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丁真道歉信#

抽烟这事,真的只是个人行为,只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从法律甚至道德上讲都无可厚非。

之所以丁真抽烟却惹得网友们两极分化,进入对骂模式,是因为“正反”两方看问题的角度本就是错位的。

所谓正方,他们是站在个人自由的视角,即一个人有权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有权力拒绝别人给自己的标签。

而反方,是从公众人物的角度,对抽烟这一行为进行解读,认为流量如此巨大的丁真,对年轻人的影响不应该是负面的,或者说应该有选择的进行宣传。

所以,两拨人吵来吵去基本就是驴唇对马嘴,谁说谁有理,根本就是两个问题。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但是,这两个论调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丁真即清纯又狂野的人设,根本就是粉丝的自作多情!

丁真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也从来没有这样表现过,只是吸引巨大流量之后,粉丝们自己扣的帽子,因为他们想看到这样一个丁真。

从此丁真就被彻底地分裂了,一个于现实生活中,一个活在网友的想象中。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而抽烟这个行为,恰恰和部分网友们意淫的形象大相径庭,所以有人就坐不住了:“丁真你变了”,“丁真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他了”。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媒体的“捧杀”,这其中要数丁真的“领导”,理塘文旅公司是其中的翘楚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丁真需要成为什么样子,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为所在地区创造旅游价值。

所以丁真抽不抽烟本身对他自己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塘不需要一个会抽烟的“名片”,那么丁真在对外的时候,就会被刻意的包装。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网友们所看到的所谓纯真,其实也是带着滤镜的想象,还真是挺可悲的,一群人的狂欢,只不过是另一群人的“手段”。

这不得不说说,丁真的幕后老板,理塘文旅总经理杜冬。

他本是在上海做翻译工作的白领,在一次来理塘的背包旅行中,被一个理塘姑娘打动,最后定居下来,还写了15万字的《康巴情书》。

他是一个知道大城市缺少什么品质的人,他也是一个清楚读者需要什么情节的作家,所以,在他的“调教”下,你们看到的丁真出现了。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客观地说,丁真是一件活着的商品,在橱窗里他漂亮得很,但是当商店打烊后,丁真就会回到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比如抽抽烟。

那些说丁真不会抽烟的,你们试试模仿下他的动作,或者直接问问老烟民就知道,这不是新手随便试一试就可以做出来的。

真相很简单,只是有些人不愿意相信,所以选择了自欺欺人。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而另一个槽点在于理塘旅游局的回应,把丁真当成一个“小孩子”,这真是有辱网友们的智商啊。看来理塘的领导们对于危机公关还是不甚了解,只好打出漏洞百出的感情牌。

这还不算完,甚至无知的说电子烟不是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电子烟有几率对人的肺部造成永久损伤。

这就是丁真的猪队友了,这回应基本上就是不打自招。

抽烟的丁真,被谁“捧杀”了?他只是满足网友幻想的“工具人”

丁真抽烟到底是不是个事儿呢?就看从什么角度出发了,我认为虽然作为公众人物,但他的私人生活只要不违法不伤害别人,谁也无法干涉。

但是在可能影响其他人行为的传播渠道前,应该保持一个起码的道德水平,也就是俗话说的“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

人为什么会痛苦呢,就是因为时刻带着面具,久而久之内心不断在揪扯。

照着这个趋势,丁真纯真的笑容还能持续多长时间呢?丁真的走红,成了网友们的狂欢,却成了他的枷锁。

相关阅读: 丁真用iphone 12被群嘲:符号化的丁真,还是成了工具人

欢迎留言,随缘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理塘   意淫   滤镜   旅游局   不打自招   符号化   网友   漏洞百出   纯真   流量   公众   角度   道德   幻想   领导   人物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