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2020年已经过去大半,对于想捷足先登双一流高校的高二高一以及初中的考生来说,下半年还有哪些含金量高的比赛活动可以报名参加呢?

一、下半年正在进行中的赛事

(一)希望杯

竞赛全称:第三十一届 “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竞赛宗旨:通过邀请赛活动,引导学生学好学校数学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并适当地拓宽知识面,鼓励他们探索数学在其它学科和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激发他们钻研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数学教师提供新的信息和资料,以促进我国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报名截止日期:2020 年 12 月 30 日(以是否收到报名表为准)。

参赛对象: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

报名方式:学校自愿组织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

比赛流程:分第一试、第二试和总决赛。

按年级分别命题,每个年级都进行两试。所有报名参赛的学生都参加第一试(初试),其中成绩优秀的选手参加第二试(复试)。获奖学生自愿参加总决赛。

注:凡未参加第一试者,不允许参加第二试。

第一试(初试):考查教学进度内现行中学数学课本里应掌握的内容,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并重。满分为120分。

时间:2021年3月21日(星期日) 上午8∶30至10∶00。

地点:各参赛单位。

第二试(复试):试题内容同第一试,能力上比第一试要求高。满分为120分。

时间:2021年4月18日(星期日) 上午9∶00至11∶00。

由地、市、县教研室,教科院,教科所,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数学会,青少年活动中心,本地区“希望杯”组委分会,工作站及《数理天地》编委分会统一组织,必须:统一考场,统一监考。

总决赛:本届获奖学生自愿申请参加。

地 点:北京市。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明天小小科学家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一项面向高中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活动。活动旨在发现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鼓励他们选择学习科学技术专业、未来投身科学研究事业。活动接受品学兼优且拥有个人科学研究成果的高中生自由申报,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遴选出130名学生给予不同等级的表彰和奖学金资助。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竞赛全称:第20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申报时间:2020 年 10 月 1 日至11月10日

申报者资格:

1、申报者为普通高中在读学生;

2、申报者个人(包括在他人指导下)取得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3、申报者未在往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奖。

申报方式:个人报名申报,申报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12:00至11月10日24:00。申报者登陆活动网站注册获取报名号,并在线填写、提交申报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材料:申报表、项目研究报告、学习成绩证明材料。

1、申报表

(1)《申报表一:基本信息表》:申报者在线填写本人、监护人、学校及教师的基本信息;申报者及其监护人须分别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2)《申报表二:研究项目表》:申报者在线填写个人研究项目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概况;申报者、辅导教师须分别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3)《申报表三:个人陈述表》:申报者在线填写个人兴趣、未来规划等内容;申报者须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4)《申报表四:辅导教师表》:此表由了解申报者科研活动情况及个性特点的辅导教师(1-2人)分别填写,辅导教师可以是学校或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辅导教师须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5)《申报表五:学习成绩表》:此表由申报者如实填写;所在学校校长和教务处负责人须审核并签名确认。

(6)《申报表六:指导专家表》:如申报者的研究项目在相关校外科技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须请指导专家(限1人)填写此表;指导专家须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7)《申报表七:项目商业化方案表》:由选择参加“科智公益大奖”评选的女性申报者在线填写项目的商业或实际应用计划;申报者须在指定位置签名确认。

(8)《申报表一》须加盖学校公章,《申报表五》须加盖学校或教务处公章,《申报表四》和《申报表六》须加盖填表人所在单位公章。

(9)所有申报表填写完整(包括签名和盖章)后,由申报者扫描上传至申报系统;自制申报表无效,不接受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提交的申报表。

2、项目研究报告

(1)研究项目的学科分类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化学、环境科学。学科分类说明见附件。

(2)项目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标题页、摘要页、正文页(第3页起,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参考文献等);正文字体宜采用宋体,字号小四,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项目研究报告的字数为2000-10000字,文件格式为.doc、.docx或.pdf。由申报者上传提交至申报系统。

