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今天,两个“辛丑年”的对比照片刷爆朋友圈。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天干地支,每一个甲子60年,每60年一个“辛丑”,让我们回溯时光,从来处来,看看我们这一路走来的那些“辛丑年”……


公元前260年

这一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也是最惨烈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在长平坑杀45万赵军,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大秦东出再无障碍。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图片源自网络

(PS:白起素有“战神”之称,一生从无败绩,但因杀戮过重,被称为“人屠”,据考,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多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这一年,不仅让大秦帝国的“东出”看到了势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最终带领大秦帝国完成东出和统一的领头羊已经孕育。

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公元前140年

结束了秦末风云,安稳渡过“文景之治”的大汉王朝迎来了他最强悍的统治者——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继位第二年,公元前140年,17岁的汉武帝开创“建元”年号,不仅开创了帝王以年号纪元的先河,也是“汉文化”的渊源流传的开端。

这一年,汉武帝召见了著名儒学大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夫子的儒学发扬光大。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大一统的王朝+大一统的思想,让“汉”作为民族的称谓流传至今,使“雄汉富唐”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代名词。


公元前20年

一个王朝,就像一个绵延百年的大家族,有雄才武略的刘彻,也有刘骜一样的不肖子孙。

历史对刘骜没有什么好记载,刘骜的名字大家或许还有些陌生,而他的两位“太太”倒是千古留名:一位是赵飞燕,另一位是赵合德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赵飞燕,影视形象

这一年,汉成帝刘骜30出头,已经当了快10年皇帝。然而,比起繁重的国家大事,他更喜欢溜出宫去玩儿,“斗鸡走马”好不快活。

斗鸡走马的恶果必然是大权旁落,“外戚”这个词又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最著名的外戚王莽,这个时候正在刘骜的宫里摸爬滚打,伺机上位。


公元161年&公元221年

这时的大汉王朝已经垂垂老矣,再没有谁能够像当年的刘秀一样给这具老迈的躯壳打一剂强心针。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一开头就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刘家虽然不能江山永固,好歹在分分合合之间的公元161年,有个叫刘备的小子出世,给刘家天下,写下最后一笔,这一年正好是公元221年。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刘关张形象

公元281年-公元581年

我们之前说,中国封建王朝的标志是“雄汉富唐”,而在汉唐之间的五个甲子,是最动荡的300年。

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中华民族似乎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一统”的理想,需要一个君主来实现。


公元581年

当然,这一年还是来了,一个叫杨坚的男人,在他四十岁那年走上了人生巅峰。

虽然,他开创的大隋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开皇之治”,他的“科举制”给官场带来了新风尚,他的“京杭大运河”至今还在流淌……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杭州,京杭大运河夜景

公元641年

如果说,中国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有寿命的人,那么这一年的他正值壮年。大唐盛世、万邦来朝,唐太宗李世民拥有了一个叫:“天可汗”的新称号。

这一年,某个宗室女被封为“**公主”千里迢迢远嫁西藏(吐蕃)。虽然,历史一直歌颂这段传奇,但一个女子孤身远嫁,总觉得有些许叹息之意。何况,他们夫妻恩爱的日子,还过了不到十年,这位背负着历史使命的李姑娘,从此再没回过她的故乡。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公元701年

如果,这一年没有一个叫李白的人出世,我们大概可以少背很多诗篇。

可是,我们又何其庆幸中国历史上有个人叫做“李白”。

不多说什么,节选一段“六神磊磊”的《如果没有李白》(有删改):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浮生如梦、眼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才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人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公元761年-公元940年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他最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盛地不常,盛筵难再”,其实,盛世也一样。

“开元盛世”之后,大唐被拦腰截断,同时被“腰斩”的还有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救星:郭子仪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大唐没落了,“五代十国”成了新的历史名词,这个名词一直延续到公元960年,被另一个名词“陈桥兵变”代替。


公元1061年

其实“陈桥兵变”的后遗症,奠定了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国家调性。这一年特别拎出来说,是因为大宋王朝第一文化牛人苏轼正式出道。

26岁的苏轼在这一年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

我们之前说如果没有李白会……

那如果没有苏轼呢?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苏轼不仅是大宋王朝的第一文化牛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注意:黄庭坚是他的学生);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人称:“欧文如潮、苏文如海”;他的书法是“宋四家”之一,特别是他的《黄州寒食帖》紧跟在王羲之《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之后,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他的才华圈了大半个大宋王朝的“铁粉”,较之李白,宋神宗有这样的评价:“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大概意思就是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却不如苏轼知识渊博。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一生坎坷的仕途中自得其乐。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东坡肉

