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冀鲁春秋》的原型素材,来自于冀鲁边区的抗日历史史实,但是,冀鲁边区的抗战史,并不是一个热点区域,实际上,是一个很冷门的领域。


直到2018年,一部与《冀鲁春秋》有着密切关联的描写冀鲁边区抗战史的报告文学《血砺忠诚》问世,出版时,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这部五十万字的书被称为“填补空白之作”,关于这本书的介绍,特别强调了“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独特地位的冀鲁边区以往很少得到文学表现,几乎被人遗忘”。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血砺忠诚》作为一部纪实文学,带有“填补空白”的独特性,那么,《冀鲁春秋》在小说范畴里,更称得上是一部“填补空白”的长篇小说了。


的确是如此。《冀鲁春秋》这样一部表现冀鲁边区抗战历史的长篇小说长达一百万字,分成三卷,从体量上来说,在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长廊中是罕有其匹的,但是,从小说出版后,却鲜少有人关注。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可以说,冀鲁边区的抗战历史应该庆幸这一段过往经历,有一部三卷本长篇小说来予以形象地反映,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应该遗忘《冀鲁春秋》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冀鲁春秋》还是蕴含着丰沛的文学技巧的,这就是作者在勾兑历史事实的时候,并没有原封不动,照搬史实,而是把散在一地、多若串珠的史实原型,编入到作者确定的主体框架之中,整个小说有一个强劲有力的脉络主线,收紧了本来很可能没有明确方向与矢向的原始素材,从而使散落一地的素材服务于中心,环绕在主题周围。


比如,小说里的重点章节,我八路军挺进纵队司令员姚辉应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尹戎章之邀,出席了尹召开的“鸿门宴”。会上,姚辉舌战群顽,宣扬我党主张,引领抗战方向,震住了尹戎章。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这一段在小说里刀光剑影的段落,是根据115师挺进纵队司令员肖华智斗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历史事实编写的。


但《冀鲁春秋》并没有平铺直叙地移用历史记载,而是在这种原始素材的基础上加入了情节元素,顿时这一段侧重于文唱的斗智,升级成小说里的突出武打的斗勇章回,直接衍生出小说一、二部里堪称重头戏的“盐山之战”的精彩篇章。


其实,我们对照历史事实,会发现,历史上并没有小说里所写的这一场精彩激烈的“盐山之战”,而是作者根据故事发生时的前前后后相关历史事实而提炼概括出来的一场战事。


作者为了叙事的方便,甚至对历史真实事件的时间顺序,都作了改动。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在历史事实中,肖华是1938年9月份进入冀鲁边区,11月份,肖华赴惠民县面见沈鸿烈。


而《冀鲁春秋》却将肖华进入冀鲁边区的时间提前到1938年5月份,由此顺延,小说里的肖华原型姚辉见沈鸿烈的原型尹戎章,是在1938年7月28日。


《冀鲁春秋》在描写尹戎章召开的各方力量共谋抗日方策的会议上,施展了一个阴谋,就是借日寇之手,剿灭八路军支队。


阴谋的肌理是这样的:让北霸天黄国权投降日本,然后鼓动八路军挺进纵队围攻黄国权,而尹戎章黄雀在后,发动顽军武装,趁机包围、消灭八路军。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这个阴谋是历史事实中未见记载的,但是却反映了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内心构想,是作者从历史大趋势中提炼出来的。


《冀鲁春秋》里接着描写我八路军部队,借助尹戎章这个招牌,果断地发起了攻打黄国权的“盐山之战”,并且采取诱敌出城的手法,把黄国权的主力引诱到龙王店,一举歼灭。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在描写这一系列战事的时候,小说里继续沿用了历史记载中尹戎章来到八路军指挥部的事实,把这一个史实,转化为干预我八路军消灭投降汉奸的破坏行动,使本来没有指向的历史事实,融入到一个场整体的战事之中,素材服务于一个血脉酣畅、一气贯之的整体战局,局部素材有了明确的指向意义。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后来尹戎章见阴谋失败,一气之下,准备绑架乐陵县长郑涵之, 这一段情节移用了沈鸿烈下令带走真实原型牟宜之的历史事实,但小说把这一举动放在“盐山之战”的尾声效应里进行呈现,便使得本来偏离主线的素材,收紧到小说的主题之下。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在接下来的日军围攻鲍剑魂部队的“郑疃之战”段落中,我们都知道,这一段是移用了真实历史中八路军从日军围剿的虎口下、救出了身陷重围的高树勋队伍这一史实,但《冀鲁春秋》在描写这一段史实的时候,却重新设定了日军进攻的动机。小说里写到,日军为了消灭我八路军,有意包剿鲍剑魂部,引诱我军出兵救援,借机消灭我军主力。这与尹戎章借刀杀人的动机是一样的。


