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说到香港,比一票演员、歌星以及港式奶茶更上头的,就得属“港普”了。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港式普通话,俗称“港普”,指夹杂粤语特点的普通话。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作为一种自带“调味”的普通话,港普不能算得上一门正经语言。然而凭借着“渣渣辉”、“叉烧芬”“古天螺”等一众香港明星的不懈努力,港普已然在众多“怪味普通话”中脱颖而出,可谓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我是渣渣辉(张家辉)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皇后娘娘自我介绍——乌拉拉拉氏·已馊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很棒的汽痴(车)广告


近期热播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中,“大湾区哥哥”们的魅力狂卷少女心的同时,港普也再次成为了被大家无情调侃的对象。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港普其实真的很委屈——明明粤语大家都觉得好听,那为啥粤语口音加上普通话之后就发生了质变???


不好意思,港普听着总有种憨憨气质?

下面有请讲粤语的朋友们,跟我一起大声念出下面的单词:


制造——自造

池塘——祠堂

山城——三层

伤势——丧事

叫嚷——教养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别打了别打了,再也不敢了


粤语母语者很难用普通话分辨上面几组词是因为这些词当中,包含了粤语里没有的声母。在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中,有7个声母是粤语所没有的,包括舌尖前音舌尖后音:



标准汉语音标

拼音对应

舌尖前音

ts,tsʰ,s

z,c,s

舌尖后音

ʈʂ,ʈʂʰ,ʂ,ʐ

zh ch sh r


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前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背,让气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出;而舌尖后音发音时,需要舌尖翘起抵住前硬腭(擦音是接近而不是抵住),让气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出来。


普通话使用者发出舌尖音易如反掌,但由于粤语中没有这两组声母,粤语母语者的舌头并不习惯这项任务,因此掌握这两组声母的发音及它们所管的字,就成为粤语区同志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难点之一。


然而一个很悲伤的巧合就在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缺失或者不清晰,恰好也是很多语音障碍患者的重要特征......?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语言障碍是人在儿童期相对高发的言语障碍疾病,报道的发病率在0.78%~13.4%,(数据见参考资料10),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还是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时的辅音错误率非常高,其中功能性构音障碍整体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在舌尖后音(87.50%),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在舌尖前音(80.00%)和舌尖后音(90.75%)。(A 组为功能性构音障碍组,B 为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组)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图源,资料8


因此,当人们在这两类声母上犯错误的时候容易让听话者产生一种说话人“口齿不清”的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港普有时候听起来会有种“阿巴阿巴”的感觉。(阿巴阿巴,网络用语,对表达不畅或无语的自嘲)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不过得多一句嘴,语言障碍本身是一个很严肃的疾病,我们一定一定不要对语言障碍患者有偏见、加以取笑哈。


“魔改”重灾区

尽管如此,港普有个很优秀的特点——我们至少能听懂一部分。


特别是和部分福建同胞的普通话相比,港普的辨认难度还是要小很多的。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喜闻乐见的交通警示类节目《谭谈交通》经典名场面,当事人的“胡建”口音让谭警官误将他当成韩国人


粤语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很多声母在发音上是相同的: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图源,资料11


韵母方面,也有14个相同的: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同上


对于这些相同的声母和韵母,粤语区人民发音其实相对ok。


总体而言,声母部分发音除了刚才提到的舌尖音、舌面音( j、q、x)以及南方人经典“n、l不分”改变比较困难以外,剩下部分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韵母部分前后鼻音分不清、介音丢失(例如xiong、jia这类发音中的i发音丢失)等问题其实也无伤大雅。


但就是因为港普这种能听懂一部分的程度,就正好为大家的“魔改”提供了基础——一半很清晰,一半很魔性,合起来就变成了段子。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八爪鱼变身“白找鱼”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窈窕淑女,“棍”子好逑?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香港演员黎诺懿的采访名场面:今年没有盐(演)呢,原因就是我在拍一个“灿烂的Y母”??


不好意思但是......听了亿遍也还是没搞懂“灿烂的Y母”到底是个什么啊?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说到“Y母”.......这就扯到了另外一个话题——粤语当中的陌生惯用语


黎诺懿所说的“Y母”,其实是“外母”,就是岳母的意思。“外母”本来就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并没有说错,然而由于普通话中不少古汉语语汇使用率降低,这类词汇有时也形成了理解的壁垒。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电视剧《灿烂的外母》


粤语除了继承汉语中旧有语汇,例如“走一步,一步(走一步,看一步)”“鸡仔(孵小鸡)”等,也有像马仔(狗腿子)、拍拖(谈恋爱)这样的本土特色词以及的士阿sir这类舶来词。


丰富的惯用语使得粤语独具特色,但也让它到普通话的转换变得十分困难,很多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语,对方又get不到自己的意思......真真是难逃被“魔改”的命运啊!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你一本正经说港普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港普听起来有点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语速很慢,声调很奇怪。


我们知道,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省),去声(四声)

而粤语有十一个声调。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图源,资料11


而去掉入声类之后的粤语声调和普通话声调对应如下: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超复杂有没有!


并且由于粤语声调调型普遍偏平,基础频率就比普通话中的声调要低,因此突然从粤语变成普通话,声调到底应该多高,就更难把握了。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以阴平声调为例,对比香港粤语人群C组和普通话母语者M组在同一个单词基频上的差异对比,灰色线代表粤语组,黑色代表母语组,可以很明显看出粤语组的基础频率普遍低于对比组,图源,资料2


本来就不太会讲,还要思考声调,可不就得语速变慢了?而如果把握不好到底说什么声调......那就随便蒙一个吧。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轻声也是港普的大雷区。


词汇轻声是指一些口语词中的习惯性轻声,比如“漂亮、谢谢、西瓜、妈妈、看看、休息”等,尽管第二个字有自己原本的声调,普通话中也会自然地轻读。


然而需要轻读的词,很多时候没什么规律可循,这个任务对于港普选手们来讲,过于吹毛求疵了——想起来原调就不错了,还要让我轻读?


因此该轻声的地方,港普就还是照原调读,就产生一种又认真又搞笑的憨憨感。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此外,语法的差异也让学习普通话的粤语使用者们非常头大。


大家总说山东人说倒装句很魔性,其实粤语里面的倒装句也不差,特别是状语简直是“神出鬼没”——普通话里的“多买点肉”,粤语里就变成了“买多点肉”,“客人先吃”,变成了“人客食先”。比较句的用法也是相当奇特,粤语里常用的,不是“我比你高”,而是“我高过你”。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陌生的语法结构、微妙的声调、加上为了说好普通话诚恳努力的态度......听上去那就是,抑扬顿挫得有点偏门,一本正经得有点搞笑。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说一千,道一万,港普的“魔性”根本上还是因为粤语方言本身的特点。大家总是调侃粤语区是普通话教学“重灾区”,其实并不是真的取笑和嘲弄“港普”和“广普”们的口音,学好普通话当然重要,有自己的方言特色也不错啊!


如果不影响交流表达的功能,拥有一个港普口音未必是件坏事——毕竟开口就是段子的能力,不可多得哦。


为什么一听“港普”就想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舌尖音   音障   韵母   粤语   辅音   语言障碍   声母   舌尖   声调   母语   香港   口音   发音   轻声   普通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