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大主力消亡史

1.新一军:


开拔东北后因高层矛盾,孙立人先后被解除军长职务(1947.4)、调回首都(1947.7),同时从军中抽走了唐守治等数百名骨干,凭借陆军训练司令的职权,在高雄凤山成立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1947.11),名义上直属成都本校。该班在校本部凉凉后,成为学校在台复办的基础。


孙离任后,土木系的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继任军长。但孙的旧部、新三十八师师长李鸿认为新三十八师才是新一军正统,孙的军长遗缺不应给潘这种非税警总团出身的“外人”。是故李鸿不服从潘裕昆的指挥,潘李二人势同水火。


为解决潘、李之间的矛盾,在土木系首领陈诚前往东北微操之后,新一军被分割为新一军和新七军(1947.11),分别以潘裕昆和李鸿任军长。李鸿此次自立门户,以交出精良装备为代价,带走了新一军的核心战力新三十八师,并纳编由伪军组成的暂五十六师、暂六十一师,构成新七军的力量;而在失去新三十八师后,潘裕昆同样纳编伪军组成的暂五十三师以弥补编制出缺。


辽沈战役,新七军和新一军分别在长春围困战和黑山阻击战中凉凉(1948.10),其中新七军是因第六十军起义被迫投降,新一军直接跟着廖耀湘第九兵团殉葬。


军事资本葬送在东北之后,孙立人在台湾重建新一军,但此时因全国统一番号,新一军番号被改成平平无奇的第八十军番号,且下辖的第二〇一师、第二〇六师是青年军序列,幕后老板是蒋经国,并非孙的亲军。


在第八十军建立后,陆续有新一军和新七军被俘官兵释放归来,孙即以此为基础组建第三三九师(1949.1),后因试图利用此师渗透戴朴第六军未遂,不得不改称第三四〇师。无论如何,该师都是新一军的残余血脉,所以孙立人对其颇为重视,一直和上层打申请希望将第一军和第三十八师番号分别重新授予第八十军和第三四〇师(实则第一军番号原属胡宗南,第三十八师番号原属张自忠,因新编、暂编等番号取消无法再使用,孙只能另辟蹊径),然而始终没有被准许。在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对逃台部队实施整编过程中,第三四〇师被淘汰、撤销编制,新一军的血脉就此断绝(1952.11)。至于第八十军军部,其人事属于孙系统,目前已演变为伪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


2.新六军:


这支部队只有新二十二师是廖耀湘的资本,主要序列中的第十四师是从土木系第五十四军调来的,第二〇七师是杜聿明第五军衍生产品,属青年军序列。


到达东北后,廖部在人事上没什么纠纷,而且也搞起了扩军,以新六军第十四师、汤恩伯系第十三军第五十四师和伪军组成的暂五十九师组建新三军;第二〇七师独立出来直属东北剿总;同时以交警第十三、十四总队合编第一六九师补入新六军。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又以新六军、新三军组建东北第四兵团(后与关内统一番号改称第九兵团),廖耀湘荣升第九兵团司令官,军长遗缺由李涛接任(1947.9)。


在全国统一番号形势下,新六军、新三军分别预定更改番号为第八十九军(这个晦气的番号曾经被韩德勤使用)、第八十三军(这个晦气的番号曾被阎锡山使用),相应的新二十二师要改称第二四〇师,辽沈战役时又有伪军组成的第二九六师补入序列(1948.9)。但还没来得及彻底落实,第九兵团就在黑山阻击战凉到底了。整个兵团除了刘玉章的第五十二军残部趁势拐带第二九六师从营口跑路逃出生天之外,包括新二十二师在内的其余部队全没了(1948.10)。


至于由第二〇七师在台湾发展起来的第六军,那个和廖耀湘的新六军没有关系。


3.第十八军:


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活着,没死透呢。


内战爆发后,被整编为整十一师,胡琏任师长,曾经留下了因师部被偷袭急调回防导致同为土木系的戴之奇整六十九师被歼灭的“光辉事迹”(1946.12)。后因南麻战役作战积极,被授予扩编奖赏,以整十八旅为骨干,重建整三师,并以整十一师、整三师为基础组建整十八军,胡琏荣升军长(1947.7)。


兵团制和统一番号实施后,整十八军因部队数量不足,未能独立改制,而是纳编整十师、整八十五师和第四快速纵队组建第十二兵团,黄维出任司令官,胡琏降任副手(1948.8)。该兵团在双堆集战役凉凉(1948.12),司令官黄维和军长杨伯涛都被俘,只有重伤的胡琏率兵团残部八千余人逆向逃生,经蚌埠转运江南。


