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文 | 读书君

上个世纪50、60年代,饥饿、贫穷几乎“吞噬”着整个国家和百姓,尤其是60年代初的那场罕见的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影响之大,超乎想象。

在当时,“饿”几乎成了所有人最刻骨铭心的痛。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人们为了果腹,许多人都曾吃过“观音土”。

什么是“观音土”,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已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对那时的人来说,却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观音土”,一种白色黏土,过去常被没饭可吃的老百姓们拿来充饥。而人吃多了后会因为难以消化,而导致胀气致死。

如今,这种相似的做法,在贫苦的非洲地区,仍有发生。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在那个贫苦的岁月里,人们总是能做出许多如今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01

1975年的除夕之日,刺骨的严寒伴随着雨雪向人们袭来,一个中年男人叼着一支旱烟,守在茅房前,一待就将近是一天。

直到夜色降临,万家通火,大家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这个中年的男人,还神情呆滞、麻木地守在粪坑边上,他仿佛成为了被世间遗忘的人。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

这个场景给当时还是学生的罗中立深深的震撼,同情、怜悯,五味杂陈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他仿佛看到了苦命的祥林嫂、闰土、阿Q……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他回家给他取了两块月饼,而男人过了许久也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他决定要为此而画点什么。

随后,他接连画了三幅手稿,最初是画了守粪的农民。

何谓“守粪”?或许现在的人们,早已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职业。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守粪”,旧社会生产队为了“照顾”干不了重活的困难户,安排的一种相对较轻的活儿,即跟粪打交道的职业在过去,这是一种又脏又累的活儿。

然后又画了“粒粒皆辛苦”等……作品名分别为《收粪农民》、《粒粒皆辛苦》、《生产队长》。

然而,即便画了不少,罗中立仍觉得这和人民大众心中的农民形象还具有差距,缺乏“父亲”的共性。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作品 《收粪农民》

最终,在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构思创作之后,《我的父亲》这幅作品被完成出来。

作品完成之后,被送到了成都参展,之后又被选送了北京。

1980年, 在全国青年美展上,这幅《我的父亲》的作品从全国无数的优秀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当时美展绘画一等奖。而作品创作的作者罗中立,也因此而一跃成名(当时,罗中立还是一个大三的学生)。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当时,中国美术馆美术作品展展出的时候,许多人一进到了大厅里,就看到了大厅正中墙上那幅巨大的老农民头像油画。

为此,不少人感到纳闷、错愕不已,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一个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皱纹的老农民形象,竟然以如此“高调”的方式,出现在人们早已习惯仰视的领袖们的画像墙上。

当时的通讯还不发达,当这个获奖的天大的好消息传到当事人罗中立的耳朵里时,已是1981年1月初。那时的他,正在四川达县的家里。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当罗中立得知了获奖消息后,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一次次地向朋友再三确认,直到有人告诉他,中央广播电台有播过。

02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亲》的成名并非好评如潮,这幅作品的出现,曾一度被骂是“污蔑了农民形象”的作品。

最初,《我的父亲》在被评选之时,一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让许多人觉得眼前一亮:这是一幅满是皱纹、一脸苍老的农民面孔,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在诉说着农民的故事。

如此细节拉满,充满故事的作品,自然赢得了诸多评委的青睐。而其中,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在看了画作许久之后,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小调建议:

题目里用“我的”太小了,我提个建议,把“我的”拿掉,改为《父亲》吧.它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父亲”。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自此,油画《我的父亲》更名为《父亲》,成为了如今被大家传颂的鼎鼎有名的油画之大名。

然而,最初在好评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的骂声,正如莫言的作品一样,有人说他作品真实,有人骂他作品只为了迎合西方,抹黑了中国,抹黑了百姓。

油画《父亲》出现在大众视线时,有人认为这幅作品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画中勾勒出的是一个形象丑陋的人物,老农不仅一脸黝黑、眼眶下凹、嘴唇苍白干燥、牙齿也几乎掉光。为此,有人还曾评价说:“仅剩的一两颗牙,不管吃“黄连”.还是吃“白米”,反正迟早都要掉光光。”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父亲》油画刻画的这一个目光呆滞、眼神黯淡无光、神情麻木的人物特性,根本没有将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真实地表现出来。

用这种和“要饭”、乞讨一样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中国农民,展现全民“父亲”的形象,显然有“抹黑”的嫌疑。

对此,最早之前,还有人劝他:“这幅画很危险,最好不要拿去展览。”

而偏偏,就是这么一幅巨大的头像画,却被挂在了最受人瞩目的展厅墙上,接受着无数人的“审视”。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有人说,这无疑是在揭露和放大农民的丑陋,将农民的自尊心踩在脚下。

不过,尽管批判声不断,但是编辑却选择了“力挺”。

可以说,这幅画,走向全国,乃至于说是全世界,被我们所熟知的,成为我们教科书上的经典油画,离不开发现它的“伯乐”以及编辑们的费心的做“嫁衣”。

2005年,前《美术》杂志编辑栗宪庭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如此写道:

《父亲》在《美术》杂志上刊发后,除了得到巨大关注,也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有批评家批评《父亲》“污蔑了农民形象”,作为编辑者的我当时挨骂是肯定的,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应该给当时新的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年轻艺术家一个露脸的机会。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03

说起来《父亲》这幅画的不同看法争议,或许有不少人和读书君一样,表示看不明白,为何说到某件事或者某个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人将事物本身存在的些许问题,视为是一种“瑕疵罪过”。

客观上说,《父亲》这幅头戴毛巾、嘴唇干裂、满脸皱纹、手捧大碗、额头渗着汗珠细节拉满的作品,展现出来的正是我们当下那个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民父亲形象,更代表了当时的时代印记。

这幅没有呻吟、没有露骨刻画的图像勾勒,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更是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饱经岁月洗礼,却又坚强不屈生活着的广大的普通农民形象。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这样的作品,若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又理应是何种作品才能“登堂入室”,称为上好佳作呢?

自古以来,我们似乎都习惯于对别人吹毛求疵,却忘却了自我的底色。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农耕大国,正是那千千万万的农民,才让中国这片热土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承着生命及文化。

而中国的农民,是忍辱的农民,更是坚韧、包容、勤劳的农民。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在漫长的人生里,岁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记,而这样的印记,无需掩盖,它是唤醒我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读懂父亲,感恩生命与自然,善待一切,笑对人生的最有力的力量!

农民是时代的脊梁,父亲是生命的寄托,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们共同构成了家国与民族!“无情”的岁月在父亲面庞上,留下了一条条深沟一般的皱纹,而“有情”的父爱,却撑起了家国的“脊梁”!

《父亲》,无疑是一幅上好佳作!


参考资料:

匡渝光著《父亲》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细节拉满,教科书上那幅《父亲》的油画,原来“守粪人”是其原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油画   观音土   粒粒皆辛苦   父亲   美展   粪池   贫苦   原型   印记   中国   书上   皱纹   墙上   细节   形象   编辑   农民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