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部豆瓣评分7.8分的韩国灾难片《隧道》,使我想通了一个困扰了我三十年的疑问——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下面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本文在剧透前会有预警,请放心阅读。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一部多救一的灾难片

《隧道》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男人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遭遇隧道坍塌,被掩埋其中寻求救援,而隧道之外的各方势力围绕救援展开博弈,形势不断变化的故事。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听起来《隧道》好像没什么看点,毕竟常见的灾难片都是动辄成千上万的人受灾,甚至整个世界都陷入到危机当中,各种特效大场面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那这只救一个人的灾难片究竟有何看点呢?

(1)救援的过程一波三折,始终揪着观众的心。

看《隧道》,观众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男主角最后能不能获救。在《隧道》2个多小时的时长中,救援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而影片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剧本上的强行转折,而是在每次转折中都能折射出一定的现实问题,令观众信服的同时,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所以,即使你不小心被剧透了,提前知道了《隧道》的结局,电影中的波折还是会让你感觉到紧张不安。

(2)电影的重点是围绕救一人所引发的社会的激烈讨论。

如果为了救一个人,会调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使你的利益受损,你会不会支持救援?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果为了救一个人,会造成其他人的牺牲,还要不要救?如果只是可能会造成牺牲呢?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果要救得那个人是自己的亲人,要不要坚持?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果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的人中,有自己的亲人,该不该支持?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那如果不知道等待救援的人是否还活着,是否还要继续?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答案,这才是这部电影最真实的地方!观众们也可以随着镜头,反复跳跃到不同的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得到更多的收获。

(3)对于有幽闭恐惧症的观众来说,本片的紧张、刺激的程度堪比惊悚片。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4)《隧道》就凭着影片最后的:“你们这些混蛋给我滚!”以及点赞的手势,就值得5星推荐!



剧透警告,下文将包括剧透,建议先观看电影,再继续阅读。



二、救人的代价

《隧道》好像再一次将电车难题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1、不救李正洙,他一定会死;

救他,则可能带来其他救援人员的伤亡,也未必来得及救他。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2、在铲雪车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调配1台到救援现场,城市内的铲雪车数量就会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就会增大;

不调铲雪车,救援现场进度就会变慢,将李正洙活着救出来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上面两个两难的问题,虽然严格来说并不是电车难题,不过却都是关于在多数与少数之间抉择的问题,并且涉及到人的生命。


三、电车难题的解

《隧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生活中是没有纯粹的、绝对的电车难题的。

1、因为现实中的决定必然会带来利害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我们所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对我们造成相应的影响。

有可能是绑在铁轨上的那5个人或那1个人中有我们认识的人,或者我们知道的人;

也有可能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要考虑降低事件的影响,最终选择拉拉杆,救那5个人;

或者只是不希望更多的死者家属找自己的麻烦,在“紧急避险”的法律条款下,选择了拉拉杆,救那5个人;

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就是不愿害死本来不会死的人,所以没有拉拉杆……

总之,现实生活中,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因为现实中我们一旦进入到电车难题的情境里,就不可能再置身事外了,最终一定会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是权衡各种因素得到的结果。

因为不同的人身份不同,所站在的角度不同,最终一定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比如《隧道》中李正洙的妻子希望坚持救他;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救援队长站在自己职业道德,和对李正洙的直接承诺的角度上,坚持救他;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部分救援队员则没有队长那么强的责任感,在李正洙失去联系的时候已经不愿意再继续进行救援了;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政府也是希望尽快让李正洙的妻子签字,停止救援,尽快使另一条隧道的工程复工;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对于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把李正洙救出来对他们似乎也没什么好处,他们也不愿意相信李正洙还活着,他们不希望国家把钱继续花在救一个人(尸体)身上,而是恢复修建河图第二隧道,缩短首尔到河图的车程。所以支持政府的民意高达65%;

至于媒体,他们并不会真正关心李正洙的死活,他们更希望看到营救的过程更曲折些、时间更长些,好打破记录,好有更多的料可以爆。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态,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他人的死活,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隧道》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反应了真实的人性,因为当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可能也是同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呢?

2、因为现实中的决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只有两种可能。

现实生活中,像电车难题那样只有两个选项、非此即彼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别无选择,而是由于自己被一些条件束缚住了。换句话说,每突破一个条件的限制,我们就能有更多的选择;

即使所有条件都是死的,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帮助,也就是说创造更多的条件,创造出更多的选择;

就算所有条件都是死的,我们也找不到任何助力,在两个选项的中间,也总是有着更多的情况,任何微小的区别,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蝴蝶效应);而解决事件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也都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解决一件事情的方法,永远是无数的。

因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会开挂的人。

他们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别人摆在自己面前的两个(或几个)选择中,而是会跳出其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比如救人和救援队员牺牲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造成救援队员牺牲的并不是李正洙,也不是救援这个行为本身;造成救援队员牺牲的根本原因是救援队员的操作失误,是因为救援行动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当然不是选择不救人了,而是在救人的同时,强调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涉及有安全风险的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同时旁边设置监护人员监督。

不断提高救援的科学水平和安全水平,才能让救援队的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关于公共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分配的问题。

一般解决方法都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和优先解决大多数人(影响大)的问题。

那少数哭了也没办法让别人听到的孩子,就不管了、放着他们饿死吗?

