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前《南方周末》首席评论员李铁(@猩猩吸猩猩)近日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一段自白,讲述自己告别“恨国公知”生涯的心路历程。

李铁的自白,在舆论场上引起十分复杂回响。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其实最近已经不止一位曾经的公知出来反思自己过去,最有名的其实是“乔木”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他写的乔木日记,已经相当客观地介绍了他自己在美国的衣食住行,并且得出“天下乌鸦一样黑”的结论。其实这一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人无法永远和现实扭曲·····

90年代到2006年也是我中学到大学的时期,我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变。

我参加高考那几年,山东的分数线之高,让人咋舌,满分750的高考,要想考入清华北大一流名校需要650+,而我一个标准学渣,对此感到绝望,让我绝望的其实是英语·····(我应该是有某种缺陷的,记不住)

我英语十分的烂,烂到不可思议,要是高考的时候我外语能考及格,大约我高考志愿上也能填北大了·····,我其他所有功课,甚至是文科都学的特别好。外语将我拦截在一等学府之外。

我当时觉得不公,一切不公,为什么我家乡高考分数线会在全国排数一数二的高,凭什么北京的分数线那么低?凭什么不搞素质教育?

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事情复杂性的是一本叫《教育测量学》的书,很奇怪,我在哪个年级能翻看那么一本书,这本书当年放在我班主任的桌子上,里面详细阐述了高考测量。

书中讲了一段历史,说明代科举要分南北卷,原因很简单,科举要做官,北方当年读书人确实不如南方,如果不搞南北卷,那么做官的全是南方人,南方人到不了解风土人情的北方做官·····反正引发的事情就比较多。

同样高考的逻辑是“录取每个地区范围成绩靠前的比例”,而不是“全国范围内录取成绩靠前的比例”,而我当时向往的全国统一卷子,统一分数线才公平的考试模式,是用在“体育运动员的选拔考试”,目的很明确,就是全国范围内筛选出最优秀的运动员来参加国际竞赛····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读过那本书,我觉得其中写的特别有道理,并且书中有一句观点对我影响很大

不公平的现状+不太公平的手段=相对公平的结果

即用不公平的手段,来抵消不公平的现状,以求得相对公平的结果,换句话说,公平是有层次的。你觉得某件事不公平,这件事一定有原因,要么真的是不公平,要么是用来抵消另外一种不公平··········

高考全国不一张卷子的问题,我理解了,那么为什么不搞素质教育呢?这个问题,我上了大学才明白,也是偶然间,我读到了中央的文件,这是我第一次读高层政府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刚学会上网的我,一口气看完了整个教育部的网站,这些文件现在还在,我看完了之后,心里很吃惊,惊讶于,这些文件写的太好了····真的,这不就是我理想中的素质教育吗?上面的政策文件写的是如此的完美,可是怎么到了下面就搞成这个样子·····我第一次意识到,很多事情,上面的政策往往是很好的,但下面执行有问题,用农村的农民的话“好戏让王八羔子唱坏了”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当年的公知影响力是很大的,我一直认为,国外的一切都很好,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而天涯论坛上中国何时能超越日本的争论之火···,我当时也认为中国和日美之间的差距在百年·····至少也是50年以上。

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很好的教授,虽然那个不知名的大学,但是他渊博的学识让我十分佩服,公知党横行的那几年,他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这让他显得十分的“异类”

当时中国奥运会场馆正在建设,作为经济学教授,他有一次这么说的2000年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2008年经济实力绝对是了不得的。当时还是2004年初,他说中国未来十年将是了不得的十年,你们好好把握机会·····

实际上当年中国崩溃论正盛行,我就很奇怪,于是私下还问教授为什么会这么想,教授指导我看历史,穿越历史能看到未来····我以前看历史都是故事,在他的指导下,读历史开始读出兴衰·····

这位名不转的教授说了一个很牛逼的观点,即便是今天我也这样认为,那就是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公司的成功,一个国家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有一点十分的正确。我们国家正确的那一点就在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但欧美的迷梦还没有幻灭,一个公知给我推荐了一本堪称民主典范代表的书《罗伯特议事规则》,因为嘴上说皿煮,但是具体怎么民主?这本书就是民主的实践。

当时读了深以为然,随后被实践打脸。

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就是民主制度落地的实践场,别说什么议事规则了,那就是一场小型的十年乱局,民主制度在于妥协,但是遇上不妥协的怎么办?人类是那种容易妥协的动物吗?难道只能总结为我们群众素质不够,没有民主意识?总之:这届群众不行?

随后管理学,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全世界所有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差不多,没有那个企业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而通过历史我能意识到,一个国家本质上和一个大公司没什么区别·····

只要老板有钱发工资,你老板想搞什么制度就能搞什么制度·····只要给钱没有事商量是不能商量的·····随后我工作后,经历了物业公司主持业主委员会工作,社区等工作,就是中国最基层的状况,让我大开眼界,皿煮?真能管用吗?


遥想当年:我也是从“恨国党”转变过来的

开始看他写的时候感受到基层有些事十分的荒诞,各种翻脸比翻书快的刁民,可是读到最后,却能发现“什么是人民?”

不说别的,就现在说多层楼宇安装个电梯·····,一楼死活不同意,你搞皿煮试试?二楼到五楼全部投赞成票要没用!最后还是给钱靠谱,哪个公知要是不服气,来做做工作试试?欧美的基层工作怎么做的?答案是不做,可能欧美就没有社区这一级政府·····基层的皿煮推行不下去,你就敢说全国制度?

欧美那一套皿煮其实早就已经忽悠不住我了,随后08年奥运会,记得中国火炬传播过程中的风波?以及动不动体制问题····再后来经历了西方不断的双标,以及看得出国内公知的“幼稚”,逐渐明白了那一套忽悠人的做法。尤其皿煮滋油在中东推行不下去,竟然还有人相信那一套万能药。

随着中国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外的真相也越来越多的展现,西方那一套神话破产。当然最彻底的破产还是2020年的疫情。新冠疫情彻底打破了神话,让人看清了现实,公知们也被现实撕裂了,因此转变就很正常了,毕竟人一辈子不能活在缥缈的幻觉里。

当然公知也是分类的,有利益而屁股坐歪的有,这种人基本上就没救了。

有执迷不悟死在美国医院里的。

希望他们早日醒悟,不要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疫情未平西方乱,公知原来不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当年   疫情   分数线   素质教育   中国   基层   民主   公平   教授   事情   欧美   文件   全国   工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