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去年6月下旬,我将某校庆影片拍摄完毕开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后,与编剧孙昌文老师约好回家乡钟祥创作堪景的时间。因孙老师5-6月一直在湖南张家界拍摄电影《茅岩河纤夫之恋》剧组里边拍摄边修改剧本,待电影拍摄杀青后,他直接回荆州老家过端午节和休假,也一直在荆州等我回荆门的消息。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编剧孙昌文老师

在回老家创作电影剧本堪景之前,我早就制订出《光灿影业导演/编剧创作电影剧本堪景行程安排计划》。带着这份堪景计划方案,7月1日,我回到荆门在与编剧孙老师汇合后,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我们将马不停蹄地走遍家乡石牌古镇和瓦瓷片区的山水田野等可挖掘故事的地方。在外工作十几年了,我从来没有在曾多少次都让我魂牵梦萦郁郁葱葱的七月回过家乡;这次可以让我好好感受一下七月家乡的“那时那地那人那风景”,也让编剧孙老师也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古镇特色等。对于一个真正创作型的电影导演来说,剧本,电影的一剧之本,我们根植于家乡和父老乡亲,不能假想出无根于或脱离人民群众而不现实的电影作品!创作电影剧本,无论对于编剧,还是做导演的我,我们都需要深入故事的发生地采风、挖掘、提炼等,这是我们来做精品电影,在剧本的策划和创作开发阶段都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流程与环节,也更是我们在遵循文艺作品创作采风的规律。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钟祥稻田一片

7月2日早晨,编剧孙老师从荆州上来荆门,我们会合后,按行程计划安排,中午,我提前邀约了荆门本土小说《张场恋哥》的作者杨秀清、荆门掇刀区作协主席刘武忠、《荆门周刊》主编赵雪莲等人相聚在荆门清泉酒楼进行故事素材研讨座谈,收集和挖掘荆门全市范围内有关的年代典型故事或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素材。在创作座谈会上,《荆门周刊》的赵主编为我们提供了2017年《荆门周刊》在全市进行征稿的《往事存档》三本书,希望可以帮助我们在里面进行挖掘出一些故事素材;这对我和编剧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特别是杨秀清向我们讲述了她以荆门团林铺镇张场村作为创作背景的年代小说《张场恋哥》,给了我和编剧很大的启发和思考!荆门掇刀区作协主席刘武忠老师、荆楚网记者安从斌先生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荆门边城有关渡口的真实故事……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荆门创作座谈

座谈完毕,我们匆匆惜别,回到了我的家乡老屋——钟堰村。傍晚,在钟堰村集街我们看了小学、供销社、信用社、卫生院诊所、粮站、福利院等这些原来在90年代初极具繁华的地方。如今,这些当年的建筑都还依旧保留着原貌,但繁华已不在,映入我眼前的却是乡愁般的荒原景象,时代的变迁,让原来的那人那景那故事早已随风灰飞烟灭…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钟堰村医院旧大门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钟堰村医院堪景

7月3日上午,从我家从发,去勤劳村,看了勤劳大路、松林、邹集集市、勤劳六队等比较具有特色的山林景和丘陵地貌。在经过肖店村白鹤冲时,我们特地再次去了白鹤冲水库,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在艺术家的眼里,景色就会不同,至少在原生态的旷野之中多了一份水的柔和与灵气,看到了水库边那座已被当地人竟遗忘但特有感触的年代石桥……依旧去了貌似“黄土高原”般应景的郐坡冠山北,“繁华落尽,洗净铅华”的瓦瓷滩老街、官堤台子湖等地堪景、采访等。顶着骄阳,踏着酷暑,我们又一次在家乡努力寻找电影故事场景的支撑地点。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导演张乃平与编剧孙老师在石牌肖店白鹅冲水库堪景

7月4日,在石牌社区周志强书记的安排及陪同下,我们得以在石牌古镇老街堪景。我虽然是地地道道的石牌人,但对石牌老街还是感觉不太熟悉,甚至有些老街我还很陌生;在外求学和工作时,我每次到石牌镇上就似过客般地匆匆离去,根本就没有停留下来,好好地看看这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古镇。这一次,我们在周书记的带领下,我也是才完整地看到了石牌老街景貌、清朝及民国时期的古镇民居房、民俗博物馆、石牌古戏楼等这些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每到一处景,编剧和导演都隐约能感受到古镇历史、故事的存在感,努力寻找石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故事场景建筑,了解风土人情、老街民居习俗……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编剧孙老师采访石牌古镇民居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石牌古城墙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钟祥石牌古镇

当天下午,在石牌社区大会议室,我们又开了一场有关于石牌故事素材收集和电影故事创作的座谈会。石牌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斌、石牌社区书记周志强、石牌老街的衣街老人(苏老)、原石牌老书记唐书记等和在石牌的二十多名老居民、老街坊,而且还有专门从钟祥市城区赶回来的石牌老人等一起,都被邀请来参加我们的电影故事素材收集和创作座谈会, 为我们提供了最真实的石牌故事素材,让我和编剧都特别地感动!他们不顾酷暑,兴致勃勃、热情洋溢地为我们提供过去发生在石牌可歌可泣、原汁原味的爱情故事。座谈会上,他们讲述了石牌一对青年恋人因为家乡婚姻观念的束缚,为抗争这种世俗的婚姻观念,为了爱情,他们双双跳进幸福河,上演了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向世俗的婚姻枷锁作为抗争,打破古镇千百来对婚姻世俗的偏见……从此以后,石牌古镇的父母对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的干预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座谈会上,大家也讲了80年代末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敢闯敢干敢拼的石牌人走出古镇去创业,将石牌豆腐带到外省打开市场等,会上大家争先恐后将“石牌豆腐”崛起的缘由和创业的历史向我和编剧娓娓道来……座谈会结束后,石牌镇委朱书记也会见了我和编剧孙老师,我向朱书记汇报了我想回家乡石牌拍这部电影的缘由和想法及自己的导演情怀,想借助在家乡拍摄的这部电影,能走上国内外的国际电影节上,用电影艺术呈现的形式,来多多宣传咱们家乡的石牌古镇……朱书记听完我的汇报后,很高兴也很欢迎;并明确表示,在我回家乡拍摄这部电影时,镇党委和镇政府将会全力支持我在石牌拍好这部电影。当我听到朱书记能这样热情地欢迎和大力的支持时,特别的让我们感动,这更增加了我回老家石牌来拍摄这部电影的信心和决心!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乃平导演在石牌社区进行家乡电影故事创作座谈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石牌社区电影创作座谈

