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导语

今年已经陆续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主旋律影片,这不刚好恰逢建军节,又上映了两部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它们分别是《革命者》和《1921》。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而我的朋友圈最近都被《革命者》给刷屏了,无论是微博热搜,还是身边朋友的口口相传,无一不为之喝彩。

除了深受观众的喜爱,取得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除了在豆瓣上的7.5分高分外,到目前为止累计票房也已经破亿,更是直接看哭了1.4亿观众。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影片《革命者》以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为重点刻画对象,在38个小时的倒序里,在回忆时间的错位里重塑了李大钊的血肉之躯,他是有着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是老师、是丈夫、是友人,更是精神领袖。

整部电影充斥着强烈的革命主义的浪漫情怀,这在国产片里是极为罕见的。里面张颂文塑造的李大钊是最好的,他赋予了这个角色灵魂与血肉,仿佛让人看到了真实的李大钊。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革命者》作为一部献礼剧,抛开国人的爱国之心,革命者的人格魅力,这部剧中演员的完美呈现,也足以让观众动容。

01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心中五味杂陈。

惊喜演员对角色的扮演,曾经的流量小生李易峰出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青年时期,居然没有任何违和感,我甚至忘记了这个演员曾经的角色。

但更多的是心痛,那些曾经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冰冷的文字,竟然都是他们鲜活的、壮烈的一生,我们在历史书中寻觅得到的他们的点滴痕迹,却都拼凑不起他们的一生。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我不知道别人看完这部剧印象最深的什么,在我看完之后,久久难以忘怀的是李大钊先生和爱人赵纫兰同志的爱情故事。

在我看到张颂文老师扮演的李大钊先生在就义时高喊:“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能够让活着的同志们更加奋勇地前进,我可以去死。”


那样虚弱无力却又那样的刚毅有力,这样为了国家无私无畏的革命者,身后一定有着无比坚实的后盾。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光是演员塑造出的角色就足以让人落泪,真实必定残忍百倍,那他身后的后盾一定更为无私,而他们之间的情感必定超越世俗间的情爱。

02

那时的李大钊才十岁,懵懂无知的孩童,那时的赵纫兰只有十六岁,花季少女。他们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成亲为夫妻。

当时的社会百姓生活艰苦异常,赵纫兰嫁来没多久,就恰逢家道中落,李家祖父病逝薄田待种,她独自扛起家中重担,“逼”着想要退学回家的丈夫,重回学堂。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她是命苦的,却这份命苦又是难以躲避的,是那个懦弱无能的时代种下的因果,她亦是幸运的,因为她的丈夫是李大钊。

他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先锋思想,但是他从未忘记家中默默付出十余年的妻子,他虽然并未曾高调示爱,但他却从未想过离开。

这部剧中更多的让我们看到,大钊先生不为人知的脆弱、落寞和无奈。

在段祺瑞暴力镇压学生,先生在看见妻子, 把头靠在妻子肩上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枪?为什么没有枪”时,眼中瞬间倾泻而下的悲伤、委屈,让人突然间才意识到,原来他是那样依赖着她。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她瘦小的身子撑起的不仅是整个家,还有丈夫义无反顾地坚定信仰。

她送丈夫去新式学堂读书,做遍了世上的苦活、典当掉嫁妆、向亲邻挪借,全力支持丈夫留洋日本,这样的胸怀哪怕是今日都难寻。

03

在那个盲目追求婚恋自由的民国时期,总有人借着思想解放去抛妻弃子,自私地去追求口中的美好爱情。但是他从日本回国后,便不辞舟车劳顿,改了车次只为提前回家,看看自己的妻子孩儿。

他们不断地鼓吹追求自由恋爱,贬低旧式婚姻,只为了能够心无旁骛、不担骂名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哪怕是在那样的时代,错的从来都不只是旧式婚姻,还有哪些不该将自己的幸福建立他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者”。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李大钊先生在出国留学后,哪怕是与妻子远隔千里,也未打着自由的旗号,寻求佳人陪伴,就休妻弃子。

先生归国后,功成名就之时,身边的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拿着各种条件去旁敲侧击,妻子配不上自己时,他不仅不感到丢脸,反而主动将妻子介绍与友人相识,让学生尊重其为师母,也不曾莺燕两旁。

李大钊先生甚至在《狱中自述》中曾这样写道:“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所以这个世界上那些薄情之人,不过都是些自私之人,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责任、担当。

在影片中那些片段的故事里,他们两个人的镜头不是很多,可是在赵纫兰同志的一生中,大钊先生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在李大钊先生就义之后,为了安葬丈夫东奔西走,在劳力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在大钊先生逝世六年后终被安葬的同年,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

04

李大钊先生面对生死从未感到畏惧,在影片中,我都能感受的到他的傲气,仿佛他已经看到胜利,所以他才会说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先生是无私的,他为了整个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血泪,赵纫兰同志也是无私的,她不仅心甘情愿为了丈夫、为了家庭放弃了自我,还在丈夫为了民族大义献身国家时,默默的站在丈夫身后,为其做最坚实的后盾。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这样有胸怀大爱的女子,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足以让人动容。

所以《革命者》中在大钊先生遭受杀戮之后,佟丽娅那段哭戏,哪怕短短几十秒种,硬是让观众哭红了眼。

我们在很多时候,只知道那些为了国家殚精竭虑的先辈们是为了民族奋斗的革命者,但是他们背后的家人们何尝不是革命者。

倘若不是家人们为他们坚守住家庭的防线,打理着生活的繁琐,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如何心无旁骛地为了民族奋斗。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在明明可以过着温饱不愁的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他们都是粗布衣裳,朴素至极的装束,缝补浆洗。影片中的赵纫兰同志就如同真实的她,没有任何的头饰,灰色的衣衫,身上唯一的装饰还是多年未变的耳环。

结语

好的爱情是能够彼此成全的,那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足以消磨掉一个人对生活的美好盼望,但是当你站在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身旁,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爱情:时代或许会造就悲剧,但爱不会

如今,革命胜利,人民当家做主,赵纫兰同志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让她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后世人的眼中她也是堂堂正正的革命者!

正是你们的前赴后继探索救国之路,才有了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百年前的那条通往美好未来的路,我们替您看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革命者   心无旁骛   旧式   日本   后盾   无私   悲剧   自私   身后   观众   妻子   丈夫   演员   角色   同志   民族   时代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