在小说《冀鲁春秋》描写的最后一场战役“河阳大战”中,我、敌、伪、顽四方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角逐较量,作者设计了这样一场空前绝后的覆盖整个地域的战事,有着作者的叙事目的。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我们首先看一看这一场战役的动机是什么。


《冀鲁春秋》里描写这场战役的原初动力,不是日军直接发动的清乡或扫荡,而是两股地方势力——东霸天与西霸天的相互倾轧,而导火线就是一支独立的抗日武装——大刀会。


大刀会的出现,引起了东霸天与西霸天的觊觎。国难当头之际,这些地方武装想的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势力,侵吞他人的资源,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环境下的中国当时社会现状。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一旦外敌入侵,各种势力便利用这种兵荒马乱之际,拓展生存的空间。


这种两股势力的内斗,使日军找到了可乘之机,西霸天在日军的压力之下,投靠日本,而日军借着这样的契机,扑向大刀会所在的“河阳”镇。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这个“河阳镇”在哪里?


小说里语蔫不详。在第三部240页,小说写道:“河阳镇位于陵县和德平之间,是一座有着二千多户人家的大镇,是陵县名门望族的聚居地,陵县东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与桑榆镇并称为陵县的两颗明珠。”


“河阳”被日军包围,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力量,都在这种外力冲激的撞击下,发出自己的选择性运动。


日军利用河阳之围,诱使八路军主力卷入大战,而在小说里,我挺进纵队谨慎从事,动员鲍剑魂部出动,其目的并不是与日军激战,而是把围剿的日军分兵一部,减少河阳压力。


而鲍部的出动,也引发了已经投靠日本的西霸天张守基尾随出击,而鲍部反戈一击,按住了张守基的部队,从而引动日军分兵来援。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在这样的胶着的情况下,我八路军主力,说动东霸天赵震东采取中立对策,从而腾出了力量,增援河阳,最终救出了被围困在河阳的大刀会及八路军前期援助的三支队力量。


因此,河阳之战本质上还是一场我八路军显神威、打击投降派、抗击日寇围剿力量的一场战役,反映出八路军是四支力量中唯一一支真正地把矛枪投向侵略者的抗战主力。


从作者这样的设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河阳大战是作者在厘清冀鲁边区的抗日势力交错丛杂的形势下,而提炼概括出的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宏大战役,可以说,作者把散见的局部战事,置于全局一盘棋的角度,勾勒出了一场全局性的能够说明抗战总体形势的宏大战役,使得整个区域里的各种力量,都被一种强有力的时代主题——抗击侵略者的磁性力量,而粘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应势而动的宏大的棋局,图说着作者在整部小说里张扬的主旋:我党的武装力量才是抗日战争的砥柱中流的中坚力量。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可以看出,《冀鲁春秋》在看似漫不经心、貌不惊人的叙事中,其实隐含着耐人寻味、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就是把散漫的原型元素与历史事件,统括成一个整体基座,揉捏成一个主体基调,指向作者所预期确定的历史本真。


当我们从小说里的连绵成一体的大事件中,去重新回望真实历史中的原始素材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感受到作者运笔的匠心独具。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

而可贵的是,冀鲁边区的抗战史,借助于这样一部小说,而留在文学的册页上,为中国文学系谱中的抗战小说序列填补了一个不应该遗忘的空白,《冀鲁春秋》功不可没。

相关链接: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史实探秘,采用删繁就简与踵事增华创作法

为将军写回忆录,小说开启谍战题材先声,《冀鲁春秋》填补空缺

三卷本长篇小说《冀鲁春秋》湮没无闻,但却曾经改编成两部连环画

肖华创作了《长征组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三卷本长篇小说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边区   盐山   长篇小说   陵县   史实   战事   日军   原型   战役   素材   空白   事实   力量   作者   历史   小说   鲁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