在艰难逃出生天后,胡琏在土木系同志、已转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方天协助下,以改保安团作正规军甚至到处抓壮丁充军等缺德方式,竭力重建第十二兵团和第十八军(1949.5),导致江西、广东大量出现亲族分离的惨剧。关于第十八军军长的人选,此时一度内定通共未暴露的郭汝瑰,但郭自忖第十八军是铁杆党军,没本事带领起义,于是自请改任西南的第七十二军,重建后的第十八军军长遂由高魁元接任。此后第十二兵团在福建战事吃紧下,海运金门古宁头,总算从没有后援的解放军身上刷了一波战功(1949.10),并在数年内偷袭解放军多次未遂。


由于在台部队要统一接受整编,第四十三师被淘汰,第十一师和第一一八师分别改称第十七师和第十九师(1952.8),第十八军则改称第七军(1954.7),最终军级建制被解编(1956.11),此时刘鼎汉任末代军长。至于第十一师和第一一八师的后续,前者经多次整编已并入伪机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巧的是该旅源头正是陈诚的死对头、关麟征系统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后者则演变成伪金东守备大队、并和粤系第六十三军演变成的伪金西守备大队合二为一改称伪金门守备大队(2014.4)。


4.第五军。


该军在滇缅损失惨重归来后,被重新整顿换装。抗战后,该军率先解锁了解除省主席职务的技能点(1945.10),然后将装甲力量集中上交陆军装甲兵司令部,变成蒋纬国的军事资本,并转调华东作战(1946.7)。


然而与新一军的人事矛盾类似,在第五军中也有此类问题。杜聿明是第五军的奠基者,以第二百师为军事资本,然而邱清泉在接任军长、第四十五师加入序列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杜的人事反而不完全管用了。以部队扩编为例,邱清泉之后的整五师师长人选,杜聿明属意高吉人,但邱清泉为将职位传给自己家的熊笑三,选择把高吉人外放担任重建后的整七十师师长,并将整九十六旅扔给高吉人(1947.7)。在整七十师重建后,邱清泉以整五师、整七十师为基础组建整五军,又纳编张岚峰伪军缩编的整四十六旅,都升任整五军军长了,但就是死占着整五师师长职位不肯松手。


随着兵团制的实施,同样不能独立改制的整五军与整十二师、整七十四师、整八十三师等部队合组第二兵团,司令官先杜后邱。由于豫东战役后同样出了力的邱没能得到青天白日勋章,黄百韬却是既升职又受勋,引来了邱的不满,所以在淮海战役时,邱没有对黄百韬第七兵团提供支援,加速了黄兵团的凉凉。然而抛弃友军并没有给邱带来生机,为了救自己的第四十五师,邱执意浪费时间,导致被围陈官庄,第二兵团几乎凉到底,除了高吉人、熊笑三等个别人幸免,其余部队包括第七十四军在内全没了(1949.1)。


淮海之后,这支部队在名义上又活了一段时间。由于军队并编和高吉人的努力,在经历熊笑三、沈向奎、李运成之后,尽管所辖部队与原来几乎不存在关联,但高吉人还是如愿当上了第五军军长,所部坚挺到被整编和第十九军合并为止(1954.7)。


5.第七十四军。


抗战后缩编为整七十四师(1946.3),因师长张灵甫与友军的“良好关系”,几乎全员断送在孟良崮上。事后以未参战的新兵教导团和榴弹炮营为基础,加上此前缩编时离队的归队伤愈官兵以及补充兵,重建整七十四师,由资深将官、孟良崮时任台枣警备司令未参战的邱维达接任军长(1947.5)。此后解放军释放一批战俘,又有部分老兵归队(1947.11)。


由于参与济南战役,整五十七旅和后续空运参战的整五十八旅7个连(原文错写作团,感谢指正)被歼灭,且王耀武的被俘使整七十四师失去了金援和靠山(1948.9)。


淮海战役中,已恢复番号的第七十四军在第二兵团辖下,于陈官庄被解放军围歼(1949.1)。


此后,这支部队在名义上仍然被重建,先是由原第七十四军出身、已淡出军事数年的劳冠英任军长,虽组建有五个师,但全是浙江新兵(1949.2),渡江战役开始后就立刻南逃,结果中途遭遇追击和士兵脱队,到达福建时五个师缩编为一个师(1949.4),不久纳编原第八十五军(1949.5)。最终在平潭岛被解编,全军缩编为第五十一师并入第七十三军,该军军长正是张灵甫的死对头李天霞。


第七十四军番号曾在纸面上被授予滇军,但实际未被使用过(1949.8)。目前的状况比较搞笑,伪陆军步兵二五七旅被授予“军魂部队”代号,指令继承第七十四军历史,但事实上该旅是庞炳勋第四十军后裔,和第七十四军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淮海战役   辽沈   黑山   金门   伪军   司令官   番号   军长   兵团   国民党   序列   战役   解放军   主力   部队   师师长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