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文化】

【内容选于百度百科】

编辑/刘易泽

【佛珠文化】

佛珠:又名数珠、诵珠、咒珠、念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诵念佛号。念珠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本,另有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更有一千零八十颗为最上品的。

【佛珠文化】

缘起:一拿起念珠就告诫自己所发的念要纯洁,不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该做的也绝对不做。这样就能使心都贯彻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开智慧。就像有人读经,刚开始读经文一句也不懂,读久了自然而然地心开意解,就懂得其间的道理。是以有之【持珠·善念】

【佛珠文化】

珠数的多少,据说都含有意义在内。一百零八颗表示除去一百零八个烦恼。一千零八十颗表示金刚界的一百零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四善根因地的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十四颗表示观音的十四无畏。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以及佛果的二十一位。

【佛珠文化】

念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佛珠文化】

@话说文化

工作之余,来点儿生活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佛珠   善根   数珠   波罗   无畏   佛教   佛教徒   念珠   心念   苦口婆心   无谓   圆满   也就是   烦恼   智慧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