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一、萧峰的悲情人生。

从雁门关大战开始,萧峰的悲情人生就开始了,还在襁褓之中,就成了孤儿。

养父母对他很好,然而,他在养父母那里得到的是讨好和尊敬,却没有父爱母爱,这是萧峰一生渴求的东西。

再之后,由少林玄苦大师一直教授他武功和人生的道理,到了十几岁时,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武功基础,其后,他被送往丐帮,拜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师,成为丐帮弟子。

汪剑通正是当年在雁门关外截杀萧远山的其中一人。

萧峰成长的过程,一直属于重情重义,他在很早时,就察觉到了降龙二十八掌最后十掌太过累赘,可以直接省去,但因为是“恩师汪剑通”所传授,就一直没有将这计划付诸实施,由此可见萧峰的重情重义。

也正是萧峰太过重情重义,也导致了他悲情的结局。

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二、萧峰的忠。

在金庸的小说当中,丐帮是一个十分有分量的江湖势力,充当着一个正义的角色,在大多时候,代表着忠义。比如汪剑通时代的丐帮,是要去对抗辽国的,到了洪七公时代,丐帮是要对抗金国的,又到了郭靖黄蓉时代,丐帮是要对抗蒙古军队的。

萧峰十几岁,正是少年时,性格塑造期,去了丐帮,拜汪剑通为师,在那个性格定型的时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丐帮度过的,因此,丐帮给了萧峰很深的影响,对他的性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萧峰带领下的丐帮,不仅要对抗辽国,还要对抗西夏,在萧峰出场不久,丐帮就有和西夏一品堂的一场约定。

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萧峰,对于“忠”这个字,其实深深地烙印在了脑海里,骨髓里,是不会改变的。

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三、萧峰的义。

在《天龙八部》里,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给萧峰的性格做一个诠释,我认为,就是一个“义”字,兄弟之义、朋友之义、家国之义,这些事情,在萧峰身上,体会得是淋漓尽致。

他在被迫离开丐帮之后,得知丐帮有难,还会在暗中相助,即便是后来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萧峰对丐帮的义,依旧没有忘记了,虽然他是嘴上不说,可是,他却在实际行动中,证明了自己对丐帮之义,比如少林寺外大战时,听到有人侮辱丐帮武功,便直接出手了。

正因为萧峰的义薄云天,所以,中原武林群豪在得知萧峰有难时,便集体前往辽国,对萧峰进行营救。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萧峰契丹人的身份了,萧峰的义,完全盖过了身份之别。

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四、萧峰死于忠义。

萧峰的成就,在于忠义二字,所以,他落难时,群豪尽皆来救。

可是,萧峰毕竟是辽国人,他是契丹人,所以,当他阻止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南征时,便已经开始背负了不忠不义的名声,而且,段誉和虚竹掳来了耶律洪基,逼迫耶律洪基退兵。

对于,萧峰而言,身为契丹人,身为辽国臣民,却要威胁自己国家的皇帝,就属于不忠不义。

萧峰与耶律洪基是结拜兄弟,他那样做,在耶律洪基的立场上而言,萧峰其实是对兄弟的不义。

因此,萧峰要给辽国一个交代,顾全耶律洪基的脸面,所以选择了自杀。

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综上所述,萧峰从一出生,便是一个悲情的人生,他的忠义成就了他,也牵绊了他,他的人格,他的忠义,不会允许自己还活着,所以,最终他唯一的路,就是自杀。

天龙八部萧峰,一个大义与悲情交织的角色,唯有自杀才是他的性格

我是@古山青衣客,一个勤奋的网络小说作者,欢迎关注,一起聊武侠,论江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雁门关   契丹   之义   丐帮   忠义   性格   武功   养父母   西夏   大义   烙印   皇帝   角色   成就   兄弟   人生   时代   萧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