蒙》受到了《红高粱》的影响,一开始就通过结婚,来揭开鲁南小村的现实生活。


后来赵冬苓去编剧《红高粱》时,更像是一种回归。


《沂蒙》里的四组势力是八路军、国军、日本军、土匪。而剧中表现的山村里的地主,也像《红高粱》里的设定一样,是有爱国精神的,最后在与日本人的周旋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沂蒙》里弱化了阶级冲突,强调了民族的血与火,这也是编剧赵冬苓在编剧时引以为傲的,认为这是一个突破。


《沂蒙》的故事原型,是以山东拥军大娘王换于的事迹改编的,再揉合了“红嫂”明德英的事迹。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王换于的事迹,是她无微不至地照料八路军将士的孩子们,对自己的孩子却疏于照顾,她是一个英雄的母亲。


人物原型王换于直接对等于电影里的主人公于宝珍。两个人的名字,都有一点相似性。王换于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名字,是她原来属于“于”家,后来换到了王家,所以叫王换于。


电视剧中,开始的时候,她没有姓名,后来入党的时候,八路军的一位工作者,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宝珍”的名字,意思是女人也是珍宝。


而“红嫂”的素材,用在于宝珍的二媳妇身上。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在电视剧中,这个刚刚生过小孩的二媳妇,在照料八路军战士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乳头,放进了战士的嘴里。


电视剧导演管虎,也直接展示了之前从没有表现过的真实情境下的喂乳的镜头。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电视剧中的村庄,叫马牧池村,正是人物原型王换于与红嫂原型明德英所在的乡里。


这个村庄,正是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主体建筑。走进影视基地,可以看到门楼上写着“马牧池村”,电视剧里的主要场景,均在这个影视基地里拍摄。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管虎在2009年导演的电影《斗牛》,也是在这个影视基地完成的。某种程度上讲,《斗牛》与《沂蒙》是一戏两拍,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沂蒙》里也提到了八路军留下的奶牛,寄养在村民家里,而《斗牛》的主体情节,就是表现当地村民如何保护八路军留下的奶牛的故事。


《沂蒙》里并没有把红嫂的元素,作出特别的渲染与强化,因此,《沂蒙》并不完全对等于《红嫂》。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沂蒙》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对应于 “红嫂”原型的老二媳妇,后来命运悲惨,她的丈夫、家里的老二参加了革命,到了大城市里,把她抛弃了,重新在城里组建了家庭,后来老二生病,重新回到乡间,被他抛弃的乡间媳妇,竟然又接受了他。


这就是沂蒙女人的巨大的忍耐力,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红嫂”原型明德英在生活中还是很幸福的,一直与丈夫生活在乡间,而这位红嫂救助的战士,在进城之后,经常看望他的救命恩人,还把红嫂的丈夫带到城里,住了一段时间。这个故事有情有义,结局完美,完全看不到《沂蒙》里这种不可思议的悲剧性的结尾。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从《红嫂》的最早小说原本,到后来衍生出的影视作品里对核心情节的再现,可以看出,我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倾向于真实地还原历史真实,体现出我们的影视禁忌越来越被打破与突破。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我们的影视创作,并不能完全地按照真实生活中的仁心宅厚的原貌还原出现实生活中的人情美,而是用一种时尚的对历史的图解,编写出所谓带有反思味道的历史曲折与颠簸。


《红嫂》中的哺乳核心情节,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有何不同的呈现?


《沂蒙》这出电视剧正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创作的一种倾向性的影迹与留痕。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刘知侠创作出了《红嫂》,去世后他的小18岁的后妻按原著拍成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明德   奶汁   情节   舞剧   高粱   京剧   原型   剧中   编剧   战士   沂蒙   核心   电视剧   作品   影视   电影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