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电影你好李焕英#

文| 丁小米

图| 网络/丁小米,侵删

声明:所有作品均为@丁小米Amy 原创,拒绝抄袭和洗稿,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子:我们总是说,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那么,我们真的会仅仅满足于孩子健康快乐吗?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春节档火了一部电影,截止目前,票房已经超过40亿。很多人看过之后,表示自己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也有人说孩子看了电影之后,回来都乖多了。

那就是由贾玲自编自导自演地致敬自己母亲的《你好,李焕英》。

2001年,贾玲的母亲李焕英和贾玲的父亲为给当时正在学表演的贾玲挣学费,开着翻斗车给村民拉稻草,谁知车翻了,坐在稻草堆上的李焕英不慎摔下,当场身亡。

匆匆见了母亲最后一面的贾玲,陷入深深地自责中。

这次,贾玲通过电影,与母亲隔空对话,向母亲表达内心的思念和愧疚。而她的母亲,也说出了想对女儿说的,从没说过的话:

我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这部影片,既是女儿给母亲的献礼,同时还是母亲对女儿爱的重新审视。

作为父母,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自己不经意的话,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愧疚感,将父母的不如意归咎于自己身上,一如电影中的晓玲。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01 记忆里不快乐、不幸福的母亲

“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

记忆中的自己,总是给母亲惹麻烦,丢脸:尿裤子、摔破裤子、成绩差,被叫家长。

而印象中的母亲,也总是为了这样的自己脸上无光,眉头紧锁。

所以,影片的开始,晓玲一直在强调,是她导致了母亲“不快乐”、“不幸福”的一生,因为她“没有做过一件令母亲高兴的事”。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大概都会有体会。那时候的父母大多很辛苦,生活条件差,为了给子女更好的生活,将子女培养成才,父母们都是拼命劳作。

但是,那时候的父母大多又并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激励子女,很多人都说过“为了你,我如何如何”,以及“我这么辛苦,你一定要怎样怎样”的话。

这些,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体会最深。所以,哪怕是为了父母,也要让自己更有出息,不然,就会有愧疚感,甚至负罪感,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愧对父母的付出。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影片中,最初的李焕英,表现出来的并不只是“女儿健康快乐”就好,她也同样对女儿有要求,希望她“有出息”,让她更有面子。

这一点,在“升学宴”上李焕英与王琴的一番火药味十足的对话里表现得很明显。

为了让母亲高兴,晓玲造了张假证,家里大摆升学宴。母亲过去的同事王琴在席间说,自己女儿在国外念书,学的导演。李焕英听了之后,和她针锋相对,在败下阵来之后,是有愤愤不平的。

而后来假证被揭穿,母女俩走在街上,晓玲说:“我以后肯定有出息!”李焕英回头说:“那肯定的!”

所以,在晓玲的心目中,自己没变得更有出息,是愧对母亲的,母亲是不开心的。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02 你来了,我很高兴

“妈,你千万别有事,你就这样走了,我会恨自己一辈子。我做一回你女儿,连一次也没让你高兴过,哪怕是一回呀!”

在母亲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的时刻,晓玲伏在母亲病床前痛哭,母亲感应到女儿的这份悲伤和遗憾,于是给她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在梦里,她要告诉女儿:因为有你,妈妈觉得很幸福。

这句话,是母亲在世的时候没有让晓玲体会到的。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许李焕英和大多数母亲一样,有过琐碎的抱怨,对女儿不省心的责备,还有多数时候紧皱的眉头,以及极少展露的笑容。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这些不经意的举动造成了女儿负疚的心理,认为母亲所有的不快乐都是自己造成的。

弥留之际的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想让女儿知道,她一直很快乐。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我觉得我这辈子过得特别幸福,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回到1981年,晓玲为了让母亲拥有一个外人看起来更“美好”、更“体面”的人生,她心情复杂的去撮合李焕英和后来发展得很好的沈光林,因为沈光林有一个处处碾压她的“学霸”女儿。

她认为,只要母亲有了这么个聪明有出息的女儿,日子一定过得比当自己的母亲更幸福。

然而,李焕英最终却依然选择了当她的母亲,一如刚回到过去,母亲对她说的:“你来了,我很高兴。

即使你没那么乖,即使你有些平凡,你依然是我永远也不会舍弃的孩子。哪怕时间倒转,我还是会选择做你的妈妈。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03 对不起,我爱你

“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这是为人父母中绝大多数人都说过的话,只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就满足于这一点呢?

在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的确曾单纯的希望只要她健康快乐,但是,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我们开始对他们有了各种要求和期待。

有没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好;什么时候学说话,什么时候学走路;学习时,是不是比别人学得差;工作时,是不是比别人挣得多……

孩子没那么有出息时,做父母的会觉得脸面无光,就像李焕英对女儿说的:“你什么时候能给我长回脸?”

影片中,为了不让女儿心中留下遗憾,回到过去的李焕英一直在配合女儿,做女儿认为能让她高兴的事,去抢电视机、打排球赛、和沈光林约会。所有的这些似乎都在告诉女儿:对不起,我的女儿,不论你是什么样子,妈妈其实都是爱你的。

有人说,父母在等我们说一句“谢谢”,而我们却在等父母说声“对不起”。

然而,等自己成为父母之后,才知道父母不是不爱你,而是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爱你。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结束语:

影片的最后,发现母亲也是穿越回来的晓玲,终于想起了母亲这一生中那些快乐的瞬间:

父亲虽然不如沈光林有“出息”,但他稳重踏实,还有点小浪漫,更重要的是他和母亲情投意合;自己虽然不省心不那么优秀,但也曾经带给母亲无数的快乐。

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像个五味瓶,里面酸甜苦辣咸,都有。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丰富的层次,多姿而绚丽。

只是,我们常常更多的将目光停留在不如意中,而忽略了曾经拥有过的更多的快乐。

幸福并没那么复杂,有时候仅仅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想起一位叫朱尔的小朋友写的诗: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现实中的我们,并没有李焕英和晓玲那样的机会回到过去,去弥补彼此心中的遗憾,唯有在现下,珍惜彼此。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想对孩子说的,不是“你看妈妈多辛苦,你要孝顺妈妈”,而是:

孩子,有你们,真好!

《你好,李焕英》:很抱歉,我的孩子,为这些年带给你的愧疚感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心情故事。我是丁小米,一个爱码字的佛系“码农”。这里有情感故事、人生感悟、影评剧评、书评,还有不定期分享的创作心得。喜欢就关注我@丁小米Amy

前期内容:

《刺杀小说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为信念,或为欲念

《刺杀小说家》中几个隐藏情节,细思极恐:比鬼可怕的是人心

更多内容,请点击@丁小米Amy

#春节档观影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愧疚   孩子   这一点   人心   小米   出息   子女   你好   女儿   母亲   父母   妈妈   幸福   快乐   健康   电影   李焕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