(3)研究项目要求

① 不得存在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学术不端情况,凡在报告中援引本人已发表或他人的论述、结果、资料、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并规范引用;

② 项目内容和研究过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③ 不接受活动限定的12个学科范畴以外的项目;

④ 不接受集体项目,以及在原来集体项目基础上改进、完善和发展的个人项目;

⑤ 不接受涉及对人体或动物具有生理或心理危害的食品、化妆品、烟酒类、药品及医疗器械类项目。

3、学习成绩证明材料

学习成绩证明材料须为申报者所在学校出具的正式成绩单(可为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或教务处公章后由申报者扫描上传至申报系统。

4、其他证明材料

(1)请申报者提交(扫描或拍照)所有项目相关的研究日志、实验记录等原始证明材料。

(2)请申报者提交(扫描或拍照)申报表中提及的所获奖励或参与活动的相关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3)如参加“科智公益大奖”评选,须在终评现场展示项目实物或模型。

比赛流程:分资格审查、初评和终评 。

1、资格审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和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负责对本地区申报者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内容包括本规则第二条所有申报要求。如发现申报材料存在问题,申报者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补充。省级审查机构可登录工作管理系统,在线完成资格审查工作,省级审查后在线打印《省级审查情况表》并由审查人签名、加盖机构公章,于2020年11月17日前扫描上传至工作管理系统,原件由审查机构保存备查。组委会办公室结合省级资格审查意见再次进行核查。

2、初评

初评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形式为专家网络评审。初评成绩前130名的申报者入围终评。入围终评名单在活动网站公示。

3、终评

(1)入围终评的申报者须在2021年3月5日前将所有申报材料的原件以邮局EMS特快专递方式邮寄至组委会办公室(邮寄时间以邮戳为准)。

(2)终评时间为2021年5月中旬。终评的形式为现场评审,包括研究项目问辩、综合素质考察、知识水平测试三个环节。除此之外,组委会还将组织项目公开展示、科技主题参观、科学论坛等教育交流活动。

(3)入围终评的申报者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选派1名领队统一组织前往举办地参加终评活动。各省领队负责本省申报者在终评活动期间的组织管理和安全工作。

(4)终评报名阶段,如因未按要求提交材料和个人弃权等原因出现名额空缺,则按初评成绩排序依次递补并予以公示。终评报名截止后,如有弃权,则不再递补。


(三)新概念作文大赛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全国十四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的“长江文艺”杯第二十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于2020年5月1日启动。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竞赛全称:“长江文艺”杯第二十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20 年 11 月 10 日(以当地邮戳或快递递出时间为准)

参赛对象:

A组:高三及高二学生 (包括三校生)

B组:高一及初中学生 (包括三校生)

C组:除中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报名方式:个人投稿参赛。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手写打印均可。

比赛流程:分初赛和复赛。初赛采取投稿方式,复赛为现场命题写作。


(四)叶圣陶杯全国新作文大赛

竞赛全称:第18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大赛宗旨:大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服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弘扬叶圣陶教育思想,配合促进新课程改革;引领中学生健康写作,发现与培养文学新苗”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发展。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参赛对象:全国各地高中学生(包括职高、中专等)。

投稿截止时间:2020年10月31日24时

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

竞赛评奖流程: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取线上投稿评审方式进行,由学校组织实施,参赛学校和学生必须登录大赛网站注册投稿;组委会在学校初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复评,确定初赛获奖名额及决赛选手,统一组织决赛。请参赛学校注意每一环节的截止时间,提前组织完成投稿与初评推荐工作,届时网站投稿评审系统会自动关闭,未完成初评推荐的学校即视为自动放弃参赛。

1、网站注册投稿(截止时间:2020年10月31日24时)

参赛学校要确定组赛负责人,具体管理本校学生注册投稿和线上初评推荐工作。首先在大赛网站投稿窗口注册、登录,再通知本校学生注册、登录投稿。

2、学校初评推荐(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5日24时)

