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导语


人在社会上混,离不开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说话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有的人说话让人觉得很舒服;有的人说话,别人却不爱听。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招人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句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有些话说出口,不但伤人,而且好心没有好报,还会引来别人的讨厌和反感。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第一:

直话


在生活中,有不少性格很直的人,不喜欢拐弯抹角。性格直率是好事,但是直言快语未必是好事。有些话就需要拐弯抹角地说,有些话要含蓄委婉地说,毕竟人都好面子,很多事不能直接说到人家脸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说话太直,往往令人难以接受,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让人下不了台,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若是管不住嘴,迟早会招惹祸患。隋朝有个人叫贺若弼,朝臣里属他话最多。


皇帝任命杨素为宰相,他心中不服,私下放言:杨素这人水平这么差都能当宰相,也不知道皇上什么眼光。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群臣知道这件事后,要求皇帝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贺若弼。隋文帝宽厚,把他贬为庶民,后来念他有功,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贺若弼却没有就此收敛。等隋炀帝即位,他依然在朝中议论纷纷,说皇帝奢侈,不是仁主。隋炀帝脾气不好,听到之后立刻下令处死了他。


而其实在贺若弼年轻的时候,他爹贺若敦临死时就告诫过他:“我因话多招惹祸端,你千万不能学我啊!”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第二:

狠话


人一生气,就容易口无遮拦,什么话都往外说,不管对方喜不喜欢听。你说了狠话,自己心里痛快了,有些后果却难以预料。


方孝孺是明朝时的第一大儒、建文帝重臣,曾辅佐建文帝进行削藩。明世祖朱棣起兵靖难后攻破南京,方孝孺拒不投降,朱棣有意招降他以收揽人心,因此希望他能撰写新皇即位的诏书。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然而方孝孺坚决不从,还故意在诏书上写“燕贼篡位”。朱棣威胁他说:


“你是不怕死,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


此时的方孝孺已经无所顾忌:


“便十族奈我何!”


意思是说,朱棣灭他十族又能怎样 。 就因这句话,朱棣怒不可遏,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 还将他的门生和朋友当成第十族 ,在方孝孺面前一一处决,据知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

第三:

大话


在我们身边不乏喜欢吹牛的人,这种人不管能不能办成事,先把牛皮吹起来,这就是典型的爱面子的人,为了自己的脸面,说一些大话和空话,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很强。


喜欢说着大话,吹嘘自己的能力,等到朋友真遇上事情来找他帮忙时,开始总喜欢拍着胸脯满口答应答应,而后了无踪迹。


最终耽误别人的事情不说,更破坏了自己的信誉,为人大家所不齿。


结束语


直话、狠话、大话,这三种话你说过吗?如果说过,赶紧别再犯了。以后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别说出口,以免招来麻烦。


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大儒   直话   明朝   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   诏书   拐弯抹角   人际交往   宰相   大话   皇帝   好事   性格   不好   说话   事情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