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从我开始,国企的钱不能乱花!上港,国安听到了吗?

近年来,中超各俱乐部在投入上出手非常大方,私企如此,国企亦是。中超作为三流联赛,在转会窗口上却引领潮流,一大批高水平的外援接踵而来,外教也不断升级。世界最高年薪球员榜单前十名竟然有五名中超外援。

但是,与大投入相反,尽管俱乐部层面有了收获,但是国家队却依然难逃再次折戟12强的局面,可以说,中超这种金元至上的潮流对中国足球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

鲁能:从我开始,国企的钱不能乱花!上港,国安听到了吗?

恒大虽然拿到了两次亚冠奖杯,但是中超并没有因此获得尊重。在日韩眼里,中超就是靠金钱堆砌起来的怪胎,缺少大众足球基础支持的中超,早晚都会是消失的泡沫。而在主流联赛的眼睛里,中超仍然是不入流的联赛。

以上港,鲁能,国安等为代表的国企球队,更是由于管理业余,导致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被球迷诟病为“国有资产大量流逝”。

在这种情况下,足协推行了U-23新政,不再设亚外,减少外援上场名单,并且对转会内外援设置转会调解费等措施,尽管有些强硬,但是的确不失为有效调控中超大潮流的最佳办法。

鲁能:从我开始,国企的钱不能乱花!上港,国安听到了吗?

尽管有的球队对于新政有抵触情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超涌现了大批青年才俊,刘奕鸣,黄政宇,郑达伦,张修维,韦世豪,胡靖航等年轻球员都逐渐的成为各自球队不了替代的球员,可以说如果真正贯彻下去,将会有更多的年轻球员出现,他们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国家媒体也一直对中超不断发声,从2016年4月到2017年11月,央媒连续发表多篇评论员文章:“土帅不能只当救火队员,他们应该获得尊重”“中超:土帅洋帅哪个更好?”“土帅生存不容易!”“培养土帅刻不容缓!”“本土教练培养别断档了!”这些文章,探讨了土洋结合的可能性,指出土帅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督促培养本土教练,批评了有钱任性的中超潮流。这些批评不光是针对私企,更多的是针对国企俱乐部乱花钱的不良风气。问责也许不会,但是至少纠错已经开始。可以说中超的不良发展引起了上层的重视。

鲁能:从我开始,国企的钱不能乱花!上港,国安听到了吗?

央媒文章可以被认为是对中超的再一次调控,是中超的又一项新政,对未来的中超无疑具有指导作用。

申花扶正吴金贵,鲁能起用李霄鹏的做法,其实无关乎二人的执教水平,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央媒调控文章的一种呼应。鲁能换帅以后,新·华·社第一时间发表文章“鲁能换帅并非心血来潮,培养本土主帅系自身战略”,对鲁能的做法进行了肯定。

鲁媒12月1日率先发表文章“国企鲁能带头用土帅,重整旗鼓换个活法,”文章指出,下赛季鲁能的方针是“中西结合,中方为主”,鲁能决心迎接困难和挑战,作为国企球队,鲁能对培养土帅责无旁贷。

鲁能已经表态,不再乱花钱。目前上港主帅位置依然悬而未决,恐怕上港也会起用土帅了。一旦上港起用土帅,国安换帅还远吗?恐怕这是连锁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国企   土洋结合   球员   私企   外援   俱乐部   新政   中国足球   主帅   本土   联赛   球队   教练   潮流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