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徒弟“用汶川做梗”的背后:流行是恶俗的通行证

这个冷热不均的五月,也许对一般人而言是个平常的月份,但对于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来说,却是多事之秋。

在“郭德纲徒弟脑出血众筹百万”事件刚刚过去之后不久,又一条关于郭德纲徒弟的负面新闻再次成为网络热点,5月12日,网上热传一段拿汶川地震做逗梗的相声视频。视频中,德云社演员张云雷抖包袱称“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树,我仨姐姐多有造化啊”,引起网友极大不适。随后张云雷发微博向观众和德云社道歉,他称“自己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作品,这种做法都是不应该的……”

郭德纲徒弟“用汶川做梗”的背后:流行是恶俗的通行证

当事人已通过微博公开道歉,态度不可谓不诚恳,但仍未得到原谅,网友“园丁”就留言指出:“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此古训啥时都不过时!”

很多年以来,一些明星由于艺德缺乏引发的公众事件时常见诸报端,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而此次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就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开不恰当的玩笑,言行中透着对汶川地震逝者的亵渎。

表面来看,“用汶川做梗”似乎是张云雷的“个人行为”,但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当下大众的艺术趣味、精神境界日趋低下,排斥严肃文化,追捧低劣作品乃至糟粕;一些恶俗的元素抑或文化以流行之名大行其道,污染了整个社会空气,换言之,流行已成为恶俗的通行证。

相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其功用首先是讽刺,搞笑次之,让社会大众在笑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级人物功不可没,他们虽然起自旧中国的街头地摊,却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摆脱低级趣味,赢得健康的笑声,使相声得以登大雅之堂;侯宝林甚至荣膺北大中文系名誉教授,开“曲艺概论”课程。今日中国,大众的艺术趣味、精神境界日趋低下,排斥严肃文化,追捧低劣作品乃至糟粕;这一点,在一些相声作品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以毫无底线的荤段子,插科打诨为能事,而这一切的一切,张云雷的师父,德云社的总掌门郭德纲无疑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浙江卫视的王牌栏目《喜剧总动员》的一期节目中,郭德纲和秦岚表演了一段相声,整个演出过程中,郭德纲对秦岚各种撩拨、甚至挑逗,而节目现场的观众基本是一些00后的孩子,郭德纲在表演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已不单单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而是无形中传播了低俗甚至下流的东西,可以说,郭德纲是在开历史倒车,将旧中国街头地摊的噱头找回来,奉为至宝,并且乐此不疲,他不论是作为一名相声演员,还是相声团体的负责人,已经做了非常不好的示范,起了很坏的作用。

《三字经》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正是由于郭德纲一系列轻浮的表演,以至于他的弟子们有样学样,最终酿成今天的恶劣影响。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是梨园古训。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当自觉担当、严于律己!但事实证明,郭德纲和他的徒弟们只是将这句古训挂在嘴上,并未完全付诸实践,完全在说一套做一套,艺德已然丧失殆尽!

说到艺德,京韵大鼓的创始人,有着“鼓王”之称的刘宝全以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他在修身养性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严于利己,洁身自好,在邪欲横流的旧社会演艺圈中,乱七八糟的事不知有多少,但“鼓王”这里却一本正经。据他的女同行讲,只要有堂客(女性)在座,无论天有多热,他都是一件长袍在身;无论是多么随便的场合,他也不说说笑笑,甚至连多看人家一眼都不。有人就说,“鼓王”一直到晚年都能登台,艺术生命这样绵长,是和他修身养性,将传统的道德规范笼罩在身上息息相关的。

而郭德纲作为一名相声界的大腕,却行为轻佻,言辞粗鄙不堪,与“鼓王”刘宝全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通俗不等于庸俗,插科打诨也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挑战社会公众的底线,而“做戏先做人”则更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汶川   恶俗   徒弟   艺德   插科打诨   旧中国   古训   糟粕   修身养性   低劣   大众   相声   通行证   事件   作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