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今天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拉面哥对立面的“不太冷”的卧底,今天称,个人精力不济了,坚持二十来天,眼睛长期使用,出现了视线比较模糊的状况,原来视力很好的,但近来一天到晚的卧底观测,影响视力了。


卧底很有撂摊子不干的迹象,潜台词是这么辛劳,总得给一点安慰金吧,即使中秋节说好了会给一盒月饼的奖励,但现在还有谁吃月饼啊,单位多少年都不发月饼了,总得另外给一点加班观察补助吧。


难怪近一段时间,卧底汇报的信息太过简单,太不负责任了,昨天的观察,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错误,比如明明是十一点半开摊,他看成是十二点十分,怀疑他是不是开小差,泡到美女主播的直播间里,损公肥私了。


下面是卧底的对今天的观察:


1、 今天较为平淡,早上,拉面夫妻两个人出去采购,车子未熄火,一直到晚上才熄火。今天是星期六,游客较昨天持平,主要是今天下雨了,影响了客流。


2、 今天面嫂宣布大舞台改革,强调了,不得以支持拉面哥为名收受礼物,不得跳尬舞,不得有剧本,上台按照节目单进行,八卦主播要依据事实讲话。大体是这么几个要求。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3、 晚上,大嘴猴的情怀大哥请客,众主播再次聚集光明顶,菜系十分丰富,十个菜,分五桌,吃得挺好的,众主播酒足饭饱之余,甚至有浪费现象。(是凡涉及到吃饭的情报,卧底都给予溢美之辞,明显感到卧底馋涎欲滴状,是不是折射出卧底在现实中,做不到五饱六饱的,不然,也不会干这种卧底这类耗折身体的苦差事啊。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拉面哥的对立方,还抱怨了二蛋只顾自己捞米,对他们的发声,从来不感谢,最后,是黄二蛋渔翁得利。有人劝道:枫叔的钱,吃亏的是他,也不是咱们,我们看看就行了。大家都赞叹黄二蛋赚得盆肥钵满,是最大的赢家。


昨天晚上,拉面嫂罕见地在直播结束后,坐在小桥流水边,伴着山野的风声,及小溪的喧哗声,讲起了她与拉面哥的过往岁月。


从她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的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体基调,那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为应对艰难生活,而左冲右突,不断地寻找出路与突围路径。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如何相互慰藉,用人间的温情,获得去面对艰难世事的精神力量。


“人生,是一个人过往的驿站,也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天堂。”


单独的自我,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当两个力量合成在一起的时候,因为这之间的一种精神的连接与慰藉,便可以无视任何的艰难与险阻,而拥有了“无惧”的生命成色。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爱的力量,就是这么伟大。爱,是无惧的源泉。


这就是拉面嫂讲述的他们的爱情给我们的启迪吧。


下面,我将拉面嫂的讲述的故事,转录如下。后面稍加评注:


第一部分,介绍了结婚后怎么做煎包生意。


2004年结婚,生肖是羊年。因为结婚,借了钱,背负了外债,过年的钱都没有。我就想挣点钱,把年过了,因为刚结完婚吧,俺爸和俺妈之前一直在街上做水煎包的生意,也做了十七八年了。我就跟俺爸商量:要不行,我们也做一个月的煎包,挣点钱,过年。俺爸说,行,可以。然后呢,他又在街上给我们找了一个摊子,因为卖煎包需要锅,然后呢,他又重新给我们支了一个锅。因为那时候穷吧,从我们家,到我们镇上的那个梁邱集,有七八里路,我们也没有三轮车。那个时候,俺爸他有车,我说我没有车怎么弄?俺爸说,那你就开着俺的车去,把你的东西先拉来,然后回去再拉他的东西。我说行,那也没有别的好的办法。到了头天晚上,我们就把扇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起来了,三点我们就起来了,然后装车,所有集上用的东西都装车,先拉到我们那个摊子上,然后,他把我们那个东西下来,我在那里,那时候天三点半,还很黑,我拿着手电在那里自己出摊,然后他去,我看着摊子,然后他去他爸与俺妈的家,把他的东西给拿来。


那时候的煎包才卖一毛钱一个,一块钱卖十个包。当时因为我们也是才开始干,早晨起来,这个常做买卖的,他刚去干的时候根本就不去吃,所以我们早上起来没卖早点,到了十点以后,集上人多了,我们才开始卖了。当时一天卖了一袋多面吧,挣了有一百来块钱,其实当时每卖一盘包子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每卖一盘煎包,我们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感到,你们吃了我们的饭,我们很高兴。以前在家的时候,我给爸妈帮忙的时候,那种心情是凉凉的,那时候卖包子和我自己卖包子的心情是两种心情,我想大家应该理解。


