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第一批“见证者”

1964年国庆节的第二天晚上,为了庆祝国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次拉开帷幕。

这部歌舞诗规模宏大,仅仅是参演的专业以及业余文艺工作者就达到了3500多名,最关键的是,这场戏的“总导演”是周总理。众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加上周总理倾注心血的指导,共同成就了这部记载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辉煌史诗。第二年便被制成彩色电影上映。

10月2日之后,歌舞诗又陆续上演了14场,就在16日最后一场将要开始的时候,全体工作人员却突然收到消息,下午要在人民大会堂集合,说是有首长接见。工作人员一听当然激动,因为能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自己的,不用想就知道是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这对自己来讲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许久”之后工作人员终于等来了自己期盼已久的首长。随着周总理走上舞台,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周总理缓缓地说道,在开会之前,毛主席让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但是我要提3点要求。众人不解地问道是哪三点。周总理笑着回答道:第一大家不要跳…第二不要高呼…第三注意会场秩序…

然后周总理用略带颤抖的声音激动地说道:“今天,在我国西部,爆炸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台下顿时欢呼声一片,地板上传来轰隆隆的响声,作为第一批知道中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的群体,众人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周总理赶紧说道:“同志们,大家不要跳,再跳地板就要塌了!”

因为就在之前工作人员等待接见的时候,下午3点钟,属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了原子弹,就使氢弹引爆成为可能。之后我国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引爆了第一颗氢弹,这比美国研究原子弹和氢弹的时间还要短。

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原子弹与氢弹

为什么说原子弹的成功为氢弹的爆炸提供了可能?

与原子弹裂变原理不同的是,氢弹采用的是核聚变。核裂变比起核核聚变更好控制,操作起来也就更容易。

核裂变就是把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裂变反应只需要慢中子轰击铀235核,然后使铀核裂开,在裂开的同时释放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经常用到的就是核发电厂。

核聚变,也叫核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群小原子捏成一个大的。准确的来说,氘(dāo)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然后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聚合作用,从而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波。

比起核聚变,核裂变“威慑力”就小多了。而且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对自然界产生的副作用影响太广,且会长时间存在,核废料更不好处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遭到众多国家谴责的原因,相反核聚变所用的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外辐射要小得多。

由于核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让原子运动起来,而地球上除了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温度可以达到,别无选择。因此要让氢弹爆炸就必须用原子弹引爆。这就是为什么原子弹的成功是研制氢弹的重要保障。

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天才中的天才

而我国的氢弹研究进程之所以如此之快,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于敏。于敏同样是“两弹一星”称号的获得者。但是比起,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人,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那是因为在“解密”之前,于敏曾经“隐姓埋名”长达28年,在这期间人们只知道“氢弹”,却从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是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整天在外面做些什么。

于敏是我国第一批获得共和国勋章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以已故身份获此殊荣的院士。在关键技术领域,往往负责的就是于敏院士。于敏没有出国经历。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物理系天才。

1944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平时她也喜欢数学研究,为此候经常去数学系进行旁听,也有说法是因为于敏选修了北大著名教授张禾瑞的代数。

有一次北大数学系就搞了一次“逆天”的考试,那些数学系天才们全部被难住了,最高者也只是勉强及格。然而当老师批改到一份试卷时,发现这位学生竟然全部答对了,试卷的归属正是于敏。从那之后,于敏便声誉在外,北大师生无不知道北大有名天才中的“天才”。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北大第一届毕业生。随后成为张宗燧先生门下的研究生。作为导师的张宗燧很赏识这个得意弟子。他经常说自己教了一辈子的学生,从来没遇到过这么聪明的。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钱三强拿到于敏的资料之后,立刻就把于敏拉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年仅25岁的于敏就此开始自己的科研生涯。

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第二年,美国就以惊人的速度引爆了氢弹。当时正值朝鲜战争,中美是战场上的对手,因此美国便仗着自己手中的核武器,不断对中国进行“核讹诈”,事实上不仅仅是美国,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也曾用同样的路数对付过中国。

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开始迅速走向恶化,1960年7月16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同我国签订的600个合同。其中,专家合同有343个,科技合同有257个,并且撤走了全部专家,并且带走了全部图纸和资料,留给新中国一个“烂摊子”。在当时还有200多个项目没有完成,可谓是满目的疮痍。

苏联专家撤走后,更加坚定了中国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决心,毛主席批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在老片《横空出世》中,由李雪健饰演的冯石,在主持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对白:“在朝鲜,美国人用一个小玩意儿,在咱们头上悬了好几年。动不动就嚷嚷着,要对我们做外科手术。苏联专家也撤走了,瞧不起我们。没有这个东西,我们中国人的腰杆子就挺不直,就没地位,没和平,就不能踏踏实实过咱们的日子。”这段话把当时迫切的局势,形容得淋漓尽致。

时间来到1961年,作为负责人的钱三强,为了提前筹备氢弹计划,找到了身处科研前沿的于敏,并让他担任项目副组长,负责氢弹理论的研究。于是于敏开始转向氢弹。钱三强曾对于敏高度的评价:“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短短几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中国成为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为研制氢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仅用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样的速度震惊了全世界。据说中国氢弹用的是“于敏”构型,而世界其他各国则用的是美国的“t-u”构型,于敏构型成本更小,更先进。不过于敏构型是什么,这就无从而知了。

他18岁考入北大,25岁被选入科研队,是“土生土长”的天才

于敏等老一辈的科研人员,克服了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双重难题,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短短不到三年,就让中国国防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从此中国人的腰板才算真正地挺了起来。于敏也被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文章的最后,感谢于敏院士,感谢所有为共和国默默付出的老一辈的科研人员,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人民大会堂   北大   核裂变   构型   天才   苏联   氢弹   原子核   中子   物理系   数学系   土生土长   原子弹   美国   中国   科研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