学校应成立初评评委会,登录大赛网站初评系统,参考大赛章程评稿要求,对本校参赛稿件进行评审(初评推荐名额按参赛人数的20%评出,参考比例为一等奖1%、二等奖3%、三等奖6%、优胜奖10%),提交初评推荐结果。

3、组委会复评(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24时)

在学校初评推荐的基础上,由组委会聘请复评评委对作品进行复评,确定初赛奖项及参加决赛的选手名单。

4、初赛结果查询(查询时间:2021年1月5日左右)

学校组赛负责人可登录网站查看本校初赛获奖结果,下载师生获奖名单及证书;参赛学生可登录网站进入投稿系统“个人中心”查看初赛获奖结果(获奖者注册手机号可获得短信通知),并下载、打印获奖证书。原则上获得初赛一等奖者有资格申报参加现场决赛(具体决赛事宜届时通知)。

5、现场决赛和颁奖典礼(拟于2021年1月和3月举行)

现场决赛统一命题,限时写作,评审采取匿名盲评方式,由多名专家评委审阅打分,评出决赛奖项,举行颁奖典礼,获奖结果在大赛网站公布查询。

6、“全国十佳小作家”奖的评选(申报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

(1)提交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由学校推荐参选,填写申报表(见附件三“全国十佳小作家申报材料要求”,学校盖章),提交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国内正式报刊已发表的作品复印件10篇和未发表新作5篇(其中1篇需上网投稿参加初赛),如有正式出版的个人文集一并报送,一式3份快递至组委会。同时,将以上发表和未发表的15篇作品word文稿、个人简介(300~500字)、三张生活照片(大于3M)打包发送组委会电子邮箱。

(2)经组委会评审确定入围名单,并选取代表性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展示、投票。最后,由专家评委根据申报作品材料、现场决赛作文等方面综合评出“全国十佳小作家”奖与提名奖。


(五)全国创新英语大赛

竞赛全称:2021年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

竞赛宗旨: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全球视野,发掘拔尖人才。

参赛对象:测评以自愿报名、自主参评为原则,面向全国高中生开展。

报名时间:2020年9月16日—12月1日。

报名方式:个人报名、团队报名。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竞赛流程:赛程较长,测评分为初评(基准测评)、正评(素养测评)、总评(综合测评)三个阶段。

1、初评(基准测评):初评重点考查参评者的英语综合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真实情境,运用听、说、读、看、写等能力及策略有效理解和表达意义,达成适切目标及合宜内容。

(1)报名时间及方式

第一阶段:

报名及缴费时间:2019年10月10日—11月26日

初评时间:2019年11月12日—12月10日

结果公布:2019年12月中下旬

第二阶段:

报名及缴费时间:2019年12月5日—12月23日

初评时间:2019年12月10日—12月26日

结果公布:2020年1月初

初评费用:100元/人(贫困生可申请减免)

报名地址:团体报名,由团报单位统一组织报名;个人报名,登录创新英语网进行报名。

(2)初评形式及内容

参评者通过测评官网进入测评系统,以在线提交作文的方式参评,具体要求详见官网。

(3)初评结果

① 专家委员会参照创新英语评价体系,对参评者进行能力等级认定,认定等级分为A+、A、B、C;

② 建议初评达到B级及以上水平的参评者参加正评(素养测评);

③ 初评中达到A级及以上水平的参评作品有机会入选由组委会和《环球时报》社共同出版的《创新英语优秀作品集》;

④ 初评中达到A+级水平的参评作品有机会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及相关新媒体平台进行发表,组委会向作者授予发布函。

2、正评(素养测评):基于创新英语多维能力模型,重点考核参评者在多元复合情境中高效沟通、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1)参评对象

① 建议初评中达到B级及以上水平的参评者;

