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唐僧整日念叨最多的就是“阿弥陀佛众生平等”

在他的心中只要不涉及自身,就可以众生平等的

其实在唐僧的心里阶级感是很重的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三打白骨精》一集,孙悟空千叮万嘱不要出了这个圈

八戒做事儿没有底线,贪吃贪色。看到女的就想扑,看见吃的不要命

怂恿唐僧出了这个圈,结果差点被白骨精给KO了

只是八戒的怂恿才导致的这个结果吗?

不,若是八戒或者沙僧说或许唐僧会十分的信任,换做孙悟空就不会一定了

唐僧目标明确就是无论怎么样,不能耽误取经

在过通天河的时候,明明知道河中有妖怪,但凡动脑子想一想都会明白,前一天河水奔腾

一夜之间就雪花飘零,河面结冰而且十分结实。众人皆知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是唐僧固执己见,不顾众人劝说,执意要踏冰而行

不是因为耽误不了这一天,在唐僧的心里过得了河最好,过不了也是有“后盾”的,有危险悟空会来救我

结果走到河中央,就直接掉进去了。差点成了妖怪的盘中餐

有时候都怀疑,唐僧是不是佛祖派下来“度”孙悟空的

孙悟空的每次劝解唐僧都不会听,而且每次都需要让孙悟空竭尽全力地去营救

仔细想想,唐僧从未听过孙悟空的任何意见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荒山野岭遇见一个美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在树上绑着一个女人

任谁也要想一想,八戒不算,本身他就荤素不忌的

偏偏唐僧只听八戒,不理会孙悟空的劝解和分析。结果被掠到了无底洞里

又是荒山野岭绑着一个娃娃,唐僧照样没有听孙悟空的话,顺着八戒执意救人,差点被烤成“人肉串”

人做事错一次,是意外。错两次,是大意

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只能说他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某种心理在作怪

唐僧很听八戒的话,沙僧可以忽略不计,小白龙就没有台词

在这个四人一匹马的组合里面,除去沙僧和白龙马,对唐僧保护力度最大的就是悟空

八戒只是个陪衬,还三天两头要回高老庄

就这样一个配角,唐僧却十分认同这个帮不了自己,救不了自己,还整日给自己拉后腿的人

救自己的是孙悟空,帮助自己的是孙悟空,陪伴自己时间最久的还是孙悟空

可是为什么唐僧从来不听从孙悟空的任何建议呢?

还对孙悟空疾言厉色,有过便念紧箍咒或者赶走他,毫不怜惜念旧情呢?

若说唐僧是个“熊孩子”,来给作为家长的孙悟空捣乱,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在礼仪胸怀方面,唐僧是不差事儿的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八戒不顾礼仪抢吃抢喝,悟空训斥,总是被唐僧阻止

有时甚至不顾唐僧是否食用,便要先喂饱自己的肚皮,唐僧还是十分包容不会多加指责

在这四人团队里面,八戒毛病问题最多,他能包容

沙僧几乎就是个摆件儿,抱着什么也不做就什么都不会错的态度,他也对其不错

白龙马整日被他骑在身下,每次休息也都会叮嘱喂好马匹

为什么偏偏对孙悟空总是非常严厉苛刻,甚至是撵走孙悟空呢?

因为在唐僧的心中是鄙夷孙悟空的

这个在《西游记》十六集《趣经女儿国》的时候,就给出了答案

女儿国王向唐僧示爱诱惑,唐僧也是凡心已动,正要无法克制出大问题之时,蝎子精给浇了一盆冷水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掠到琵琶洞中,唐僧拂袖而走

蝎子精说道:御弟哥哥,你对那女王软玉温存,柔情蜜意的,怎么对我理都不理呢?

唐僧厉色道:人妖岂可相提并论!

这句话道出了,为什么唐僧独独对孙悟空疾言厉色,并不好待的原因

在唐僧的心中,孙悟空始终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妖怪,就算被封为“齐天大圣”也不是正规军

妖怪做的都是坏事,谁会相信一个妖怪的话呢?否则也没有必要给他带上紧箍咒了

把他留在身边,一是自己确实需要帮手,二来观音菩萨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所以就算孙悟空鞍前马后,端茶倒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唐僧

有危险,受困都是他第一个前去营救,也改变不了孙悟空的出身

更变不了唐僧心中根深蒂固的阶级感

猪八戒长相丑陋,毛病颇多,行为令人无语,可是出身正牌,天上的元帅

沙僧吃人无数,行程中毫无建树,唐僧也是礼遇相待,只因沙僧的出身是上天的大将

小白龙更是龙族太子

佛经虽说,世间万物一视同仁

也把这万物分为六道:为天道,中为人道,下为阿修罗道(魔)、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三恶道)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在这个团队里,八戒,沙僧,小白龙都属于天道中人

唐僧属于人类,只有孙悟空是第三道的妖魔类

唐僧自小阅经,六道早已了然于胸

对上也是遵从有加,对下也是怀着一视同仁的心态来对待

尽管如此却改变不了心底对妖界的鄙视,对孙悟空的轻蔑

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遇到的妖怪不计其数,女妖更是个个妖艳

除了直接要吃了他的蜘蛛精和白骨精以外

其余的女妖多数都会想要跟他配对成双,娇艳的桃花精,妩媚的白毛老鼠精,还有化身公主的玉兔精

哪一个不比女儿国王更有味道,可是一路走来,唐僧只有跟女儿国王有过温存,甚至动了凡心,许诺下辈子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为何?因为它们跟孙悟空一样,是妖

唐僧的底线是不能阻止我取经,只要能取到真经,谁跟着都行

唐僧是自私的,只要对我有利,你可以留在我身边

他知道孙悟空要想转正,脱离妖籍,就必须跟在他身边,无论自己做什么他都不会离开的

更知道孙悟空虽有妖性,也是有原则讲规矩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应了观音菩萨的话,也报答自己帮他脱离五指山的恩情

唐僧不知道的是,在孙悟空的心中,是妖是仙都无所谓

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份责任感,做什么也是要有始有终的

你怎么看我是你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尽到我的这份责任

《西游记》唐僧并不慈悲  孙悟空揭开他的假面

唐僧的阶级感和胸怀,“贵族”出身的八戒和沙僧,与孙悟空的胸怀和行动是没有可比性的

孙悟空虽出身妖界,却心口如一, 敢作敢当

在后来的时候,唐僧也看明白了,他虽出身不正,但本事大

八戒沙僧虽然出身高贵,可也带有“贵族”的那些惰性

便渐渐地在心里多少也接受了孙悟空

无论你的出身是如何的,你本身的光环不是出身就能给你带一辈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唐僧   通天河   悟空   疾言厉色   西游记   都会   荒山野岭   凡心   紧箍咒   白骨精   假面   妖怪   慈悲   胸怀   阶级   国王   出身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