私秘注:我们一直在说,“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说从味觉中可以了解民生百态。也许我们通常不会注意那些经常去吃的餐饮店食物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总觉得那些名目繁多的食物,都是顺理成章地出现的,现在通过拉面嫂的讲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后边也包含着制作者的内心的渴望。


面嫂在讲述中说,她过去在娘家的时候,也帮助过父亲做过煎包,但那时候的承担者是父母,她只是帮忙,所以,她从没有在这种劳作中代入自己的情感,而与拉面哥独立去从事早餐生意的时候,才懂得了每一笔交易的背后,所蕴含着的与自己的直接关系,这一段讲述,很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身在娘家的闺女不问世事与出嫁后挑起半边天的心态的巨大变化。


人们常说,在娘家是客人,到婆家才是主人。这个细节,把这种现实中的常态,揭示得非常生活化与细节化。


而这个故事的大背景,就是才结婚的时候,拉面哥家里很穷。


我们可以在《南风窗》2021年第7期中由记者撰写的《拉面哥火了后,一个村子的万人狂欢》的8000字长文中看到一个背景介绍:


“谁都知道程运付家穷。1999年,他妈妈生病,借了10000多元外债。2004年,他结婚又借了些钱,给了媳妇1100元彩礼,对方又返了600元回来,电视机也是媳妇娘家人买的。他说债务像山一样越垒越高,15000多元的外债,花了10年才还清。”


结合这个背景,我们就可以看到,拉面哥最初谋生的手段,还是他的岳父给他提供的。之前,拉面哥、拉面嫂一直在外面打工,期间还遭遇到传销骗局,结婚后,他们选择在家里赶大集维持生计。这可以说就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的对生活进行突围的那种顽强不息的底层民众精神。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第二部分:拉面嫂讲述她看上了拉面哥什么样的优点?


有的时候,好多人就问,你是镇上的,为什么要去他那个小山村?其实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吧,俺对象,我看着也老实实在,再一个吧,俺家里就我俺姐妹三个,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我呢又最大,我比老二大6岁,比老三大12岁。当时我们家就我是老大。虽然他那时候也没盖房子,然后就提出要结婚,当时咱妈不同意,知道吗?到后来我为什么也愿意嫁过来了,也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吧。他当时就说,你没事,你不用怕,你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其实到时候,我做给你看,我对俺父母怎么样,就会对你父母怎么样。因为他这句话,不过他也确实做到了,每次俺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确实他都是第一个冲在前头。我们结婚这么些年了吧,当时吧俺妹妹,两个妹妹还小,还上学,有什么事的话,都是他跑到前面,掏心掏肺,我都看在眼里。


其实最苦的日子,都是两个人过的,我当时给他说了,我也不怕苦,也不怕没有钱,只要咱两个人,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好的日子(哽咽)。


私秘评注:儒家学说中,强调百善孝为先,治国先齐家。山东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孔子的故乡,这种文化,深刻地融入到普通民众中的血脉中。


拉面哥对当时恋人的保证,就是把你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这一点,就是这个群体中人的共同遵守的准则,有了这一个共同的理念的认同,那么,不管有没有钱、有没什么虚伪的爱的承诺,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反映出这种普通民众的爱情,是建立在对于家庭亲情关系的维护上,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对于家的这种氛围的重视。


因此,拉面哥夫妇的爱情,从一开始就烙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在他们的相互承诺中,没有海枯石烂的保证,没有对日后家财万贯的设想,唯一的一点,就是你要对我的父母好。这是一个尚未出嫁的姑娘对父母的最大的报答,这其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中国人的价值观。


爱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拉面嫂在她的爱情考量中,就是把我们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键语词,作为她的最至关重要的考虑点。


所以说,拉面嫂的爱情陈述中,看起来很随意,也是以一种语不惊人的甚至有一点乏味的方式讲述出来的,但在内里的质地上,却融入了我们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理念。


“礼失求诸于野”,拉面嫂的这几句话,说博大精深,未免有一点贻笑大方,但我们保持几分敬重,懂得她的爱情的选择中这种匹合中华文化精髓的份量,应该不会受到有识之士的指责吧。


即使从文化与伦理的层面来讲,拉面嫂的平凡的话语中,就带有一种沉甸甸的力量与质量。


在拉面哥反对派看来,拉面哥过去讲述的话,做过的事,都是一种剧本,那么,拉面嫂这一次的随心而谈,是不是昨天晚上在家里,邀请某位写手编的剧本?