② 往届初评或正评达到B级及以上水平的参评者;

③ 团体单位可举荐优秀参评者进入正评,举荐人数不超过初评团报人数的1/30。

(2)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及缴费时间:初评结果公布之日起至2月12日止

正评口试作品提交时间:正评报名之日起至2020年2月20日

正评时间:2020年3月上旬(拟定)

结果公布:2020年3月中旬(拟定)

正评费用:480元/人

(3)正评形式与内容

① 指定测评点参加现场答题,内容涵盖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审辨性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等方面;

② 按要求提交口试作品,请关注官网相关通知。要求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体现英语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注:以直辖市、地级市为单位,满200人可申请设置测评点,对于所属地区未满足设点要求的参评者,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将参评者调剂至就近指定测评点,测评点一经确认,不可修改。

(4)正评结果

① 专家委员会参照创新英语评价体系,对参评者进行正评水平等级认定,认定等级分为A+、A、B、C;

② 正评参评者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等级证书》;

③ 正评参评者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报告》;

④ 优秀的口试作品有机会在《环球时报》新媒体平台面向全球权威发布。

3、总评:要求参评者在复杂新情境中进行系统性思考与规划,运用跨学科知识,通过立体、多元的理解和表达,创新性解决问题。

(1)参评对象:正评达到A级及以上水平的参评者。

(2)总评时间:2020年7月下旬。

(3)总评形式:具体形式及内容以官网通知为准。


(六)英语能力大赛

竞赛全称:202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参赛对象:初中、高一、高二、高三。

报名时间:2020年9月1日-29日。

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

竞赛流程:每年11月为初赛,12月为决赛全国各地统一进行,分年级进行考试,全部为笔试+听力模式来举行。


(七)外语素养大赛

竞赛全称:2020年“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

大赛宗旨:引领外语学习,开启思辨智慧,增进国际理解,点亮世界舞台。

参赛对象:高中在校学生。

报名时间:2020年8月——2020年12月。

报名方式:个人报名参赛。

竞赛流程:分地区赛、外卡赛和总决赛。

1、地区赛:2020年8月——2020年12月。

2、外卡赛:2020年11月1日——2020年12月7日。

3、总决赛: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3日。


(八)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

竞赛全称:第18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参赛对象:16-22岁青年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均可参加。参加此项赛事获奖,可以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港澳院校报考增加资质。

报名时间:微信报名截止日期是10月25日,落地选拔区的选手请以本选区通知为准。

报名方式:学校组织报名、个人报名。

竞赛流程:分地区初赛、校园选拔赛、地区复赛、地区决赛、全国半决赛/总决赛、国际赛。考评一般分为三部分:预备演讲、即席演讲和现场问答。

1、报名和地区初赛、校园选拔赛(2019年9月-11月)。

2、地区复赛(2019年11月-12月)。

3、 地区决赛(2019年12月-2020年1月)。

4、 全国半/总决赛(2020年3月-4月)。


二、中学生参加这些赛事活动有什么作用


这些助考双一流大学的重量级比赛已经启动进行中,你报名参加了吗

1、考生兴趣发掘培养

考生个人兴趣的发掘和培养对将来的学习、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有了兴趣的牵引会事半功倍,只有有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思考钻研,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考生在探索兴趣的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也间接影响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培养。

2、学科素养拓展

每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参加赛事活动可以锻炼学科思维能力,拓展学科素养。而且,学科思维建立以后,对该科目及相关学科的课内学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看问题会更通透,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

3、开拓眼界,磨练心性

参加赛事活动要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同领域的高手较量,经历挫败后的成长过程可以磨练心性,也可以让考生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般赛事活动中有学术前沿讲座及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4、为特殊招生升学增加筹码

考生高中参加赛事获得奖项,在高二参加少创班及高三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录取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在线   初评   初赛   英语   全称   组委会   一流大学   决赛   大赛   能力   组织   时间   学校   项目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