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当2020年因技术原因好事多磨之后,《一秒钟》终于上映了,虽然票房成绩不理想,只拿到了1.3亿,根据业内人士估计影片总体成本并不高,应该没有亏损。

如果此片没有退出柏林国际电影节,估计除了收获国内票房之外,在国外打下名声之后也能收获一点了,只能感叹时运不济。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不过好在观众们在银幕上依旧得观此片,和张艺谋一起来了一次穿越之旅。

正如张艺谋手写的那封献给所有爱电影人的手写信一样,从过往岁月经过的人会能从中体验到不一样的情况。

同样《一秒钟》也是张艺谋近年来对于电影的思考及认真态度的一次检验。

既然是陪伴,那就不得不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了,所以看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除了故事讲得好之外,对于电影整体宏观、微观细节的把握十分到位。

同样,今年一部《悬崖之上》也让观众们体验到什么叫认真和对电影的情怀了。


01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首度挑战的谍战题材,根据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而来,可以看作是多年前那部电视剧《悬崖》的前传。

由于故事原型环境发生在东北,那种严酷的寒冷对于习惯呆在南方的人来说还是很怕人的,毕竟零下三四十度可不是所有人都想挑战的。

所以是取景现实还是在摄像棚中完成,这种选择对于不同要求的导演来说就不一样了。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如果看过《一秒钟》的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中的荒凉大漠影像产生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仅仅依靠摄影棚和后期特效想要展现产生的效果可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展现《悬崖之上》的背景环境,张艺谋是1:1复刻还原三万平米哈尔滨中央大街,走在其中能让人一刹那间穿越回上世纪三十年代。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悬崖之上》幕后纪实节目中就全面展现了这部电影如何拍摄的细节,其中就有造梦师根据过往历史进行了精准还原。

哪怕是电影中的一个简单书店,都进行了很细致的布置,正如工作解说,书店里的那些书都不是现代的书,展示的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当然,这些还只是拍电影前的开味小菜了,拍电影还在于把故事讲好,而讲好故事的基础除了一个好剧本之外,那就的要操盘手导演如何综合各种元素做出一道美味大餐出来了。

熟悉张艺谋的人应该能够明白,在他的电影里流量明星基本上排上号,重点的是看一位艺人是不是适合他所拍的电影。

所以,有网友戏称《悬崖之上》如此高口碑及票房成绩之下,算是打了那些只关注流量明星,以为凭借流量明星就可以让电影大卖人的脸了。


当初万达影视的战略是想靠流量明星赚快钱,撤资《流浪地球》去转投《情圣2》了,吴京咬牙带资本进场。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结果一不小心赚了几个亿,吴京变成了投资界的奇才,而万达影视自然成了整个影视圈及投资界的笑料了。

只是,这种对于流量明星的追求依旧还不少,不得不感叹为什么资本方总是学不会呢?


话转回来,不需要流量明星,张艺谋的影片中要用的就是能够用的,精挑细选的谋女郎,影视圈内实力派的演员才是一部电影的另一层保障。

当然,更大的保障还在于导演如何指导演员了,虽然已经70多了,拍起电影来依旧是拼命三郎的架式,这种认真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直伴随着他到现在。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这点从影片的花絮中也能够看出,对于演员们如何在影片中呈现最真实的细节和情感,张艺谋经常是亲自下场指导,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于和伟也说张艺谋追求的东西是一种真实。所以,有人说张艺谋是细节狂魔,第一帧都是真东西。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张艺谋的电影总是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质。


02

张艺谋自己说过:我在电影的表现上,尤其在电影形式的表现上,极尽之能事,尽量把这个形势渲染得很极端。

所以对于镜头语言的把握,对于色彩、光影的把控总有独到之处,当年他第一次参加拍摄就就获得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可见底蕴的深厚了。

现在许多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会把相关拍摄过程中的花絮也记录下来,既是为宣传,也是为记忆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如果看过《一秒钟》的记录片就能明白张艺谋做电影的认真态度,光影片开场的一场戏就拍了数条。

直到真正的沙尘暴到来时,张艺谋突发奇想,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拍了两条,最终一条成了呈现出电影开局经典的一幕。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在满天黄沙中,张译好像是从死亡线中挣扎而出的,孤独而落寞,在一秒钟之内就把观众吸引过去了,只有一个疑问:这个男人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在沙漠中穿行?

这种认真的精神,延续到《悬崖之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如前所说复原曾经的中央大街这个背景之外,重点还在于故事如何讲好,演员们的表演是否到位了。

在《悬崖之上》的花絮中有一些有意思的镜头,张艺谋指导演员如何表演时,不断亲自上场示范,教刘浩存如何把脑袋直接扎到雪堆中展示现实的残酷性,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位导演对于电影的热爱和把握细节的求真精神。

所以有网友感慨,刘浩存遇到张艺谋这样不厌其烦的指导演员如何把握细节的导演,实在太幸运了。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在东北雪乡艰苦的拍摄环境下,当所有演员都在逼近零下四十度的雪原中完成演出后,最终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让人震撼。

张艺谋在拍完此片之后坦言:“在中国,谍战电影不多,这次碰到令我心动的剧本,希望能拍出特别感。”

其中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就是把暗号纸条在手上烧尽的特写,燃烧的声音就被放大,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却让观众在细节上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坚定。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正如主演张译说的,张艺谋的要求是格外高。所以哪怕是一个燃烧纸条的细节都交待再交待。

甚至是写在纸条上的文字,也不能用当代的水笔来书写,因为当年可没有这种水笔的。

这种细节估计观众们没有人在意的,毕竟这种小道具都是一闪而过,不过即使如此,看张艺谋的认真态度可见一般了。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曾经的那本书《细节决定成败》虽有点小小的偏激,却不妨碍成为畅销书,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做事做人在细节上有追求还是认可的。

最终,《悬崖之上》这种特别感就是从一个个细节中抠出来了。

雪夜、暴力、叛变、友情、爱情,这些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倒是能够感受到一种古龙式风格的小人物大情怀。

《悬崖之上》票房过5亿,张艺谋凭什么能够挑战谍战大片

故事和影片的背景、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如此认真态度的打磨之下,影片呈现出张艺谋所期望那样的特别感。

当然,这样的特别感换来的就是口碑以及票房上的回报了,相比在五一档上映的新片,《悬崖之上》的豆瓣评分占据首席。


豆瓣上有位网友的评论很有趣:“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12年后,《风声》之后国产谍战片的下一棒,《悬崖之上》接住了。

十分期待老谋子下一部电影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悬崖   票房   水笔   花絮   流量   大片   导演   观众   细节   演员   态度   影片   环境   明星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