恐怕不是吧。


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我们才能读懂,这些话语,与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我们社会的共性的道德原则的契合。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第三部分:拉面嫂讲述了结婚后拉面哥继续寻找新的谋生之道。


俺两个人就这样,干了一个月的钱,也挣了一千多元的钱,然后呢,就把这年给过了,当时也非常的开心,虽然说挣的钱不多,但是我们内心是开心的。真的。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过了年,我们就凑了一千元钱吧,然后借了俺姐的两千块钱,买了一辆自己的三轮车,我们两人说,其实买了车,很高兴,但也有压力,借别人钱买的,那时候挣钱也很不容易,当时借了好些钱,我们好些年也没有还上。买了三轮车之后,他先去拉的菜,他看了卖菜的,想去拉菜去卖,因为那时候我怀孕了吧,他也不想让我跟着他去赶集,想让我在家里休息呀,所以他自己去拉菜,因为拉菜他自己就可以,自己去拉自己去卖,他要是自己没有干过生意,干过买卖,以前一直就是打工,所以他去拉的菜,这些人,都是,辣椒不是太青,反正拉的不太标准,拉这一车要好几天才卖掉,然后赔钱了,赔钱之后,他就说:没有那么多钱,咱赔不起,要不然的话……因为当时吧,有些大娘大爷到集上去赶集的话,有不会骑车的,也有年纪大走不动的去赶集,所以就开着车去拉客,拉客就是把人家人拉到集上来赶集,一块钱一个。我说要不行,你就去试试。拉客拉的有三四个月,那就快到热天了,快到四月份了,当时俺爸又说:你拉客能拉多少钱?他说也挣不多少钱,还得加油,然后到集上了,还要收费。他说不行,你去卖凉粉吧,因为俺爸也有卖了四十年凉粉,以前我爷爷那一辈就卖凉粉,知道吧?所以我们两人天热了就卖凉粉,当时凉粉也是一块钱一碗,那时候俺对象不会,以前我在家里经常跟俺爸爸干这些东西,所以,我打凉粉,搅凉粉锅啊,都是我干,当时呢,也是天热,在那锅里浇凉水也很热,浇凉粉锅,得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开始做凉粉,他底下放火,然后我浇凉粉锅,我们就开始了卖凉粉。咱们就聊到这里。


私秘评注:从拉面嫂的讲述中,可以看出,拉面嫂娘家,给拉面哥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很多模式,拉面哥一直靠着妻子家提供的做煎包、做凉粉的家传手艺,开始了他的谋生之路。


所以,《知音》杂志上说:“不为人知的是,拉面哥爆红背后,其实是妻子胡立荣撑起了他的星辰大海。这对普通夫妻哪怕生活再不堪,也从不改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可以注意一下,拉面嫂为什么要讲述这一段经历,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她弥补了《知音》所讲述的内容中的一个时间上的盲点。


《知音》中写到了拉面哥与拉面嫂一起外出打工,遭遇传销被骗,大致是发生在2004年的事情,然后直接跳到了2005年决定摆摊做拉面,而这中间的盲点,我们可以看到,拉面哥还做了水煎包、凉粉、卖菜、拉客等各种生意,今天拉面嫂特意对这些内容作了一个补充,我们可以看出,在拉面哥的“平凡的世界”中,他不断地抗争着生活,寻找着生活的出路,终于在2005年找到了一个日后坚持着不变的方向。


这才是拉面哥的价值与意义。而某些人,整天就追着那些细节不放,这只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狭性思维。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今天有一位网友让我谈谈“苏小刀”,我在之前谈过一次吧。这些拘泥于枝末细节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生活中的情感的价值与意义,不会懂得时光铸成的记忆中,投入在努力过程中的向上与奋进的部分。这些东西,他们都看不到与看不懂,而拉面哥却不断地展示了那些过去时光中,那些情感的部分,丰润着我们未曾明白的盲点与空缺。拉面哥就像一本小说,原先我看到的只是断篇残卷,随着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章回,合成了一个愈来愈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不可质疑的真实的人生书卷。


可以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本完全由文字虚构出的小说,而拉面哥连缀起的人生经历,越来越像一部三D版的、不断延续、自动丰润的鸿篇巨制,这才是吸引我们欲罢不能、深入到杨树行的册页中去阅读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拉面哥实际上开启了一个利用互联网网络展开的大型社会题材的长篇巨制,它能够让我们阅读,得益于直播平台,得益于多个角度的透视,得益于全方位、无死角的叙述方式,这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文本的表现模板。直播平台,借助于拉面哥这个原点,开启了这样一个乡村现实的即时呈现。这应该是互联网创造的新的展现生活的创作品类吧。


还有断臂侠与彭佳佳的一个动态,我将与网友的聊天纪录截图出来,以作展示吧: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拉面哥闲聊72:面嫂倾情回顾初恋岁月,卧底敬业伤害如炬目光

(感谢众多的网友对“杨树行村秘史、番外篇、拉面哥聊斋”系列提供的信息资讯。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卧底   拉面   丰润   外债   盲点   凉粉   摊子   娘家   月饼   敬业   初恋   目光   平凡   生意   父母   岁月   力量   东西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