显然也不应该,在保障城市交通的前提下,调一台铲雪车到救援现场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相应的,这确实会降低城市道路铲雪的效率,那就再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来弥补:比如抽调更多人员参与道路的清扫工作、比如投入更多交警加强交通指挥疏导、比如通过媒体呼吁市民雪天尽量减少外出、开车注意行车安全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而是因不愿意去做而找的搪塞别人的借口罢了。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所以说,电车难题在现实中从来都不是无解的,也不是两难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立场,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四、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这是一个人类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

《隧道》又一次动摇了我坚持人性本善的看法:

原来的我,因为希望人性是本善的,所以我相信人性是本善的,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人性是本善的。

但很多时候,包括我这次看完《隧道》之后的思考,坚持人性本善难以解释我心中越来越多的疑问。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于是,我再次对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考。

1、什么是人性的善恶?善恶又该如何区分?

善恶从来都是相对的概念,他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对于外界、对于社会或是对于其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这个行为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有利的,那这些人就会认为这个行为是善的;如果这个行为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有害的,那这些人就会认为这个行为是恶的。

同一个人的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人眼里善恶是不同的,至少程度不同。

2、人性本有恶,因为人具有生物性。

所有动物,都有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人也一样。(《隧道》就表现出了人类强大的求生欲)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自私(或者说利己)是人类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能活着的人都是有自私的基因的人,绝对无私和无限无私的人无法存在。

人的一生中要经过很多的正和博弈、零和博弈或是负和博弈,可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博弈都是正和博弈。

自私就是为了让自己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中,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在古代,尤其是饥荒的年代,自私可能只是为了多吃一口饭,好让自己活下去;

而在现代,自私多数时候是为了使自己掌握更多的资源,好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让自己的后代更有竞争力,在面临各种天灾人祸的时候,能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更大。

自私会让自己在有限的资源中去竞争,以获得更多的利益,那其他人的利益则会相应减少。

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自私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恶的,而自私又源于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本能。

因此,人性本有恶。

3、人性本有善,因为人具有社会性。

无论在上百万年以前还是现代,人都必须生活在社会中。

一个脱离社会,被遗弃在荒岛的婴儿是无法独自生存下去的,人猿泰山只是小说中的人物;

假设这个婴儿能够靠其他动物的哺育活下来,比如大猩猩,那他也是依靠大猩猩的社会才得以生存下来的。

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独自生存,需要聚集起来组成群落,然后按照性别、年龄实行自然分工:比如男人们一起围猎猎物,女人们则采摘野果等;

在封建社会,人们依然无法独自生存,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每个家庭基本都能够自给自足,比如中国古代典型的男耕女织;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没办法独自生存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社会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我们日常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喝的自来水、烧的天然气、使用的电等等……完全脱离社会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人的社会性也使人拥有了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特性。

而一个人的利他性对于其他人来说无疑是善的。

因此,人性本有善。

4、人性生来就有善与恶

利己和利他这一对矛盾的属性都是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绝对利己和完全利他的人都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

所以说,人生来就具有善恶两种属性,具有复杂的人性。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想把人性简单地定为善或者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如果说人性本善,则有些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如果说人性本恶,也有很多现象没办法解释。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人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复杂性,但就利己和利他这两种属性而言,他们就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只是不同的人身上这两种属性所占的比例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两种属性所发挥出的作用也不一样。

我们在现实中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能把对方想象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他的圣人;也不能将对方看做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的恶人。

全面的看待一个人,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


五、社会的发展

在上面我也简单地提到了,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应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人类的利他性与利己性的比值也会不断提高。

回顾人类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是由高(原始社会)到低(封建社会)再到高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多的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的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比如《隧道》所展现的,就是现代的救援,古代没有这样的事故,也没有这样的救援能力。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像电影中关于调用铲雪车的问题,体现的就是在生命攸关的情况下,有限的社会资源要如何分配的问题。

如果仅凭受害者花钱请来救援队,或者民间义务救援,能够达到的程度和效率都可想而知,所以就需要国家去调配资源。

那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国家调用公共资源去救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呢?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需要别人救援的情况。

一场灾难,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只是关系到他纳的税如何使用、或者对于生活造成一些不方便、某些利益受到暂时性的影响;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

雪夜认为,一个社会对受灾害的人(排除自己作死的)的生命重视程度,可以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目前的新冠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全国各地派遣医疗队支援湖北之后,湖北省新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持续降低。

事故下的拷问:你愿意为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雪夜在这里向所有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协作和互助的不断增加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

虽然你今天帮助他人的行为,未必会换来明天别人帮助你;

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重视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的生命,就会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他人生命的氛围,最终成为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理想社会。

你愿意为挽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的生命付出多大的代价?

取决于你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雪车   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   电车   善恶   救人   隧道   难题   其他人   自私   人性   代价   事故   程度   生命   社会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