也就是在公元1061这一年,26的他写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人生感悟 ;中年的他给自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谪嘛,不过尔尔;即便这样漂泊一生,花甲之间,他依然旷达:“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一生,不过是一趟旅行而已……


公元1121年-公元1240年

大宋王朝在《清明上河图》的景象中麻痹着自己,《千里江山图》再壮阔,也终是守不住这万里河山。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公元1241年

南宋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他的风烛残年,北方的大蒙古国则在金戈铁马的风沙之中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征服。这一年,蒙古军队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前锋直指维也纳,欧洲为之震惊。

可惜,窝阔台在这一年年末突然病逝,不过不要紧,他的侄子忽必烈很快就会上位。

只不过,即便是雄才伟略的忽必烈,在建立了版图空前的大元王朝后,也始终不能征服汉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原”。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忽必烈

不到100年,这天下又换了“主人”。


公元1361年

得到了刘伯温的朱元璋在这一年和他最强大的对手陈友谅打得火热,不得民心的陈友谅慢慢处于下风,朱元璋迎来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几年后,朱元璋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口号好熟悉)的旗号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朱元璋

这也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了。


公元1421年

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后的第一年,各国使臣来朝,聚集于“紫禁城”中,盛况空前。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也在这一年,第六次派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众说纷纭,反正我们后世都是吃瓜群众,当故事来听听就算了。


公元1481年-1661年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和还年轻时的嘉靖皇帝,其他都奇奇怪怪的。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沉迷神仙佛老之事,还专宠“大姐姐”万贵妃,宠爱程度不亚于汉成帝之于赵氏姐妹。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嘉靖皇帝

后来,上了年纪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专奉道教,整体神神叨叨的,长期虐待宫女,再后来,宫女们对嘉靖帝忍无可忍,乘着他熟睡之际行刺,险些把他勒死。

皇帝不给力,自有人替你给力,比如满洲人。


公元1661年

这一年,一直在厦门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似乎也感觉到了“无力回天”,他调转枪头,率领兵马战船东渡台湾海峡,向对岸的荷兰殖民者发起进攻,揭开收复台湾的序幕。

次年,荷兰人面对郑成功的军队束手无策,签字投降,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厦门,郑成功雕塑

虽然,郑成功“台湾之行”的最初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建立南明根据地。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应该感谢郑成功,不然,中国的殖民地可能不仅香港、澳门两个,郑成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公元1721年-1781年

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了,祖孙两个联手创造了“天朝上国”的最后一个美梦,留下了在位时间最长、统治时间最长、寿命最长、写诗最多等一系列有的没的历史记录。

虽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快200年了,东方大国“大清”还沉浸在超过20个字尊号的迷之自信中。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乾隆皇帝

公元1841年

鸦片战争第二年,这一年,英军进攻广州,攻陷宁波。

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琦善与英国代表义律议定《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呵呵)。

次年,英国人在这份草约上变本加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丧权辱国的日子开始了……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圆明园,永远的殇

公元1901年

庚子国难后,清政府与英、美、俄、法、德、意、日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9岁的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列强商讨条约内容,他面对漫天要价的洋人,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后吐血不止,积劳病逝。

(PS:虽然,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李鸿章签订的,但讲真,他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何必苛责和谩骂。)


上一个辛丑年,1961年,新中国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这个辛丑年,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新冠”后,迅速自愈。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现在的中国,终于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自由、自主、平等、宽容,并且底气十足,我们不惹事,当然更不怕事!

面对毫无待客之道、挥舞霸权大棒施压的美方代表,杨洁篪主任的回击是:“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

“强权即公理”这一套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因为,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灰暗底色下的中国了。用网友的话说:现在的中国很刚!

中国历史上那些“辛丑年”,我们都在经历什么

写这篇文章,一路回看,不是为了重温“天朝上国”的美梦,是为了让我们铭记:中国是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历史沉淀下,存在千年的不朽民族;中国人民是经历过风雨洗礼依然顽强奋斗的伟大人类。

我们从来处来,记住自己的来时的路;这样,我们才能不怕艰难险阻,走向未来的路,未来更宽广和光明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黄庭坚   大唐   王朝   嘉靖   封建王朝   汉武帝   英国   公元前   条约   李白   中国   盛世   公元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