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前几集的那些嘉宾,被那些小孩,没有规矩的弄得很惨!”

“遇到这两个新手老师,是孩子们的‘不幸’。”

在最新一期的《童言有计2》节目中,袁咏仪、应采儿化身新手老师,一改往日的节目画风,贴合发掘孩子天赋的主题设定,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再次引爆了节目的话题热度。

由芒果TV推出的成长智育观察类型的脱口秀节目《童言有计2》,自5月19日开播以来,节目热度持续攀升,在抖音、微博多渠道发酵,连续四周蝉联微博育儿话题榜NO.1,五期节目总播放量突破5.5亿,引发全民热议。

亲子类节目从来不缺话题,而芒果TV作为此类节目的集大成者,经过对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深耕和创新,再次借《童言有计2》将亲子类节目推向了新的高潮。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主题式教育,服务育儿“一对一”

儿童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也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童言有计2》立足于普适性的育儿诉求和最具代表性的育儿问题,以明确的单期主题为育儿提供“一对一”的参考范本。

责任感、想象力、同理心、专注力,《童言有计1》主题覆盖育儿议题的多个方面,精准对接育儿困惑,这些关乎孩子自身成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答和传输。

《童言有计2》延续了以主题为线索的内容架构。实际上,对于节目组来说,每期节目主题和话题的设置向来是最为头痛的问题,单期主题看似简单,实则经历了科学的调研和筛查,与教育学专家沟通,联合外脑团以及学校的老师、幼师共同讨论,才有了最终诸如孤独和陪伴、二胎、时间管理与自理能力等新的讨论话题。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永远都是快乐的,孩子也会有情绪低落,也会有感到孤单的时候,只是我们成年人可能忽略了这一点”。如孩子王撒贝宁所说,融入群体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环境的第一步,节目第四期,以孤单为主题,试图在帮助孩子交朋友、克服孤独方面提供引导。

“6岁以前孩子画的画里,通常动物和人一定是主题,很少有纯风景的,而天淇的画中只有纯风景没有人。”画作的表达中往往可以提供关于孩子心理学的探索,家庭教育专家兰海老师捕捉到了黄天淇因为缺少爸爸的陪伴而孤独失落的一面,也让家长看到了陪伴缺失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想交朋友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甚至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采取过激的方式,邓麟轩备受被动式孤独的困扰;武艺博的孤单源自于哥哥的疏远……

看似微小的情绪波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成长,6岁以前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20多岁的时候也许会害怕进入新环境、害怕换工作,而这往往和6岁以前发生的事情有关系。基于此,兰海老师也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培养孩子的才艺,建立自信,同时,父母永远是孩子的依靠,改变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将“我看着你玩”变为“我们在一起玩”是帮助孩子排解孤独的有效方式,也是节目给父母上的重要一课。

此外,如何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如何帮助孩子释放天赋?每期不同的主题,最后又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方向。如果说《童言有计1》集中关注孩子成长及能力的培养,那么,第二季则主打孩子的心理建设与健康发展,从不同的侧面科学、全方位辅助孩子成长,而主题更新和升级的背后,正是《童言有计2》作为育儿节目主动肩负的社会责任。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多重观察视角,打造“自省式”育儿新观念

以往,亲子观察节目更多是通过主持人或者父母和专家对孩子的表现作分析和判断,进而向观众输送育儿知识,对孩子本身引导和触动部分相对薄弱。而《童言有计2》在室外真人秀与室内观察之外,又开设了另一重空间——演播室的自我观察。

“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会获得现场小伙伴、家长以及孩子王撒老师的表扬,在真人秀部分做错了的,包括发生的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以在棚内的观察环境中得到反馈,重新审视自己。”谈及节目设计的特殊用意,节目制片人胡蓉这样回答。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童言有计》节目制片人 胡蓉


《童言有计2》的多重观察视角,让孩子们不仅仅是表演者和被观察者,还是自己的观察员和评判者。孩子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通过看到自己与小伙伴的相处,以及当时发生的特定情况,形成对自己的重新认知和反省,将以往被动式的劝说和镇压教育变成了自省式教育。

拿首期节目来说,进入新环境的邓麟轩因为太过“霸道”频频遭到小伙伴的“孤立”,而经过在演播室的自我观察之后,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用撒老师的话来说“轩轩现在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知道了这件事情自己做的有点不太合适”。

在经过与撒老师敞开心扉后,轩轩也说出心里话,他所说的一些“打人”的话通常只是开玩笑,借此,观察团的家长和专家也看到了轩轩渴望交朋友的真实心理状态。

这样的自我观察视角,既给了孩子直面自身问题和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也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在自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经过现场的分析和反思,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节目的主题意旨,对节目表达的主题进一步升华,也让矛盾和症结在游戏互动中得到了和解。

另一方面,坐在观察室的父母和专家也可以从孩子的想法和反应当中,重新认识孩子,引发多维度的剖析和解读,帮助父母倾听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从而调适自己的育儿理念,找到合适的育儿方式。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内容形式双创新,破题亲子节目发展

告别明星萌娃的组成,以及户外旅行或共同生活的固有模式,转而以素人为主角,直击育儿痛点,内容方面,《童言有计2》不以明星为看点,不以孩子为卖点,专注解决育儿难题,以提供育儿干货为核心,对亲子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做出了升格。

形式方面,《童言有计2》凭借“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的节目架构,既保证了节目精彩的部分,又有干货的输送,为亲子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破局的路径。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从节目观赏性来说,《童言有计2》邀请王晰、杜海涛、沈梦辰等作为“新手老师”加盟节目,在户外成长营不断生发出作为“新手”家长的育儿难点和情感共鸣,为节目增加了不少的知识点和看点。

“对未来的人说,你好”“探索是必须要拿着手电筒”。孩子们“金句”频出、脑洞大开,与撒老师打成一片,也让脱口秀的部分趣味性十足,在欢乐和谈笑之余完成了节目价值输出,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尝试,成为《童言有计2》区别于同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无论是亲子类真人秀,还是其他情感类真人秀,首先要有好故事,这个故事是真诚的、是真实的,能够打动观众,引发共鸣和引发同理心,这样的节目才是好看的。”制片人胡蓉对真人秀节目的要求和评判标准,或许正是《童言有计2》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眼下,亲子类节目陷入发展瓶颈,或在价值导向上偏失,或内容同质化缺乏新意,《童言有计2》回归育儿本身,通过对价值的坚守和模式的拓展,带动了亲子节目的又一轮热度。


真人秀+观察室+脱口秀《童言有计2》打造体验观察育儿节目新范式


在胡蓉看来,无论哪种限制,对于亲子节目来说拿出足够的真诚来面对每个孩子、面对每个家庭和问题,辅以节目模式上的创新,做到这些,亲子类节目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脱口秀   节目   观察室   范式   制片人   亲子   类节目   形式   孤独   家长   父母   老师   话题   孩子   专家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