张集,钟祥北面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二十几年前,记得我在钟祥县城读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张集的女同学,每到周六不上晚自习,我们这些在校住读的学生在教室看书聊天时,她都会给我们讲很多有关张集的民间传说和当地一些“山里山外”的故事,这些故事当时听起来颇有意思,当然也有山里人那些淳朴的爱情传说和猎人传奇故事…她也会给我们讲讲张集的风景如何漂亮、张集的姑娘如何秀气等等,讲的每个在场听的同学都想去张集看看……可这一等就是二十年后的事了。本来2017年“十一”国庆节假期,我回老家创作电影堪景时,也特别想去张集看看,但因为回程的时间太紧,就再一次与张集这个风景秀丽的“山镇”擦肩而过,让我在心里还是留下了许久的遗憾!去年春节前夕,一个在横店做录音师的朋友廖奎杰是张集人,在他邀请一些朋友去张集采风时,我看到了他在朋友圈发出来的张集老街那种年代感特别强的老街照片,还有老街后面的小河和青石板桥…这些极具年代感的景物和建筑以及山村特有街市的文化,是一直在我脑海里寻找的具有湖北楚文化地域的特色电影场景,心里也就更加想去张集看看了……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集老街全景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钟祥张集老街

7月5日,我和编剧孙老师在钟祥好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张集。在去张集之前,我的心一直是特别向往的,当时我也不认识张集的任何一个人,做录音师的朋友又在北京的电影剧组里拍着戏,好在我们深圳钟祥商会的陈延河老总他是张集人,在他的帮助及安排下,我很幸运的与张集镇党委和政府的相关负责人联系上了,我们这才得以最终成行;要不然我们再次会与山青水秀的张集“擦肩而过”,留下可能是终生的遗憾了。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集老街转角遇见爱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乃平导演在钟祥张集老街进行现场堪景

二十几年后,当我和编剧孙老师第一次来到了当年高中同学在故事里讲的张集时,其感受还是完全与众不同的,这里山川风景秀丽,空气湿润、新鲜。张集镇党委、政府还特别安排负责对外宣传的专人接待我们,陪同我们在张集老街进行堪景。一走进张集老街,我很吃惊!以我导演职业的敏感性,我在湖北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保存这么完整且很有湖北中部特色年代感非常强的老街,如果是拍摄电影80年代戏的话,这里就是活生生的电影场景,美术根本就不需要进行置景。看到这些老街的年代场景,我当时心里是非常地激动的,因为这里的街景和老街两边的建筑,特别符合我电影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年代爱情故事场景地。穿过老街石门,我们看见了张集老街后面的小溪河,走上了远近闻名且用传说中具有恐龙脚印化石的大青石板铺成的“连三桥”……张集,虽然我迟到了二十几年,但今天的到来,的确不枉此行!流传于钟祥地区上百年的民谣“石牌的豆腐,丰乐的包子,转斗湾的酒,漂亮姑娘张集走!”不可不信的缘,终究还是要继续……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集王河桥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集老街连三桥

石牌——张集,一个在钟祥西南,一个在钟祥东北,两镇遥遥相望,都是颇具年代文化的历史文化小镇,多年机缘的巧合,冥冥之中,因为我的电影,两镇“缘”于一起,因为我的电影,一场旷世之恋的故事,将会在两镇里大戏上演(拍摄)!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石牌古戏楼与张集三连桥

7月6日,我们去了武汉,我把编剧孙老师送上高铁后,我在武汉卓刀泉某教师小区看望了在病中的家乡原勤劳村支书邱扬品老书记,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老书记在病中一直惦记着我回家乡创作电影的事情,今天我们终于相见,他是格外的高兴和激动,早就把他早已准备好且保存了40多年,非常珍贵的第一手当时发生在石牌瓦瓷片区的年代故事文字材料,一共整理出来21本材料本,无偿地交给了我,希望我能在这些材料里面,寻找和挖掘出有用的家乡故事素材来进行电影创作。我当时特别的感动,没有想到回家乡创作电影,得到了家乡这么多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当时,我在邱书记的家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一定要把家乡的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带着这部电影走向国际电影节……所以,我时刻都在要求着自己:我的这部电影必须是精品,才能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家乡故土和家乡支持我的父老乡亲们!

不忘初心,张乃平导演敢于担当创作精品电影!

张乃平导演不忘初心

未了,去年我和编剧孙老师为创作电影剧本回家乡堪景,这是我根植于家乡和父老乡亲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创作电影作品,也是为这部电影能在今后成功地拍摄而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这一步,也终于让我更加明白了家乡的人民需要电影,需要讲他们自己的故事,也更需要艺术……我会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名行,敢于去做一个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的电影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老街   荆门   荆州   导演   初心   电影剧本   父老乡亲   古镇   编剧   素材   书记   家乡   年代   老师   故事   电影   精品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